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人物微刊》继王菲、陶华碧(点击人名即可查看相关文章)之后,今晚推出的是“榜样女星”专题之杨绛篇。
提到杨绛,有的人有些陌生,有的人有些敬重羡慕,敬重她的才华,羡慕她完美的婚姻,是才女,也是贤妻。
可是,为什么她的经历总能让我落下泪来,她真的这么一帆风顺吗?
我想,读读这篇文章,你也许会看到个不太一样的她。
这是《木棉人物微刊》的第8篇文章
“一切苦难都是镶了金边的乌云。”
——杨绛
1943年以前,她是杨季康;1943年以后,她是杨绛。
世人都说,万物易变,人心易变,可总有那么几个人一辈子心如磐石,坚守初心,杨绛先生便是如此。
虽出生于民国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但40年代的兵荒马乱,50年代的自我修正,60年代的颠沛流离,70年代的贫瘠无助……她都经历过。
面对苦难,她比很多人都从容淡定,并且总是安静得惊起一池涟漪,让后人敬仰。
钱钟书说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想,之所以杨绛先生能于无声之中担好这两个身份,成为大家眼中完美女性的代表,大抵离不开她直面苦难的大智慧。
01
1911年7月北京,正值酷夏,
杨家迎来第四个女儿,取名“季康”,
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杨绛先生。
那时的中国,正处动荡,
尚在襁褓中的杨绛,随父母移居多次,
但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反而早早就坚定了自己的文学路,
这就不得不提到其父杨荫杭的功劳。
因受过国外教育,杨父非常开明,
甚至媲美现代很多父母,
他不喜欢孩子强学,门门冲100分,
甚至觉得体弱的女孩不该过度用功。
比如,
杨绛到高中时还不能辨别平仄声,
杨父毫不在意,大手一挥:
“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再比如,杨绛上大学选专业,
当时流行的标准是“最有益于人”,
但杨父觉得这是一种道德束缚,
于是,又大手一挥对杨绛说:
“没什么该不该,你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杨父有一般父亲的严肃,
也有很多父亲缺乏的远见和开明,
钱钟书评得甚为贴切:
“望之俨然,接之也温”。
其实好的教育,绝不会过度。
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学校的,
无论是过度严厉还是过度放任,
都很可能会造成极端的后果。
唯有接受平衡的教育,
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自信前行。
02
真挚爱人
杨绛和钱钟书的佳话众所周知。
清华古月堂门口,初遇。
两人一见倾心,
杨绛觉得钱气质儒雅,
钱钟书觉得杨绛清丽脱俗,
虽一句话都没说上,却念念不忘。
面对扯不清的传言,
钱钟书许是坐不住了,写信约杨绛,
见面第一句就是“我没有订婚”,
杨绛也立马回应“我也没有男朋友。”
然后两人相视噗嗤一笑,
那场景,想想就觉得十分美好。
自古文人多风流,可钱杨这里不作数,
婚后,他们可谓是模范夫妻的典范,
虽不可能像世人传的从不吵架,
但说“琴瑟和谐,伉俪情深”绝不夸张。
1935年,杨绛陪夫君去英国牛津就读。
但杨绛很不适应,时差也倒不过来,
钱钟书体谅妻子,于是早起,
笨拙地准备了丰盛的营养早餐,
然后把睡得迷糊的杨绛叫醒,
给她放在床上的小桌子上,
杨绛幸福地说:
“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志同道合的两人,也经常共同探讨学习,
还比谁读得书多,十分有趣热闹。
1942年底,钱钟书想写长篇小说,
这意味着很多时间会被占据,
杨绛十分支持,为了节省开支,
她辞退女佣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劈柴生火,任劳任怨。
都知道钱钟书的《围城》有名,
但被无数人引用的名句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实际上是出自杨绛之手。
杨绛曾读到形容理想婚姻的一段话,
“我见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
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当时钱钟书听了说:“我和他一样”,
杨绛直视钱钟书说“我也一样”。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的那一眼,
从此无论安稳富足还是颠沛流离,
两人的手再也没松开过对方。
是恩爱不移的烟火夫妻,
也是彼此支持信任的朋友伙伴,
这样的婚姻,大概就是天作之合了。
很多女人总想另一半无条件的宠溺,
殊不知,好的爱情婚姻,是相互扶持,
都有一颗为对方牺牲付出的心,
才能收到对等的爱和理解。
03
亲情大义
叶圣陶曾说: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
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话一点不假,
父母相爱中长大的孩子又怎么会差?
杨绛的父母虽是旧式包办婚姻,
但其母唐须嫈却不是落伍的人,
在杨绛的记忆中,父母两人从不吵架,
而且饭桌上总有很多话要讲,
有什么大事杨父也总会询问杨母。
1937年日本人轰炸苏州,
全家逃难途中杨母患疟疾去世,
不得已只能就地埋葬。
据说杨父当时在荒野里恸哭,
棺木、砖瓦、树石等凡能写字的地方,
他都写上自己的名字,
怕日后找不到妻子,
实在是伉俪情深,感天动地。
父母恩爱是世上最好的教育。
之前的杨荫杭唐须嫈,
就是后来的杨绛钱钟书。
1938年,杨绛钱钟书回国,
还有他们的一岁的女儿钱瑗。
我们,变成了“我们仨”。
三人在一处总有无限乐趣,
饭馆吃饭时,
父女两人喜欢观察别人,
“那一桌是夫妻吵架,
这一桌宴请亲戚……”
像看戏一样有兴致,
总逗得杨绛哈哈大笑。
虽没有父母的显赫名声,但钱瑗
却是杨绛笔下是“平生唯一杰作”。
谈到为什么只要一个小孩,
钱钟书曾说,怕孩子多了偏此薄彼。
都是心思细腻的人,
杨绛是父母宠爱的孩子,
但其他兄弟姐妹的辛苦她定能察觉,
也许是这样,谁又知道呢?
令人惋惜的是,
女儿在1997年患脊椎癌去世,
接着第二年丈夫钱钟书也去世,
93岁的杨绛把痛埋在心里,
用《我们仨》记载了三人的点滴。
每次翻看此书,我总是泪水涟漪:
女儿去世,
杨绛在丈夫病床旁故作轻松说:
“自从生了阿圆,总是牵肠挂肚,
以后啊,就不用牵挂了。”
当丈夫也去了,她说:
“我们仨从此失散了,家没有了。”
“我的梦,像沾了泥的杨花,
再也飞不起来了。”
最爱的两个人离开,
杨绛老人的余生再无归途。
04
静对困境
女儿丈夫相继去世,杨绛没有倒下,
甚至很多媒体报道她精神矍铄,
确实,杨绛从来不是外貌般病弱,
也绝不是脆弱的富家小姐。
在国内动荡的大背景下,
即使是最难熬的那几年,杨绛也没屈服过。
就像她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
“无事,决不去惹事;有事,绝不怕事”,
个头娇小,
却有着不输男子的骨气和气概。
上世纪50年代末下乡时,杨绛已年近50,
但她却驾驭了渡轮推车,
一趟趟载着比人还高的秸秆上坡下坡;
十年动荡时期,杨绛被罚打扫厕所,
她未觉羞辱,而是把厕所刷得干干净净;
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做了假发套,
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
钱钟书被贴大字报,
杨绛在下面贴了一张小字报说明真相,
红卫兵拉她上台批斗,
她据理力争“就是不是事实!”
横眉冷对,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并且在这段期间,
她也未放弃学习,以及学术研究,
近60岁时,学习了西班牙语,
翻译出最受欢迎版本的《堂·吉诃德》。
杨绛当时的同伴回忆说,
“你看不出她忧郁或悲愤,总是笑嘻嘻的。”
杨绛的老年,过得实在不算平坦。
1994年7月,丈夫钱钟书肺炎住院,
杨绛亲自做饭,悉心照料。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
争求‘夫在先,妻在后’,
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至亲双双去世后,她撑着,
就像她说的,
“我要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的深情、大义总能戳中我,
让人心疼之余又肃然起敬。
顺境逆境、生死大事面前,
都韧如蒲草,乐观面对,坚守本心,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05
自成风华
2016年5月25日,北京,
杨绛先生与世长辞,享年105岁,
她回家了,
“我们仨”再次团聚了。
杨绛的一生总被人归为完美典范:
良好的家世,美满的婚姻,杰出的成就,
但细想一下,实在太过跌宕。
但她面对这些风浪,始终平静,
就像是雨天踩湿了裤脚的人,
也温柔,也有影响人心的力量。
其实,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不仅仅是靠外貌、金钱装饰出来的,
也许,保持一颗不卑不亢的心,
会更容易抵抗外界的风风雨雨。
约翰·列侬说: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
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人生总是伴随着这样那样的苦难,
如杨绛一般平静坚韧如寒冬腊梅,
从不喧哗张扬,却又自成风华,
到头来能说一句“没有虚度此生”
我想,已是最好的结局。
苦难是如常,
愿你始终寂静,又总有力量。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END-
PS:
《木棉人物微刊》将是我们今后长期进行投入和策划的优质女性人物专栏,如果你有特别想看想了解的她或她们,欢迎在文末留言和建议。
每周三晚《悦读》头条,不见不散。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公众号:悦读(ID:yuedu58),知识让女性更美——500万中国女性首选成长微刊,欢迎关注,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