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作者: 千面英雄侠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23:41 被阅读0次

神话孔子的子贡

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进入了困难时期。这时候子贡成了顶梁柱,他搞了很多神话孔子的活动,把孔子塑造成全知全能的圣人,通过这些活动,暂时把学生们凝聚在一起。可是也有很多同学并不同意子贡这么做,很快,就出现了另一种声音。

《论语》与《礼记》将孔子拉回正常人

在《论语》和《礼记》里,除了孔老师,说到其他每个人都是写他们的名或字,只有出现曾参这个人的时候比较特殊,写成了曾子。另外,曾子在两部书出现的频率最高,都说明两部书的编者都是曾参的学生,为了表达对曾老师的尊重,所以说到他时,都用学生的口吻。而曾参作为这两部书的总编辑,显示了曾参为人个性和治学风格。

曾参鲁国人,比子贡小十五岁,属于学生中的年轻一代。曾参在孔子去时后曾经到越国。越王勾践非常赏识曾参,给了他很多赏赐。曾参带回鲁国,这时候孔子的孙子孔伋长到十几岁,于是曾参就当了孔伋的监护人。

曾参属于反应有点迟钝,不过好处就是人实在,没有花花肠子,孔子做过什么事,都是实事求是记录。子贡去世后,曾子通过整理《礼记》和《论语》来还原真实的孔子。从两部书我们看到孔子属于知识渊博,性情刚正,政治失败。

《礼记》中除了记载孔子的言行,还记载很多礼仪方面的行为规范,后世又有人不断添加内容,而这部分内容要求礼仪非常苛刻,后世对儒家的批评主要是集中在这些反人性的教条礼仪,使得儒家文化的负面形象越来越严重。

今天的我们看孔子

儒家思想总结一下就是两条:1.如何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一个字“仁”,也就是做人要善良,不欺负别人。2.做好自己的事,法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说实话这两条提出来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孔子一辈子都在为这两件事奔波。他的内心没有地图,下一步干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但孔子知道要去的那个方向。在奔走的路上,没有一个敌人,因为孔子知道,有敌人只会让你的目标狭窄,让你去斤斤计较。但孔子有很多对手,他们在互相较劲的时候,孔子在与阳虎、与三桓等的斗争中让自己的认知边界逐步提升,让学说的生命力越来越能拓展认知,指导行动。

从孔子到现在,2571年过去了,我们应该从孔子身上感悟到更多的智慧,做成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神话孔子的子贡 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进入了困难时期。这时候子贡成了顶梁柱,他搞了很多神话孔子的活动,把孔子塑造成全...

  • 孔子简读31——孔子老了

    孔子回到鲁国,已经68岁高龄了。孔子的很多学生都成了政府官员,按理这时的孔子应该很有面子,但实际得到的只是表面的尊...

  • 孔子简读二——孔子的挫折

    在孔子来到孔家有了贵族身份之后,幸福似乎很快来临。季孙氏家要举办大型宴会,邀请所有贵族身份的人,包括最低级别的士,...

  • 孔子简读十二——孔子的转机

    在阳虎盛情邀请孔子做官,被孔子拒绝的第三年,也就是孔子五十岁的时候,转机来了。 阳虎虽然是鲁国的实际掌权者,但他不...

  • 孔子简读32——孔子的家庭

    孔子一生都在做学问,做教育家,也当过大官,都在践行自己的哲学、政治、学习的理念。而在家庭方面,只能用失败两个字概括...

  • 也来敲一回键盘 (A)

    ——读东西先生《论孔子》、《评孔子》二文想到的 东西先生, 先天推出一篇《论孔子》的“文诗”, 次日又写出《评孔子...

  • 孔子简读七——孔子在齐国

    鲁昭公打不过三桓,只能出逃,来到了齐国。齐景公做了作为国际盟友该做的都做到了。为鲁昭公安排了地盘,虽然不可能太大,...

  • 孔子简读十七——孔子的官位丢了

    这是一个鸟尽弓藏的故事。三桓提拔孔子一是为了对付阳虎,二是因为孔子的名声,能为他们撑起门面。 现在阳虎被赶到晋国,...

  • 2020春夏第十周研修日志

    孔子世家 孔子推仁政于鲁(下) 读孔子自述,带着此时孔子抵达了自己的那个境界,进入课程。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

  • 孔子简读十一——孔子与阳虎

    前面说孔子和阳虎长的很像。论语里有专门的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就被人当成阳虎抓了起来。幸亏学生赶来,才幸免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简读(结局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孔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hi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