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哲思散文
李云龙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李云龙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作者: 南风匆匆 | 来源:发表于2019-06-12 09:20 被阅读0次

再写篇读书笔记吧。

最近看《亮剑》原著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都挺压抑的,今天写写《亮剑》。

《亮剑》的电视剧算是我最喜欢的战争剧了,这几年翻来覆去地看,但小说我大学时看过一次,后来没再敢看。

为什么?

太惨了。

小说里怎么写李云龙呢?都梁说,李云龙同赵刚一样,都是悲剧性的。

这种悲剧性源于理想主义的特质,很难去相信这样一个张口就爱骂人的大老粗,本质上居然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电视剧还原度很高,拍了小说的前半部分,讲述了抗战时期,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战斗的故事。相对于其他的抗日神剧来说,这部剧更加真实,主角是一个正面人物,但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完全一身正气,他身上有许多小毛病。

诸如爱占便宜,不爱干净,战场上抗命,爱骂人,自大,冲动,不听劝。

自己没文化不说,还瞧不起读书人。

但他最好的是,会打仗,战场上有点儿大智慧,大是大非面前有原则。

看没看过电视剧的人应该都会对这一句台词十分熟悉:

“开炮”!

这是赵家峪一站之后,李云龙损失惨重,政委负伤,妻子被捕,自己被背叛,气急攻心的李云龙集结在外自行发展壮大的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

日本特种兵山本在平安县城楼上,以李永龙的妻子为要挟,换取撤退时间。

李云龙最终没有救出妻子。

他应该不算特别伤心,在他看来,战争总会有流血牺牲,对百姓来说是这样,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如此,没什么特殊的。

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种模糊的观念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数十年后,令他无法想象的是,他的朋友爱人,甚至他自己都不得不为这种理想主义现身。

李云龙死的时候,是在自己的房子里,用自己的手枪,自己开的火。

这时,距离赵刚和冯楠自杀已经好几年了。

而在这不久,他的妻子田雨也在狱中割腕自尽。

赵刚自杀的那段,都梁写到俄国的十二月党人,这些“贵族革命家”身份赫赫,但他们拒绝宣誓效忠新的沙皇,要求废除农奴制、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宪政制,在起义失败后,被处以极刑或者流放。

比“十二月党人”更加出名的,是他们的妻子,有一位被流亡的贵族收到妻子的信中写着:

“纵然我会死去,但并没有什么遗憾!我要去!我要去!我要死在丈夫的身边。”

热爱自由胜过热爱生命的普希金为她们写诗:

“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中

将比我的骨灰更久长

我将永远光荣

直到还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诗人歌颂为理想献身的人,而为理想献身是否真的值得?

中学时候读裴多芬的名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当时不懂“自由”是什么,难道人的一生不都是生活枷锁之中吗?

有位朋友看完《亮剑》后对我说:“如果我是李云龙,我会选择逃出去,活下来。”

我也曾经思考这个问题,对于答案,只能说,我并不希望看到一个逃亡活下来的英雄,我希望他选择这样体面又震撼的方式结束。

后来读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先生写青年作家的死,也用这首诗。

那时已经是渐渐成长了一些,又有一些少年意气的感觉,觉得自己也可以为理想为自由奋不顾身。

还不懂惜生,只觉得这一次生命不如草莽地用掉,寒冬中,也要像先烈一样,做一个为众人抱薪者。

再往后就现实了,现在流行什么?

“小确幸”。

专注自我,专注生活,生命的珍贵被缩小在一个狭窄的范围。

这都不必再论,转过头还是再看历史上为理想主义自我牺牲的人。

譬如茨威格。

“1881年11月28日,茨威格出生在维也纳。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

纳粹在欧洲大行其道时,对犹太人的残害不必赘言。1933年,纳粹掌权,德国狂热的纳粹学生开始焚烧“违背德意志精神”的书籍,出身于犹太家庭的茨威格,赫然出现在第一批被封杀的作家黑名单中。”

“1934年,几个秘密警察进入茨威格家进行搜查。从这一年起,茨威格“像一个罪犯似的”离开了祖国,开始流亡生活。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占,茨威格失去国籍。”

1942年,茨威格和妻子相拥服毒自杀,他留下的遗书中写道: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

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诸如茨威格,比比皆是。譬如怀石投江的屈原,自沉颐和园的王国维,挥剑自尽的项羽,投太平湖的舒庆春...

还有我相当喜欢的太宰治,但是他和别人还不一样,毕竟人家一生殉情的次数比一般人恋爱的次数都多。

爱情也算是理想的一种吧,只不过常人眼中,不够那么崇高。

扯远了,不如直接说观点。

人应当惜生,万事面前,都当如此。

为理想死,不如为理想生。

这是年纪渐长之后的话语了。

相关文章

  • 李云龙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再写篇读书笔记吧。 最近看《亮剑》原著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都挺压抑的,今天写写《亮剑》。 《亮剑》的电视剧算是...

  • 最终的归宿

    翻起单身时的照片,不禁感慨万千:以前的自己那么苗条,穿着打扮挺也有品味,名山大川也留下了不少足迹,有点口碑的电影也...

  • 最终的归宿

    最终的归宿 ——竹水 是风的残忍, 是水的挽留, 叶落了。 化为尘土, 随风而动, 美...

  • 最终的归宿

    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宿是工作,在家歇了一个礼拜,发现在外面工作,就算是打扫卫生也比在家里歇着有意思,在家就是躺着,时间...

  • 最终的归宿

    我能预见的最坏的结果就是 回家种田 大不了回家种田 而我的人生理想也是回家种田,前提是必须要站在最高处看一眼 所以...

  • 爱真的能教会你成长

    人最终的归宿是什么? 我觉得人最终的归宿应该是—— 你跟你爱的人从相遇到相识, 从相识到相爱到结婚, 彼此惺惺相惜...

  • 李云龙

    1910~1968,都梁小说《亮剑》及由原著改编电视剧的主人公,原型是中将王近山将军(融合了一些钟伟等人的...

  • 说说影视剧《亮剑》里的爱情

    李云龙率领他的部队,进入赵家峪,妇救会主任杨秀芹看上了李云龙。在杨秀芹的爱情攻势下,李云龙和杨秀芹结成夫妻。不幸的...

  •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李云龙 《亮剑》是一部特别经典的抗日剧,这部电视剧的主角李云龙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李云龙老婆被山本特种部队抓获,赵...

  • 《亮剑》观后感

    李云龙在课堂上取闹,院长很生气的批了他,不批李云龙就是对常乃超不公平。 院长对李云龙说世上很多事情不能亲自体验,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云龙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fk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