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我们知道了无常,并告诉自己一切都是空幻的、都会变化、过去,而不需要在乎任何,我们就用无常隔离了一切,无常也就变成了防御。
如果因为无常,我们懂得更在乎和珍惜所处的当下一切,那才是真正活在无常里。
生命的重点是活,而不是用道理隔离生命。
2
恋别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恋自己不需要,我想怎么爱我自己,就怎么爱我自己。
——莫言《蛙》
3
当一个人,为生活所困时,内心是纠结的
need-to-insert-img
4
如果要一年解决别人十年几十年的问题,你要么更聪明,要么更勤奋,要么更冒险,要么走不同的路。
一年解决别人十年的问题?你觉得可能吗?你比别人智商高10倍吗?还是你比别人付出的努力多十倍。
除非一种可能。
你积累了9年,这9年你默默无闻,第10年爆发了。
但有些人就是信这个,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就缺一个机会,缺一本秘籍,只有骗子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不行,说明才华不够。
5
“当然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把它做到专业,变成职业,成为事业。”
这句话看起来很好,非常好。
但是高潮就那么几秒。
做任何事,高光时刻总是短暂的。常态是:不断付出没有及时奖励,看不到回报;总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会怀疑,会厌倦。
6
一群人聊天,真正的控场难度在于两个点。
第一,劣币驱逐良币。低劣的问题很容易使大家觉得,这是一群什么人?
第二,插话,使大家容易被分了神。
所以,一般,只要是聊天过程中,出现这两类朋友,都会劝退。
其实这也是管理的学问,管理的学问就是让优秀的朋友获取发言权,不让劣币占领话语权。
7
need-to-insert-img
紅色年代的這些女孩(1956-1975):一組舊海報。從20世紀50年代初,女拖拉機手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女性的最常見的標誌之一。她們是一群經過培訓領先涉及重型機械工作的婦女的一部分。
8
为什么真正的创作一定是孤独的?
当你在人群中越久(无论是同住还是社交),你就会逐渐丧失思考的意愿和能力。当你面对他人时,体面一点是聆听,习惯实际是附和,嘴巴一直动,大脑就会罢工,别说写出精彩的字句,就连140字的微博你都不知道要发啥。
9
何兆武:
我们总有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老想着拼命,强调“吃大苦,耐大劳”,可是进步不能光靠这个,不然整个人类文化能进步多少?
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不管你如何奋力,如何着意,还是如何漫不经心,结果都是一样的,名字一边写,一边随流水消逝了。
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