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论语》,将不同弟子的有关条目单独找出来,整理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摘抄的过程,亦是思考的过程。如此,阅读变得顺畅清晰,人也逐渐清朗,这大概是《论语》的魅力所在吧。
《论语》用聊聊数语,刻画出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孔门弟子:颜回毫无争议是个好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言可成复圣;宰予思维活跃,口才了得,却不大受孔子的待见;子路性格直率,思考问题直接浅显,孔子每每教诲于他,又顾及他的感受,以至于子路不悦,孔子就激动发誓……
相比而言,子贡文质彬彬,富而不骄,通达事理,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傲人的政治和经济业绩。《论语》中对子贡言行记录最多,其与老师的精彩对话隽永深刻,成为千百年来有口皆碑的至理名言。
摘抄完有关子贡的条目,眼前浮现出一位眉目清朗,衣袂飘飘的睿智公子形象。他不似颜回般内敛深沉,却有颜回的儒雅深邃;他不刻意追求学术上的精深,却将知与行结合得最好;他神采奕奕,倜傥风流;他侃侃而谈,挥斥方遒……这样的子贡,更加符合世俗中的完美形象。
一、谦谦君子
子贡讲究表里如一,文质相益。他说君子文质兼修,反之就如虎皮若没有了斑斓彩毛,与没有毛的羊皮没有什么不同。不讲究文采是为野,过度注重文采是为浮。文质兼备,才能相得益彰。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椁,犹犬羊之椁。”
他又不停留于这种文质彬彬的界定,亦尊重颜回那种安贫乐道的崇高,甚至表明自己不如颜回。所谓谦谦君子,大概就是这样,既有自己的立世哲学,也有纯粹的理想境界。既能打理好眼前的现实世界,又会保护好众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二、尊师楷模
子贡钦佩和崇敬孔子,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捍卫者。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亲自植下楷树,并在孔子墓旁守墓6年。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子贡师徒的深情厚义令人钦佩,成为后世楷模。
三、民间财神
子贡善于经商,是孔门弟子中的首富,儒商始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诚信聚财,为后世商界所推崇。“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颜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被后世尊为复圣,陪祭在孔子身旁),实际上穷得丁当响,连吃饭都成问题。而子贡不被命运摆布,猜测行情,且每每猜对。子贡凭借自己出色的学识与优秀的成就,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受人景仰。
临近新年,《论语》读到子贡,感想颇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交往方式;学无止境,在精进的道路上要一直努力,才能不断前行。之所以这样孜孜以求,力求做到更好,是因为热爱,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生活的土地,热爱这个世界。或许这份爱,有时是个牵绊。你只管努力,一切自有安排。比从前的自己更豁达,更宽阔,更深厚,这便是修为。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愿新的一年:健康快乐,幸福吉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