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篇做一件仁德的事不难,难的是连续三个月不做一件不仁德

论语《雍也》篇做一件仁德的事不难,难的是连续三个月不做一件不仁德

作者: FrancisTsai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07:54 被阅读0次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翻译: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能做到三个月都不违离仁德,其他的人呀,有的能做到一天,最多的也只能做到一个月而已。万事难在坚持,把最平凡的事坚持做,彻底做,就是圣人。

华杉:

如王阳明言,千百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知行合一,就是凡事彻底,把最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做到最彻底,把你知道的道理,在日用常行,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上彻底落实。一件一件来,一天一天积累,就是持续改善。

这又说回到儒家反反复复讲的“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这三个层次的差别。“困知勉行,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制定标准,让你按规范做,用标准来困住你,勉强你去按标准做。“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是启发你,让你学习理解,自己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和好处,自己积极努力主动去做,去改善,去提高。“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那就已经是圣人了。“从心所欲不逾矩”,自己有一丁点不仁不义的念头,他自己就不安,浑身难受,非得百分百仁义,他自己才心安,才得劲儿。

三个月和“日月至焉”
这又涉及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多长时间能养成一个习惯?现在大家流传说是“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儒家说是三个月。
程颐说:“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儒家的道理很简单,三个月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天道就要一小变了,要换季节了。天道都要挪一挪、变一变了,你居然还没变,你就不会变了。你比天还厉害,你就是圣人。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心得-述而篇第二十九则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哈皮波白话试译: 孔子讲:“仁德是一件距离远的事吗?我要有仁德,则仁德就有...

  • 每日论语

    修习仁德就是接触有仁德的人(论语2 223页)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

  • 《论语》品读(3)

    什么是仁德?这个问题孔子在雍也篇第六中反复念叨,掰开了揉碎了反复揉搓,就是为了促进大家对仁德的认知,让人们可以从各...

  • 打卡#论语#6

    论语第四篇里仁,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 长寿的秘诀是仁德

    《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

  • “五常”之仁 04

    《雍也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评述:仁德不仅要行动,而且要长期的坚持。今天这...

  • 防忽悠—《孔子(论语)心理学》(11)

    《论语·雍也篇》中有一则,宰我问孔老师一个问题,他说:“对于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告诉他说:‘有一位仁人掉落到井...

  • 坚持做一件事也不难,难得是坚持到底。

    其实做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件事; 坚持做一件事也不难,难得是坚持到底。 任何事情都会面临挫折和迷茫,但请...

  • 日思阅安‖求仁得仁而得心安(《安石留白随笔》2020-06-23

    《论语 述而》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意思是说,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只要对任何人或事做到...

  • 【论语导读】6.22理智与仁德

    6.22理智与仁德 上一章讲因材施教,《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二章就拿樊迟为例,看孔子怎么教他的。原文如下,樊迟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篇做一件仁德的事不难,难的是连续三个月不做一件不仁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bt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