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百无聊赖。
随手打开头条号,眼珠子瞬间瞪得老大——我感觉大得像球。
我昨天发布的文章,展现量52万+,阅读量首次突破5万,达到了5.5万+。
有图为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15056/406d5a283c654ca9.png)
随着展现量与阅读量的突破,文章的评论区也第一次实现了热闹非凡——200多条评论,需要翻屏再翻屏,好似源源不断。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引发这么热烈的讨论。那一刻,首先浮上我心头的感觉竟是——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应这些评论,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突然想起那句话: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不就是这种感觉?
其实,我在头条号发文仅有月余,总共也只是发布了7篇文章。发布的周期也并不是很规律,少则两三天,长的个把星期,最长的间隔达到了半个月。但是之前发布的6篇文章,展现量多在几千,阅读量少的几十,最多的也没有达到两百。所以,你也就应该能够理解为什么我看到那突破性的展现量与阅读量时会是那般瞪大了眼珠子的反应了。
既是突破,心里想着有必要做个小结以利日后习作。虽然较之那些动辄十万百万阅读量的大咖,我的这点阅读量或许不算什么,但这于我而言却是巨大的进步。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我想,每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应该都离不开这样踏踏实实的努力和积累。而反思,就是这种努力和积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想了下,此事给了我以下三点启发:
第一、文章本身要是大家都关心的内容,这样才有更多的人愿意点击你的文章进去细看。同时,这样的内容其话题性也更强,读者也更愿意就此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的内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一篇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的文章,其本身就是对作者最大的肯定。
第二、文章标题很重要。有的人喜欢使用一些含蓄的标题,这样确实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但一个直截了当亮出读者关心的话题或者内容的标题,在吸引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体方面,可能效果会更好。
以上两点是就文章本身而言带给我的启示。
除此之外,我还要感谢无私分享的简友。正是因为曾经阅读过的一位简友的分享,我才有了在其他平台写作的想法。在那之前,我在简书发布了几十篇文章,却从来没有想过也在其他平台尝试和锻炼下。现在,我最用心耕耘的写作平台仍然是简书——简书对于我锻炼自己的习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在其他平台写作的尝试,给了我更加及时的正面反馈,也有利于我总结经验在简书上输出更好的内容。
说到此,似乎又回到了多读、多思、多尝试、多总结的核心法门上来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指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