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的你,有没有被这样的问题困扰,那就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总会感觉缺点什么?总有一种想要与他人倾吐、讨论书中内容的欲望。但是,去找一位和你读完同一本书的人与之讨论,对于处在视频时代无法安心读书的人来说,这样的想法未免太奢侈。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在阅读完成之后,对所读之书有进一步地拓展、解读,更高一阶的要求甚至是输出书评?
被评为一代“书评皇后”、“书评界的女魔头”“最令人生畏、也最不可预测的文学守门员”的角谷美智子,在退休后,将她几十年内写作的书评整理并出版了她的首部书评集《角谷的藏书架》,这本书完美地解决我的问题。
角谷是谁?她是《纽约时报》前首席书评人,英文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角谷的藏书架》收录了角谷书评文章近100篇,推荐书籍多达130本,题材包罗万象,有知名书籍:《奥德赛》《鼠疫》“哈利·波特”系列;还有大火的被改编为影视的书籍:《使女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居然还有儿童英文绘本、诗集、名人传记……
总之,这本书差不多涵盖所有的阅读方向,内容不仅扎实,外观也让人耳目一新。
《角谷的藏书架》这本书的外观设计文艺又复古,给人一种这是一本很有收藏价值的书的感觉。翻开内页,更是被惊喜到,内封布面烫金,搭配书签丝带;里面有 30 张书票插图,超级有创意;另外书中的彩色插图,也有一股特别的美式复古感。读读文字,累了欣赏一下书中的美图,不胜美哉。
读了角谷对《使女的故事》的书评,才知道这本书居然写于 1985 年,比我的年龄还大。
看完角谷的书评我才意识到《使女的故事》这本书中女主奥芙弗雷德性格的设定意图:
女主并没有像其他书或者影视剧中的女主一样拥有超越常人的智慧或者拥有一项绝活(超能力),能够仅凭一己之力去反抗权威。相反,作者设定的女主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
为什么要这么设定?
角谷的解读是,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读者通过女主的视角感受到独裁对于普通民众方方面面的影响。
这个解读也贴合了女主奥芙弗雷德说的:“我们一如既往,视而不见地生活着。视而不见不同于无知,你得下点功夫才能做到视而不见。
一切都不是瞬间发生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你还没回过神,就已经被活活烫死了。”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我近年来读过得最喜欢的,也是唯一一部将整个系列都读完的小说,因为上班后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很少,除非小说内容特别吸引人,否则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给小说,宁愿去读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效率工具类的书。
大概在 2017 年的时候,这系列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还没有中文版,好多年没用英语的人,硬是连蒙带猜读完了英文版,因为这部小说的魅力太大了,我好期待知道两位女主的后续。
角谷是怎么点评这部作品的呢?
角谷评它令人拍案叫绝,创造的双女主埃莱娜和莉拉即使死对头,又互相打气加油,也会因为竞争而嫉妒彼此。
这不是就是我们闺蜜之间常有的情绪吗?
我也是在读这系列小说的时候,才猛然发现~原来女孩们的情谊不分国界,不分时期,情感的流动形式都是类似的。我在书中找到了我与闺蜜相处时的影子,我好奇事情发展到最后是怎么样的,我想从书中找到一个解决方式,或者情感释放的空间。这个系类给我提供这些,因此我喜欢“那不勒斯四部曲”。
读着《角谷的书架》,就犹如跟着智者的脚步在书中寻宝,刚开始她给你指引方向,你跟着她走,最后走着走着你也走出来一条自己的道路,理出来对于书的解读,而且自然流动出来的东西,就像溪谷里的泉水一样,潺潺流淌,毫不费力。
谢谢你,角谷。我终于也能自己解读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