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阿德勒,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个体心理学,它是以个体为目标,即关注个体本身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历程。所谓“个人”,阿德勒强调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奋力驱使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个人的整合和统一。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则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如果我们了解阿德勒本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学说,会发现其人的发展轨迹恰好印证了他所秉持的观点和理论。
阿德勒本人就是一个“先天发展不足”、一开始就存在着极为强烈自卑感的人。阿德勒是一个直到4岁才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儿童。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但他并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反而激励了他的上进,最终成为伟大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家阿德勒的毕生发展正是对其理论观点的最好的印证。
阿德勒认为,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
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心理学的一本重要的经典之作。
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一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
在地球上生活的每个人,都摆脱不了,三大人生问题:
第一问题:“我与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依靠地球所提供的资源生存,除此别无选择。在地球的有限资源限制下,为了永存,我们应该如何工作?
第二问题:“我和他人/种族”,此乃任何人都是人类族系的一员,每个人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关系。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单独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执意独来独往,独自面对一切,势必会走向灭亡。
为了与人合作,共同发展,我们应该获得怎样的定位和身份?
第三个问题:“我和他”,这一问题涉及爱情与婚姻。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和女。任何人的一生都无法避开爱与婚姻这一问题。不论男女,面对此问题的做法都是对这一问题的阐释。
面对“人有男女”和“人类延续依赖于爱与婚姻”这一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我?
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职业、交际和两性这三个问题。每个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反应,都明了地显现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诠释,因此也有了不同的人生。
二 自卑情结——人生动力
阿德勒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发现了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但我们总会遇到问题和挫折。如果我们勇往直前,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逐渐摆脱自卑感。
没有人愿意一生被自卑感折磨,所以可以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来释放自卑感。
人生遇到不同的难题,带来自卑感,愤怒、眼泪、道歉都有可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因为自卑感会让人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他们会通过寻求优越感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补偿自己。
正常人一般会合理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也不抗拒新的问题出现,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他们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不想成为他人的负担,不需要他人的特殊照顾。他们能依靠自己的社会经验独立勇敢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当一个人失去自信,不再认为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可以摆脱自卑感,但他依旧不能忍受自卑感的折磨时,他会继续设法摆脱它们,只是他所运用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他不再设法克服困难,反而沉醉于一种优越感中,强迫自己认为自己有优越感。这样不但不利于消除自卑感,反而使自卑感不断累积。产生自卑的真正原因没有克服,问题就会一直存在,所采取的每一个自欺欺人的行动都会让他的自卑感更加强烈。
所有的心理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有培养出一种对于他人的兴趣和奉献合作的精神,或者人们只专注于目标,却使用了错误的达成目标的方式。
自卑感本身并无可厚非,正是对于自卑不同的超越方式才行成了不同的人生。
它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比如,只有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进一步学习,以便更好地在世界上生存。可以说,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
三 超越自我——追寻生命真意
人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独有的一种优越感。它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
只有赋予人生正确的意义,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
这种意义不单单是浮于表面,而是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模式上,它像一个独特的生命基调贯穿人的一生。
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可。但凡人们认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或事,都具有此共性。即便是天才,也是在身边大多数人认为其与众不同时,才可被冠以此称呼。所以,生命意义意味着其对社会整体有所贡献。
生命在于奉献,这个道理已经被大众接受,所以大众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心存宗教信仰的人,甚至将普度众生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
也许有人怀疑,如果仅仅看重对他人的贡献,以他人利益为重,那么我们不是会很痛苦吗?自己的利益又如何保障?在保护他人的时候,不应该是先保护好自己吗?如果一个人想要发展自己,不应该是先为自己着想吗?
事实上,发展自己和利他并非矛盾。如果一个人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贡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会自然朝着最能体现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他会为了这一目标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形成相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逐渐学会适应此目标的种种技能。
确定了这一人生目标后,个体便自然而然进行自我管理。自己的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拿爱与婚姻来说,如果我们想要伴侣快乐,想要伴侣获得幸福,我们自然会努力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如果我们的重心不在伴侣而在自己,只想要发展自己的人格,那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甚至让人厌恶。 我们还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即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
那些赋予人生以个人意义的人,那些只想着“我该如何逃避生活”的人,留下了什么?他们的人生就此走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我们的地球似乎也对他们说:“你一无是处,你的一生都没有任何价值。谁都不需要你,任何东西都不需要你。你连活着都不配,快点死去吧,无所事事的人,快点消失吧。”
生活中所有的难题都离不开合作。而所有的合作都要以为人类谋取福利为前提。只有一个人明白生命在于奉献,才会有勇气去直面困难,获得成功。
比如:一个人完全没有爱情,生活遭遇挫折,在工作上也表现得平平庸庸,并且不善交际,朋友甚少,他觉得与同伴交往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于他是痛苦而危险的事,活下去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用他的认知观念来说,应该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我必须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尽量不与别人发生接触,这样,我才会安然无恙。”看得出,他把活着视为一件艰难且危险的事,最后只有现实失败接连不断,而且生存机会越来越少。
而如果一个人交友广泛,人脉很广,事业有成,拥有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判定:这个人眼中的生活是丰富的,是充满创造性的,为了实现机遇和机会,应该努力克服眼下所有的困难。
这也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一员,梦想着为人类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结
自卑感情结每个人都有,但自卑不是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会有自卑感,才会有不断取得发展。通过追寻正确的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完成超越。
我们要明白,那就是个人意义没有任何价值,真正的生命意义存在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重要、有价值,但如若不能搞懂个人的成就建立在对他人做出贡献的基础之上,那就太容易走上歧途。人的理想和行为,同样遵从这一原则:对于他人有意义的,才能算是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