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作者: 西蒙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18-11-10 22:42 被阅读0次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用这句话来麻醉自己,直到成瘾。

    用一句通俗易懂烂大街的话就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得在路上”。但若真要这么解释,那可能没有人能真心理解这他妈的到底要表达什么。

    远方,说到底还是那个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希望。

    苟且的人最害怕失去的就是”希望“,这个希望以”远方“的形式表现出来,凡人一辈子都是在怀着希望的心走在希望的路上不曾见过希望的模样,所以追逐结果的人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

    诗,其实是个载体。

    我们经常会说:他把生活过成了诗。其实是在说他的生活很诗意,而诗就是诗意的载体。

    诗意是情趣,是生活而不是活着。

    诗意是让自己的忙碌变轻松的一种心态,一种能力。

    真正的诗意是什么样的,是宠辱不惊?是放浪形骸?是百折不挠?很难界定,但若是要成为一个诗意的人,代价是昂贵的。

    从诗中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今宵酒醒何处”的夜夜惆怅,背后也许是经历无数醉酒后的不愿意苏醒。

    我们要成为的是类似于诗人的人,某种纯粹的东西只需要截取一段形象去模仿就可以过好我们简单的一生。

    追求极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这种需要落到虚处的精神追求简单得转化成落到实处的行动指南,恰恰是经历过太多口号之后最好的践行路线。

    远方是一首关于青春远行的诗,也是一首关于青春寻梦的歌。远方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令人向往的精神故乡,又是虚幻缥缈的一片荒原。

    远方是过去,是未来,是青春、是梦幻、是回忆,是尚未到达、也永远无法到达的理想之地幸福之所,工业社会冰冷的车轮隆隆驶来,旧有的农业社会脆弱地倒下,一同倒下的还有种植、蔬果、稻麦、青稞、渔牧、清澈的心灵、干净的爱情和纯粹的诗歌。

    而石头则代表着现实——冰冷、坚硬、粗糙,想要到达远方就必须穿越现实,因而所有能代表幸福的事物就此变得遥不可及,愈是梦想,愈是痛苦难当。

    诗和远方就是个美丽的扯,远方有啥?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加遥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拥有的总会是在心里,在记忆里,在过去里。在一生之中经历过的某些人某些事,或喜或忧,或大或小,或爱或恨。

    那才是真正的拥有。记忆也好,现实也罢,那唾手可得的一切,都是招摇自在,缠绕着我们的情怀。

    所谓远方,不是旅游,也未必是旅行,在我看来,远方是一场命中注定的远游。

    是见识世间种种,是一切未知的体验。

    旅游是什么呢,旅游是一群人从自己呆腻歪的地方到另一群人呆腻歪的地方,吃喝玩乐一番,拍拍照片,然后回去继续磨豆腐。

    而旅行是为了看风景,但远方不只是自然的风景,远方还意味着心灵的冒险。

    人生如梦,寄蜉蝣于天地,茫然而已。

    心没有一个安住的地方,肉身就只能是四处流浪。

    生活为什么让人经常觉得乏味?

    因为人心里空虚,就只能是庸庸碌碌地活着,他们必须不停地寻找刺激来覆盖掉这种巨大的无聊和空白。

    为了打发、消遣单调的时间,为了避免真实深刻的痛苦,他们愿意做一切。

    而什么平凡,什么岁月静好,又往往是另一种陷阱。

    米兰·昆德拉说,「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灵魂和肉身,孤独和庸俗,苟且和远方,就这么一起撕裂着我们的生活。

    去远方,真正重要的不是风景,而是遇到能一起看风景的人。

    这个世界有两种人最吸引人,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

    所谓的经验,那不过是一个人给自己所犯的错误取的美丽的名字。

    凡是过往,皆留痕迹。

    当我们走的足够远以后发现眼前的苟且永远不会消失,你只能无限向往远方,生活还要继续,烦恼未必就是坏事,毕竟陶渊明诗里早就写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有了思想,就有了灵魂,魂若守身,处处皆远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vt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