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内驱力
内驱力其实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内心世界,只不过如今才被作为一种话题提及。
现在被人们提及的一个话题,自然就是如何培育学生或者说是受教者的内驱力。内驱力说穿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主动性或者说是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个人而言自然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素养。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育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有没有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以及整个人类社会而言非常重要。我们完全可以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找到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人类社会的各类创新,各类发明,以及科学探究理论产生,无一例外都离不开主观能动性。只有具备主观能动性素养的人,才能够对权威理论以及权威学说产生质疑批判以及实践检验。
比如说哥白尼因为对人们信奉已久的地心说产生质疑,继而用实践进行探究批判,从而提出日心说理论。伽利略因为质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从而通过实践实验进行批判探究,最终提出自由落体定律。诸如此类的实例,已经妇孺皆知。
尽管我们从理论上非常赞同,诸如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创造的科学成就,但我们却忽视了他们身上具备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素养,对他们的科学成就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解密“钱学森之问”,我们也在探讨要培育学生或者说是受教者的内驱力(主观能动性),但现实状况和理论解析相去甚远。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女必有其母,不难看出父子母女之间,所存在的一种紧密的内在软关系。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所思所想,毫无疑问都会对子女产生深刻影响,换句话而言父母内在素养,对塑造子女的内在素养,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个社会从大体上而言,就是由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组合而成。培育孩子的内驱力或者说是主观能动性自然没错,但前提条件在于一个具体的社会中的成年人群体,自身的内驱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素养程度如何?
因为培育未成年人,完全由成年人担当。成年人自身的内在素养,对未成年人的内在素养塑造,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力。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们在探讨如何培育学生或者说是受教者的内驱力(主观能动性),首要的前提就得看看身处其中的成年人,自身是否具备内驱力(主观能动性)。
现实中我们成年人身上普遍缺乏内驱力(主观能动性),不难看出其中部分成年人自身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毫无疑问如今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都是从应试教育中培育出来。
应试教育给育人造成的致命缺陷之一,就是让受教者缺乏内驱力(主观能动性)。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成年人,自身是否会具备内驱力(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成年人普遍缺失内驱力(主观能动性)。
要探究如何培育孩子的内驱力(主观能动性),首先就得研究成年人身上是否具备内驱力(主观能动性)。成年人身上具备内驱力(主观能动性),才可能培育孩子的内驱力,如果成年人身上普遍缺乏内驱力(主观能动性),要谈培育孩子身上的内驱力(主观能动性)等于缘木求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