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主人公单纯幼稚的爱国青年亚瑟因被革命同志误解,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13年后,当他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时,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小说涉及了斗争、信仰、牺牲这些色彩浓重的主题。
小说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开始于19世纪的意大利的比萨,在六月一个炎热的傍晚,主人公大学生亚瑟·伯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比萨神学院院长蒙太尼里神甫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的学识,视他为良师慈父。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很多热血青年,亚瑟也决心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童年就深爱的琼,并且与她开展了青年意大利党的独立活动。
此后不久,蒙太尼里因表现出色被调往罗马担任主教,卡尔迪成了新的神甫,但他在政治态度上完全站在罗马教廷一边。在他的引诱下亚瑟在一次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后,他告知了警方,以致亚瑟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很多人都怀疑亚瑟,(因为当时另外一位革命者波拉,也是琼玛的追随者之一,他认为是亚瑟出卖了他们)但琼玛相信一定不是亚瑟(因为亚瑟的高尚人格),但亚瑟坦诚是他的错。琼玛误会亚瑟故意出卖他们于是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也对琼的误解伤心。同时他被释放回家后,自觉门庭受辱的亚瑟的继兄杰姆斯·伯尔顿告知亚瑟蒙太尼里神甫是他的生身父亲。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在狂笑中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经历了一切始料未及的事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他,下一篇继续来谈。
【无戒365训练营第18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