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最幸运

作者: 杨柳依依_b375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17:05 被阅读0次

            《天才少女》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女孩在被发现数学天赋后,舅舅和外祖母围绕孩子的教育抚养问题产生分歧的故事。小女孩的外祖母原来就是天才少女,因为恋爱、结婚和生孩子放弃了事业。于是,她将自己的女儿禁锢在数学的天地中,希望她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然而,17岁的女儿私奔、抑郁、自杀未遂,在生下女儿并独自完成千禧年难题后终于自杀成功。临死前,她将孩子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并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让小女孩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二是等姥姥死后再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天才少女”其实有三代人——姥姥、妈妈,和小女孩玛丽。可惜,第一代、第二代“天才少女”都是“失败者”:姥姥祸祸完女儿,还要继续祸祸外孙女,她打官司争夺抚养权,不惜一切代价搞臭儿子,花钱收买寄养家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外孙女继续女儿“未完成”的事业,尽早破解千禧年难题。这样的一位女性,是自私的,因为她的功利心已经毁掉了一个孩子的生活,还要继续毁掉第二个。女儿在她的控制下,选择以死抗争,并给予母亲最恶意的报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留到母亲去世后再发表。这样的一对母女,已经分辨不出谁更可悲。

            第三代“天才少女”玛丽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却表现出了超常的数学天赋。她的命运将如何?电影给出了温情的结局:舅舅雄起,解救了被禁锢的外甥女。姥姥面对女儿的论文和遗言,最终还是放过了外孙女,将自己旺盛的精力用于女儿论文的复核审查中。玛丽是幸运的,终于过上了一个七岁的孩子最应该拥有的生活——做一个正常的孩子,而不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这部电影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我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生活”。或许,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孩子们的生活怎么能靠父母的“给予”?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应该靠自己去努力、争取的。为人父母者,能提供的是“可能性”,告诉孩子们生活可能的方向,然后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帮助。

            在生活中,我经常能遇到两种比较极端的父母,一种是给孩子报了许多的辅导班,节假日的孩子比上课时间还要忙碌,学科培训、艺术提升、体能锻炼,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导仿佛让孩子成为了无所不能的“超人”;还有一种是“弃”孩子于不顾的,他们可能是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能是觉得将孩子交给学校便可万事大吉,也有可能是被其它生活琐事牵绊,遵循“孩子幸福快乐地长大即可”的原则,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要求。第一类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看上去都很乖,而且个个“身怀绝技”,拥有各式各样的特长,在父母的监控下是个乖孩子,一旦逃离父母的视线就容易“放飞自我”,做出家长都无法相信的事情来。第二类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显得缺乏“敬畏心”,他们为所欲为,特别是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比较“霸气”,一副天下唯我独尊的豪迈气势。很显然,这两种孩子都是有着严重的性格缺陷的。第一种可能是“伪君子”,第二种很有可能就变成了“真小人”。当然,不排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某种内力的驱使实现大反转,改掉自身“恶习”的可能性。但是,哪里有在一开始就将这些不良的态势扼杀在摇篮里幸运呢?

            《天才少女》中舅舅曾经亲眼目睹姐姐的悲惨生活,他知道将玛丽交给外婆意味着什么,玛丽很有可能步妈妈的后尘,在痛苦中度过一生。舅舅在法庭追问是否可以提供玛丽美好的生活时犹豫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无法满足对数学的热爱以及对钢琴的向往,他选择了与母亲、与世界的妥协。玛丽走进了寄养家庭,并在外婆的操控下继续研究数学。然而,小女孩是不快乐的,连她挚爱的独眼猫都被送走了。就在舅舅发现独眼猫被抛弃、差点被注射死亡时,他终于清醒了——独眼猫不就是象征着玛丽被抛弃、一步步走入人生的绝地吗?他明白了对于玛丽来说,最好的生活就是姐姐所希望的那样——过正常人的生活!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应该过正常人的生活,而不是被要求、被命令。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过是帮助孩子一步步更加接近最真实的自己而已。做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自己,最幸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lr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