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成长励志
书《屈原列传》后

书《屈原列传》后

作者: _四月林_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11:28 被阅读104次
屈原

呜呼高哉!“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夫屈原以楚怀石投江,其志之贞,辉比日月,德合乾坤,而万世敬之!志国之极者,以社稷重比泰山,当生死轻若鸿毛,斯可见矣!

故天之生圣贤者,大抵以爱国传远、负重名世。是俦少怀壮志,勤于书文,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视国家祸福乃本职,曾无怠耳!故虽李广难封,不坠青云之志;冯唐易老,宁移白首之心。达则兼济天下,一展宏略,临高而谋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不汲汲于富贵!卑亦未忘忧国,穷而后工,处远思君,青且更坚,老当益壮,曾不戚戚于贫贱!宠辱未惊,得失不计,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故成千古之志帅,万世之德表。

夫国者,民之本也。民若树,国比根;民当齿,国犹唇。自古根深则树盛,从来唇亡则齿寒。主次之伦,未可变也!秦强而民富,故威啸六合,一统中华;元贵则兵壮,故灭辽亡宋,横扫欧亚。而清软则民弱,故欺于蛮夷,辱于倭寇。故贤圣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顾炎武尝云:“保天下者,匹夫之责,与有责焉而耳矣。”余深信然。夫匹夫者,当国难之际,应投笔从戎、捐躯赴国。故曹刿以肉食者蔽,长勺大展平生志;木兰豪气盖男儿,戍边尽现巾帼风。虽文丞相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长留丹心照汗青;陆放翁悲难见九州同,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家祭告于乃翁。呜呼!志国者,不计贵贱,无分老少,可知矣!

按:余尝采辑诸朝贞贤之士,若岳鹏举、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之俦,其等皆乃志国忘身之徒,曾不枉公徇私,卒而名扬千古,德誉万世。而犹秦桧,汪精卫之辈,虽卖国而得一时之荣,终为后人之所耻矣!余子虽不才,然不敢失匹夫之志,浩然之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曾不敢怠耳!呜呼!汩罗水悠,忠臣志烈,屈子虽去,来者可追,世人勉乎哉!

相关文章

  • 书《屈原列传》后

    呜呼高哉!“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夫屈原以楚怀石投江,其志之贞,辉比日月,德合乾坤,而万世敬之!志国之极...

  • 屈原列传

    宜时嘉名秋兰配,博学通才明治乱。 议谏政事道德正,疏离浊秽品行廉。 忧愁深思离骚者,凄怆极怛天问篇。 怀瑾握瑜蒙温...

  •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

  • 端午抄录太史公屈原列传

    端午假日,抄录太史公屈原列传以记屈子。

  • 读屈原列传

    早饭后,读《史记》中“屈原列传”一文,觉屈原心胸之狭隘,至贾谊作文“吊屈原赋 ”投江,因知贾谊心胸狭窄,更觉之前的...

  •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

  • 屈原,永远的爱国魂

    屈原,永远的爱国魂 --------------刘老师说《史记•屈原列传》 唐代诗人文秀在一首...

  • 屈原列传,古文新教 2022-05-09

    屈原列传,古文新教 1.读书会活动史记最喜欢人物,屈原赫赫在列。假如是你会成为屈原这样的人吗?学生对屈原的精神给予...

  • 略读《史记》(六十六)屈原、贾谊

    24.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前340-前278) 姓芈【mi】,屈氏,名平,字原,与楚王同姓。 屈原懂得多,明兴衰、...

  • 《屈原贾生列传》 之屈原

    屈原年少时就有才华的受楚怀王重用,既制定法律法规又担当外交事务,因同级官员上官大夫想将屈原当时编制的法律占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屈原列传》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b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