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作者: 千面英雄侠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3:41 被阅读0次

    神话孔子的子贡

    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进入了困难时期。这时候子贡成了顶梁柱,他搞了很多神话孔子的活动,把孔子塑造成全知全能的圣人,通过这些活动,暂时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可是也有很多同学并不同意子贡这么做,很快,就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论语》与《礼记》将孔子拉回正常人

    在《论语》和《礼记》里,除了孔老师,说到其他每个人都是写他们的名或字,只有出现曾参这个人的时候比较特殊,写成了曾子。另外,曾子在两部书出现的频率最高,都说明两部书的编者都是曾参的学生,为了表达对曾老师的尊重,所以说到他时,都用学生的口吻。而曾参作为这两部书的总编辑,显示了曾参为人个性和治学风格。

    曾参鲁国人,比子贡小十五岁,属于学生中的年轻一代。曾参在孔子去时后曾经到越国。越王勾践非常赏识曾参,给了他很多赏赐。曾参带回鲁国,这时候孔子的孙子孔伋长到十几岁,于是曾参就当了孔伋的监护人。

    曾参属于反应有点迟钝,不过好处就是人实在,没有花花肠子,孔子做过什么事,都是实事求是记录。子贡去世后,曾子通过整理《礼记》和《论语》来还原真实的孔子。从两部书我们看到孔子属于知识渊博,性情刚正,政治失败。

    《礼记》中除了记载孔子的言行,还记载很多礼仪方面的行为规范,后世又有人不断添加内容,而这部分内容要求礼仪非常苛刻,后世对儒家的批评主要是集中在这些反人性的教条礼仪,使得儒家文化的负面形象越来越严重。

    今天的我们看孔子

    儒家思想总结一下就是两条:1.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一个字“仁”,也就是做人要善良,不欺负别人。2.做好自己的事,法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说实话这两条提出来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孔子一辈子都在为这两件事奔波。他的内心没有地图,下一步干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孔子知道要去的那个方向。在奔走的路上,没有一个敌人,因为孔子知道,有敌人只会让你的目标狭窄,让你去斤斤计较。但孔子有很多对手,他们在互相较劲的时候,孔子在与阳虎、与三桓等的斗争中让自己的认知边界逐步提升,让学说的生命力越来越能拓展认知,指导行动。

    从孔子到现在,2571年过去了,我们应该从孔子身上感悟到更多的智慧,做成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hi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