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地图
美文美图
最新动态
你好,欢迎访问
好美文阅读网
个性皮肤
搜索
网站首页
美文
文章
散文
日记
诗歌
小说
故事
句子
作文
签名
祝福语
情书
范文
读后感
文学百科
美文摘抄
节日文章
名家散文
网名大全
座右铭
口号大全
面试技巧
说说大全
阅读答案
诗词默写
流言蜚语
节日祝福
好句子
经典台词
谚语大全
亲情故事
友情故事
表白情书
工作报告
活动总结
心得体会
专题汇总
美文网首页
金刚经讲解(共十四讲)
《金刚经》第10讲
《金刚经》第10讲
作者:
清流法苑
| 来源:发表于
2018-11-20 20:54 被阅读181次
妙果寺 则金法师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于妙果寺宿觉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各位同修,我们今天晚上继续来学习《金刚经》。刚打坐的时候已把上一次的内容稍微复习了一下,下面我们就直接从经文开始,就是第17段的第16句:
【17-16】
罗什: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这个就是佛跟须菩提讲:“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这里这句话还没说完整,这个意思很好懂。佛就打个比方告诉我们说,比如有人,那个人的身体很大。这个“长大”不是指我们人道的,其实是指天道众生的身体,天人的身体非常大。大家稍微了解过就知道,跟我们最近一层的四天王天的身体就有几万米那么大,越往上越翻倍,所以这里佛就以天人的身体来做一个比喻。
【17-17】
罗什: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这里就是佛还没讲完呢,须菩提就赶紧插了一句,因为他知道佛要说的什么意思,他马上把佛的意思说出来了:就是说呀,如来说的那个人身长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连身体都没有,哪有什么身体长大,只是用我们凡夫的语言随顺凡夫境界说有这么回事,有这么一个情况。
【17-18】
罗什:「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就说须菩提啊,菩萨也知道这个道理,他也知道没有人身。如果菩萨不知道的话,他这样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那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有众生可度。前面说的身体,我们一般的反应是:有身体就有众生,有一个真实的众生存在,那前面他就已经否定了,说没有。这里就为了引出这一句话,实相上是没有我们凡夫认为的那个众生可度的。这个道理前面已经讲过很多次了,那就不重复了。罗什法师、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的翻译略有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样的。我们也看一下玄奘法师的吧:
玄奘:佛言:「善现!如是,如是。若诸菩萨作如是言:『我当灭度无量有情』,是则不应说名菩萨。何以故?善现!颇有少法名菩萨不?」
这里就多出“何以故?善现!颇有少法名菩萨不?”这一句。
【17-19】
罗什: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罗什法师翻译的就是自问自答了。那么玄奘法师和义净法是翻译的就是善现答了。答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看玄奘法师翻译的:
玄奘:善现答言:「不也,世尊!无有少法名为菩萨。」
连那个度众生的菩萨都没有。这个话讲到这个程度,如果从前面一直听过来应该能够理解,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吧,看完了做一个总结。
【17-20】
罗什: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玄奘:佛告善现:「有情、有情者,如来说非有情,故名有情。是故如来说:一切法无有有情、无有命者、无有士夫、无有补特伽罗等。
这里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没有我们凡夫认为的那个能度众生的菩萨,也没有所度的众生。因为我们凡夫的概念当中的菩萨和众生是压根就不存在的,只是我们妄想执着出来的一个境界——就是我们五蕴范围内的境界嘛。现在佛要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圣者证到的真相当中,没有你凡夫认为的那个菩萨和众生存在。
这一段经文的主要道理是这样子的。
这里讲得很清楚,大乘佛法里面的无我相、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其实就已经涵盖了其他一切法,也就是五蕴身心世界。玄奘法师这里也有讲“一切法无有有情无有命者…”。我记得之前和大家讲过《金刚经》等般若经是要彻底毁掉我们凡夫三观的,即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我们凡夫认为我们活得很真实,圣者告诉我们,你凡夫压根就没活过。这里看到了吧?“无有命者”。你说我有个真实的生命在这里生活——没有。整个六道轮回,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心造出来的一个梦,梦里面你活着的这个事情是个幻觉。
【17-21】
罗什: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继续叫着须菩提说,他说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看出来了吧,有我有佛土,有我庄严这回事,这样就是十足的凡夫知见。我们凡夫都是认为有我有他,有我做的种种事情嘛。这个就是十足的凡夫知见,就不可能是菩萨。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你要以佛陀、以如来所证到的真实做根据,菩萨修行要依据佛证得真实来修,那佛在这里就说了:“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虽然佛在经典里面告诉菩萨,要勤修戒定慧,要四摄六度,行菩萨道庄严佛净土,有这样讲过吧?但是这里告诉你,你认为的那些庄严其实没有。只是用一个你能理解的名词概念,即“庄严”这个名词来说这一件事情。真正的庄严是你搞清楚凡夫境界压根就是你的幻觉、不存在。没有你庄严,没有你所庄严的佛土,没有你去庄严这回事。这个搞清楚了才是真正的庄严佛土,因为这样你可以成佛呀!你按照这个知见去修行,去把五蕴境界空掉,你就是真正的在庄严佛的真实的净土。但是你没有真正的见到佛土、没有真正见到实相之前,你心目中认为的那个庄严、我去庄严佛土,是不存在的,真相当中是没有这回事的。
【17-22】
罗什: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玄奘:善现!若诸菩萨于无我法、无我法,深信解者,如来、应、正等觉,说为菩萨、菩萨。」
义净:妙生!若有信解一切法无性、一切法无性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菩萨。」
先看罗什法师翻译的。佛叫着须菩提说,如果菩萨能够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里重点在于,“通达无我法。”通就是没有障碍,达就是到达。如果要求高一点讲,这里就是指证得无我法。如果要求放低一点,参照下面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的讲,也可以说是解悟、理解了无我法。你看下面玄奘法师翻译的是“深信解”,所以这样理解都可以。那么这个“无我”是什么意思呢?无我就是说一切法没有自我,没有自已本身。这个道理叫无我法。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无我是包含了法无我。一般不会很详细地把人无我、法无我分开来讲,常常都是放在一起讲。无我也指无自性,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翻译。自性就是自体、自己。自相、自体、自性是可以划等号的。我就是自我,就是法本身。所以无我跟无性是一回事。可以看得出来,三位法师翻译成不同的词语是同一个道理。只有通达了一切法无我,或者说你信解了一切法无我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菩萨,才是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啊。
【17段小结】
整个17段主要是针对加行位菩萨讲的。什么是加行位菩萨?就是通过修行这个《般若经》的道理,化解凡夫境界,不断地观修观修,修到最后,达到四加行位,最后一位,叫世第一位。这个地方突破过去了,就证得圣人的境界,就是初地。那么证得初地之前,是需要把那个用来修行的佛法都要放下的,因为这个用来修行的佛法,观修的佛法,还是我们凡夫境界,是佛根据真相,用我们凡夫境界安立起来的一个佛法,这个本质上还是属于我们凡夫的境界,是可思可想可议的。所以最后到达加行位,要进入到初地的最后一刹那,是要把这个彻底放下。所以佛在这整个17段主要是针对加行位菩萨讲的法,就是要把佛法都要彻底地放掉。这个道理其实在前面16段已经跟我们讲过了,只不过从17段开始讲的更直截了当,但是那个内在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什么道理呢?就是讲一切法无我、性空、无生。我们凡夫境界内的一切法,本质上是没有自我自体的,没有它本身的。从《般若经》二时教法来讲,就是缘起的,缘起的法就意味着没有它独立存在的自身,这就叫没有自我,无我;无我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等于说自性空;自性空就等于说这个法没有出生过。这个无生的道理你理解了,你就知道我们凡夫觉得有,这绝对是个幻觉,绝对是在做梦。明明道理上你了解了,佛亲自证到了这个法压根就没有存在过,没出生过叫无生,而我们偏偏认为有,那只能说明我们是凡夫,有病的凡夫。不能说佛讲错了,对不对?这个道理在佛法二时教法里面就给它取个名字,也可以叫空性。就是一切法都是性空的,不存在的这个属性。这个空性一旦证到了,也叫证得胜义谛。就是见到殊胜智慧所证到的境界,叫胜义谛。亲证胜义谛了就等于见如来、见实相,就是登初地。就是初地菩萨了,就永远地解决了生死轮回的问题,从梦中醒来了。所以这个问题非常的关键的。整个17段,就是在着重引导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去见道的。所以佛在这个地方讲得非常的直截了当。
【18-1】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18-2】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18-3】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18-4】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18-5】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18-6】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18-7】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18-8】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18-9】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18-10】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18段的第一句到第十句,就是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没有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须菩提都回答如来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五眼。引一段《大智度论》里面的解释:
《智论》云: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以此得故求天眼。若得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是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无所分别故,以是故求法眼。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故求佛眼佛。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者。于余人极远,于佛至近;于余幽闇,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于佛甚浅。是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他说“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这就是肉眼的功能,我们大家都很清楚的,对吧?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所以肉眼的一个特点就是有障碍,有局限。修行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就去求天眼,通过修禅定去修天眼通,可以修得出来的。
得到天眼以后,有什么功能呢?“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是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求实相故,求慧眼。”这里我们了解一下天眼,天眼的功能也有大小的,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功能。一般来说,只要证得天眼,他就突破了这个肉眼的局限,远近皆见。那么我们人的眼睛近一点看得清楚,远一点就模糊了,对吧?天眼可以看到很远,而且不光是看前面,后面也能看。天眼不是用肉眼的眼球看的,你看那个阿那律尊者眼球坏了,他不是照样还可以看吗?还看到其它的世界,他就是天眼看。前后内外,比如房子,他在房子外面,他知道房子里面的事情;一个苹果,他知道苹果里面有虫子没虫子,所以内外都能看。白天能看,晚上也能看。上面能看,下面也能看。就是说因为他已经不使用这个有局限的肉眼了,他是直接用心来看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出现?为什么可以开发出这个功能来?就是因为我们内心是有心识的,你只要把那个天眼的心识种子调动起来,让它起现行,就具有这个功能。我们现在肉眼能看,你以为是肉眼在看吗?是眼睛在看吗?不是的,还是心识在看,只不过我们认为我们是肉眼才能看,所以我们就把那个功能局限在肉眼上了。所以通过种种方法,比如修禅定啊,把天眼开发出来以后,把那个天眼的种子功能激发了、现行了,他甚至就能看到他方的世界——其他星球的情况他都知道。
“天眼见和合因缘”,不是说“哦,这个杯子是这个有人拿过来放在这里的,然后我才看到了”,不是这种外相上的因缘;是指我们内心的业力,业种子的那个因缘。就是我们内心原来就具有这个功能的,就有忆想分别种种事物的这个功能。这个种子把它给激发成熟了,它就可以具有这个功能了,是这个因缘。这个因缘看到了外面的假名之物。因为外面所有的事物,从究竟的道理上来讲,只是名言安立的,有名无实。我们凡夫的境界就叫意言境界,也就是意识言说境界,所以看到的还是假象。你不要以为天眼看到的就是真相,不是的,他只是比我们的肉眼看的范围广一点,但是他看到的还是假象。所以有些人在打坐过程当中,或者说把那个天眼的功能激发出来一点,他就认为不得了了,见到真相了。不是这么回事的!
“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什么是实相?从二时《般若经》角度讲,就是一切法空,五蕴境界空。空就是无相,无相就无作,什么叫无作?无作也叫无愿,所以佛门叫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门。空就是一切法空,凡夫五蕴境界压根不存在。见到了这个真相,就没有五蕴相,就叫无相。无相,为什么又说无作无愿呢?因为在凡夫阶段发的那些愿望,这个时候也没有了。我们说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吗,怎么没有了呢?见到实相的那一刻,你凡夫境界内曾经发过的愿是梦幻泡影,是不存在的。你见到实相以后,基于实相发出的愿,那个才是真正的有用的愿——真实的胜义性菩提心。因为你见到实相了,你看到众生还没见到实相,你自然而然地就发出了同体大悲的心,这个时候的愿一定能够兑现。当然我们凡夫阶段发的愿也有作用,可以把我们驱驶到证实相嘛,推着我们去证实相嘛,等证到实相了,那个愿其实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了,所以叫无愿。因为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这个三门还是站在否定凡夫境界的角度讲的,所以当然凡夫境界都是没有的。“无生无灭”,凡夫境界从来压根就没出生过,所以谈不上灭,无生就无灭。“如前中后亦尔”。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这个实相是不会变的。真理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又叫无为法嘛,真如又叫无为法,不会变。不会说这个道理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不是的。所以为了证这个实相求慧眼,慧眼就是见到实相。我们为了能够去证到真相,我们要修慧眼。
“得慧眼,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无所分别故,以是故求法眼。”我们来了解一下慧眼。慧眼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见众生尽灭一异相”。众生的境界,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也就是凡夫境界内的同、不同,断常,来去,生灭这些全部灭尽。看到了吧?灭尽就是没有、不存在。就是你凡夫虚妄分别的五蕴相全部消失了,全部灭干净了,舍离一切的执着。你对五蕴境界说“有啊!没有啊!常啊!断啊!一啊!异啊!来啊!去啊!”都是二边戏论的执着,这个时候把那些相全部都灭尽了,当然那些二边见的戏论的执着全部舍了,全部离开了嘛!
“不受一切法。”因为根本就没有一切法给你受,能受的人没有,所受的法没有,整个五蕴身心空干净了。这是说空凡夫境界啊!记住啊!不要把圣人境界拉进来,拉进来你就听蒙了。还是站在空凡夫层面讲的,因为慧眼就是要空凡夫境界的。这样子“智慧自内灭”,你见到实相的智慧,在你内心当中把五蕴境界一切法全部给灭干净了。不是说要你把这个世界毁掉,不是的。打个比方,有个人现在在你们中间证到初地了,大家该看到什么还看到什么。只是对于这个人本身来说,他自心受用的是整个身心世界五蕴境界彻底地灭干净了,明白吗?这个智慧,他已经开发出来了,见到实相,这个实相就是凡夫境界不存在,在他真实看来,自他的整个凡夫身心世界是不存在的,灭尽了的。但是慧眼有一个情况,就是不能度众生。为什么不能度众生呢?“无所分别故。”不起任何分别,不起任何作用,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要求法眼。但是这是一个方便说法。因为讲法一定要有一个先后顺序嘛!因为开发慧眼证到一切法空的时候,后得有分别智(是站在凡夫能理解的角度,方便安立的名词,站在圣者角度讲就是“现量无分别智”),其实是没有间隔的,马上就出现了。这里是讲法的方便,所以要这样讲。
所以要求法眼,什么是法眼呢?“法眼令世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以是故,求佛眼。”就是说法眼知道令众生修行什么法会得到什么、证得什么道理。知道度一切众生的各个方便法门,都可以令他们证道。但是法眼不能遍知所有一切度众生的方便,方便就是方法一样的意思,所以还要慢慢的修行求佛眼。
法眼为什么会有这个作用,这个功能?大家记住,证到初地也就是得了慧眼以后,马上就可以现量见到众生心行。他可以直接见到众生的整个心里面运作的情况。通俗讲就是知道众生所有潜意识运作的情况,众生自己见不到。佛菩萨、初地菩萨就可以直接见到。这样他当然就知道你众生该以什么方法得度最好。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现量地知道众生的种种的情况,然后施设种种的方法,对机施教。这样子度众生就很精准,不会出现误差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初地菩萨,或者说从初地菩萨到妙觉菩萨、到成佛之前,从低到高,他是有不同的障碍的。越低的障碍越多,越高的障碍越少。什么障碍呢?就是内心的习气种子,就是原来做凡夫的时候,认为五蕴身心世界还是真实有的那些种子信息,还有很多,这个信息一多就限制他的能力。随着他修行,把这些种子全部直接给对治、进化、转化了,转化成佛法了。佛法是什么啊?没有五蕴境界嘛!全部要转,转得越多,他开发的能力就越大,障碍就越少。其实我们凡夫是有能力像佛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开发不出来?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全都是五蕴实有的颠倒虚妄执着的种子,这就障碍住了我们的能力。初地菩萨慢慢地不断地修行,把那些种子净化了以后,最后到成佛,就叫佛眼开发出来了。
佛眼有什么功能?“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者,于余人极远,于佛至近,于余幽闇,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者、于佛甚浅。是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这一下看佛眼就知道圆满了吧!没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的。这个“知”字也是没办法用的一个字,因为是对我们凡夫讲法嘛!其实佛不是像我们一样知道事情的。他是现量地亲证,好像就是他自心发生的事情一样的。
为什么佛有这个功能?因为佛亲自见到心了。因为我们众生真实有的东西只有心,众生所有的心是相互交摄在一起的,就像灯光一样地重合在一起的。佛已经彻底地证到这个心了,心当中所有的障碍消除了,就等于他已经恢复到整个心了嘛!那他的心跟所有众生的心是重合的、交融的、相通的,没有障碍的。但是我们众生跟佛有障碍,是吧?那么在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众生心里的事情,那个累积在心里面的信息,所有的,他都一清二楚,所以他当然就无事不知啊!因为法界只有心嘛!只有心里面的那些信息嘛!所以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呢!而且是亲自见到,像照镜子一样的,清清楚楚。你虽“覆障”——覆盖,比如说我们覆藏一些东西,你遮得再严密也没用,佛都知道。所以我们说欺骗自己,欺骗他人都可以;欺骗佛,你真的骗不了。所以为什么有人修行不得力,他老怪佛菩萨不加持。不是的,是你把自己给骗了你还不知道。如果你真的已经做到条件都具足了,一定会得到佛的加持的,因为佛比你还了解你。
对于佛之外的人看来极远的事情,对于佛来说没有距离的。于别人看来非常幽影、闇顿,于佛来讲非常的显眼,非常的明了。于别人来讲,犹豫、怀疑不定,就是说不能确定的事情,于佛来讲决定无疑。于其他人来讲非常微细、难以发现,于佛来讲,非常的粗,这个粗是说很大的意思。比如说我们凡夫看微生物,我们要拿显微镜来看,对不对?这很微细的东西,我们看不到,佛不需要显微镜的。这个可以证明的,经典有讲过,以前讲过“佛看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这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这是现量见到的。
“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对佛来讲,从了达法界一切信息的角度来讲,没有难的。但是你说佛要像上帝一样去主宰、掌控其他人吗?没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所以有时候也方便讲,佛有“三能三不能”——不能度无缘众生,不能转定业……那些都是方便讲,知道吧?还有无所思维,他不需要像我们这样去思考问题的,他是现量亲证,就像照镜子一样的,清清楚楚,不用去想、去描述、去思维推理、去猜测,不需要的,他是直截了当见到真实本身。
“一切法中佛眼常照”,这个一切法中就包括了所有的一切时空当中的事物。一切法中都有佛的眼睛在那里清清楚楚地像灯光一样地在照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法都不可能离开佛的智慧光明之外,离开了佛的智慧范围,也就是说佛了达一切。这些道理,不用唯识来讲,怎么都讲不通的。你想想看是不是?如果把这个身心世界当真,有外境,那么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佛这样的功德出来。那就一定是有局限的!只有了达了“唯心,没有境界;五蕴身心是梦幻泡影;真实有的只有那颗心”,把这个道理贯通了,佛这里讲的五眼的功能才说得通的。
上面的经文说佛的五眼,并不是说佛真的有五种眼睛。是说佛同时具备了上面讲的五个方面的功能,其实就是智慧,就是我们心的智慧,佛都具有。那我们凡夫肉眼见到的(五蕴身心),佛能像我们一样见到吗?他当然知道我们凡夫是见五蕴,同时他又具备佛眼、慧眼、法眼、天眼的功能。但是他见到的绝对不是我们凡夫执着五蕴为真实实有的那个情况,没有这个情况的。有这个情况,他就不可能有其他后面的眼了。
【18-11】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18-12】
罗什:「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这里又提一个问题,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恒河中那么多的沙,佛说是不是沙?刚才前面讲了五眼是为了这后面做准备的。恒河当中的那么多沙,如来说是沙吗?须菩提回答说是沙。记住!你不要以为佛真的说是沙,要把那三段论搞全了,你才想得起来,对不对?现在这里没说全也不要紧,你要记住“如来说是沙,即非沙,是名沙。”你不要着实了,以为前面佛讲没有,这里又讲有了。因为对凡夫讲法没办法,一定得用凡夫的语言和五蕴种种材料的。你了解意思了,就不会误会。
【18-13】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18-14】
罗什:「甚多,世尊!」
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就像恒河当中所有沙,有那么多沙数的恒河。那么多恒河当中所有沙数的佛世界,这么多的佛世界,这样多不多呢?须菩提就回答了“甚多,世尊!”
【18-15】
罗什: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玄奘:佛言:「善现!乃至尔所诸世界中所有有情,彼诸有情各有种种,其心流注,我悉能知。
有了前面关于五眼的描述、解释,这段经文应该不难懂了吧?佛讲我有五眼,讲完了以后,说有那么多沙数的佛世界,现在讲那么多沙数佛世界当中的所有众生种种的心,如来悉知。因为佛是遍知一切,正遍知,因为他已经彻底证到了“唯有心没有境”的真相!也就是说他不会再被五蕴的梦境障碍了自己本有的智慧了。所以“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就是所有国土中,即所有世界当中的所有的众生,所有众生的所有的心,三个所有。“如来悉知”,就是全部知道。这个道理要是说给世间人听,或者外道听,他就说你们佛真会吹牛啊,是吧?这怎么可能啊?应该是宇宙第一吹牛大家。但是我们真的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你就知道这个是大实话呀!对吧?确实是大实话呀!而且我们每一个众生,包括一只蚂蚁,都可以开发出这个智慧来啊!这就是佛法与其他世间宗教学说不同的地方,伟大的地方,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呀!这个就是基于真实相才说得出来的。
这里稍微要提一下,就是对于这一段经文:“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就是说这些众生包括了凡夫众生,也包括了佛以下的菩萨圣者,乃至小乘的阿罗汉。凡夫流转六道轮回,他有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期生命。比如我们做人100年就死了,然后来生又换一个身体,又活一个几十年,这叫分段生死。圣者、菩萨,他还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内心的心行、心识、心念微细的变化导致的一个境界,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那个叫微细的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到变易生死所有的变化情况、运作情况,佛全部知道,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就是没有见到真相的所有的众生,他们是见不到自己的心里的情况的,见不到种子起现行的情况。他只见到无明而变现、解读出来的一个五蕴的境界、梦境,那么这个梦境的情况,佛也一样地清清楚楚。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人道的梦,佛见到我们做人道时心的变化、运行,同时他也知道你的梦境的情况。真实层面的、虚妄层面的,佛都一清二楚。所以这是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这里玄奘法师译为“其心流注”,其心流注其实是偏向于从潜意识、心识变异的角度来讲,当然佛也了解梦中的情况的。
【18-16】
罗什: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从这一句话承接上面的经文,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里是偏向于说虚妄层面的心。就是我们凡夫现前认为的心——我的心里难受,我的心里高兴…其实这个不是心,是感受,是念头。因为,上面讲了这个心可以包括真妄两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如来说诸心”,先从真实角度讲,如来说的那个真实的心,圣者见到的那个心,“皆为非心”,不是你凡夫见到的这个心,不是你认为的那个心——概念、念头、感受,不是的,那个都是法尘,只是用我们的语言说它是心。这是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从虚妄层面讲“如来说诸心”,就是讲凡夫认为的那个心“皆为非心”,那个“心”是不存在的,没有那样的“心”,只是用凡夫的语言安立的一个“心”,这样也讲得通,因为内在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从两个角度来讲而已。
【18-17】
罗什: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里有过去、现在、未来,那就一定是凡夫时空境界内的虚妄境界,从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得出来,上面讲的“所有众生若干种心”,乃至于“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这个心是偏向于讲凡夫虚妄境界层面的心。
我们现在了解一下这个三心不可得。过去心,比如说记忆吧,昨天发生的事情,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乃至有些人有宿命通,上辈子、上上辈子发生的事情,他都记得起来,怎么说不可得呢?不是有吗?其实你想出来的,你回忆出来的不是以前的了,是你当下回忆起来,当下的,知道吗?那个以前的早已经变化了,延续变化很多了。所以我们不可能完全重复以前的记忆的。我们经常记错事情,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现在回忆起来的,不是以前的,是你当下回忆出来的,知道吧? 是当下的。那未来呢?未来的心是你想象出来的,对不对?未来还没来,是你想象出来的,当然那个未来的心不可得。现在心呢?我当下的心怎么感受怎么想,这个总有吧?但是佛跟我们讲不可得,为什么?因为这个“现在”是一个假立的一个概念,说“现在”它就已经成为过去了,对不对?“现在”是停不住的。因为时间是刹那刹那刹那在流动的嘛,这是方便讲。所以说这个“现在”是成立不起来的,你一说“现在”就成过去,说“现在”成过去了,这是一方面的说法。所以从这个角度,“过去”、“ 现在”、“未来”其实压根就是我们的一个幻觉。
要是从佛亲自见到的那个心运作的真实情况来讲,其实这个过去、现在、未来也是不可得,因为那个心是在流变的。《解深密经》里面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他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是说圣者见到的那个凡夫心行运作的真实情况,就像江河大海的流水一样地迅猛。那当然不可得呀,它在变异,对不对?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得通,不管是从凡夫心运作的真实层面还是虚妄层面,这个流注心都不可得。
【19-1】
罗什:「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这里佛又开始较量这个功德了,前面已经较量过几次了。最开始是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后来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的生命,后来是以无量无数世界的生命每天布施,一天布施三次,布施了无量劫,那这里又开始要较量功德了。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用凡夫境界再怎么折腾,还是个虚妄境界。 其实说严重一点,如果你不是布施三宝的话,真的是一点功德都没有,完全是让你在轮回当中做梦,越做越有劲。但是如果你布施三宝,为什么会有些功德呢?因为跟三宝结缘了,跟三宝结缘了以后,你就有机会学到佛法,最终从这个轮回当中醒过来,对吧?你布施三宝,在梦中布施,也有跟三宝结缘的这个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一点功德。但是跟受持《金刚经》的这个道理的功德比较,那个功德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金刚经讲的道理,它是可以让我们从这个梦中直接醒过来见真相的。真实的东西跟虚妄的东西其实是没办法对比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到这里,下面的内容以后再学,现在可以提问。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实际上“庄严佛净土”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回向的时候怎么理解这句话?
则金法师:好,请坐!你不要听到佛说“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然后回向的时候就说“我该怎么回向了?”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是吧?你要清楚佛讲法是以二谛的,我们讲了《般若经》是依二谛讲法,一个是世俗谛,一个胜义谛,讲二谛的目的是为了把我们从凡夫世俗的层面引导到圣者证得胜义的层面,就是见真相嘛。那《金刚经》这里讲的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讲胜义谛的,讲彻底的真相。从真相上来讲,没有你凡夫的这一些所谓的庄严,没这回事。但是从世俗谛的角度,从我们修行过程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没有证到真相的时候是需要按照佛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一步一步地去积累资粮的。所以该怎么回向还得怎么回向。不要以胜义谛来否定我们现在的这个修行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好这个立场。我们很多人修行,听到了胜义谛,听到佛讲的法以后,他不自觉地就用佛法来否定这个从世俗到胜义的这个过程,他把它给全部否定掉,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凡夫。有一些人感觉凡夫的习气一时没办法用佛法去彻底解决,他就以这个情况来否定佛法。所以我们凡夫的二边见就会导致出种种的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吧?但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是二边见。凡夫就是二元对立的模式,不是这边就是那边。这是我们的习气,要警觉这个习气,尽量避免把自己引导到一个迷宫里面去。
大家要开动脑筋,特别是刚刚学习这个大乘佛法《般若经》的,一定要多思维。
学员:法师,我有个问题请你解答一下。我们做为凡夫都是虚妄的,都是空的,这是《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的。如果我们以这样的虚妄的心去礼佛,去烧香拜佛,那岂不是适得其反吗?
则金法师:刚刚不是讲过了吗?不能以凡夫的状态,用佛胜义谛的道理来否定凡夫修行过程当中该做的事情,不可以的!就是说佛讲的道理是他亲自证到的真理,那是佛讲的道理。那我们现在的现实,我们是凡夫,我们需要从凡夫的境界不断不断进步修行,达到佛的境界。对于这个过程,你不能说佛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然后就把我们凡夫所有需要的努力全盘给否定掉,这个是不行的,知道吧?那个是过来人讲的话,讲的真理,我们凡夫必须得以真理作为一个目标指导,你才能到达真理,对不对?如果你抓住一个错误的观念、知见,你就永远见不到真理,成不了佛。但是佛告诉你的真理,不是让你来否定凡夫努力的,这个一定要分清楚,它恰恰是指导我们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努力的,教导该怎么修,该怎么积累资粮。所以《金刚经》里面有讲六度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般若的道理指导其他五度。般若为导,五度为盲,没有般若,那五度都是盲修瞎练,所以必须得把般若贯彻到五度里面。还有一个通俗的讲法,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不都是这个意思,对吧?所以不要钻到自己凡夫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里面去理解佛法,这个问题先这样。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我替我儿子提个问题。刚才师父说,我们人不知道以为是眼睛看东西。刚出生的孩子也能看到东西,但是那个时候也没人告诉是眼睛看,这个是什么在看?
则金法师:好,请坐!他这个是狭隘理解了,我们说的肉眼看东西,不是你这一辈子学来的,是你生下来就会看的,对不对?因为你生生世世就认为应该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所以你这一世出生做人,你自然而然不用学就会用眼睛去看东西。就像我们生生世世都认为有我,有我所对的一切法,那我生下来,我自然而然地就认为有我,你不给我吃奶我就要哭,是不是?我抓住的东西,人家抢走了我就要哭,这个都是我,都是有法有我的知见,但是他不会讲,“我”有我有法,不需要讲,因为全是潜意识自动运作的,知道吧?就像电脑程序自动运作一样的。这不是你这辈子学来的,是生生世世累积过来的习惯。所以这个就是叫习气,我们整个身心世界,整个境界全是我们的这种知见观念的习气,显现出来的一个幻相,一个梦境。现在佛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是梦境,没有我没有法。你把这个接受了,然后慢慢按照这个道理去修、去观察、去认证实证,你就能从这个轮回的梦中醒过来,就这么简单的一点道理。有人说很多本能生下来没学就会的,那是以这一生做一个参照系来讲的,讲不通的。佛法不是给你讲这一生的,知道吗?佛法是讲无量劫的轮回,生命是一条河流,叫无始。无始无明,无始就有无明了。你说那个无明有多严重,全部是自动化地运作,是吧?我们生下来有谁教我们喝奶吗?不需要吧。需要谁教我们要求没满足就哭吗?需要吗?不需要教,全是自动化的。程序早已经运行好了,这个问题就这样。还有问题吗?不要怕提问题,怕就是我执在作怪。
学员:阿弥陀佛!师父吉祥!一直对“住”这方面还不理解?比如师父在讲法,前一句说过去了,如果弟子思维这句话,下一句就听不怎么入心了;如果不思维的话会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状态是否是称为是“住”?
则金法师:好,请坐!这个“住”问题说过很多次,“住”啊、“见”啊、“执”啊,这些其实都是凡夫的执着,知道吧?你说我不执着,我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也不去想,就像流水一样的,那个声音过去就过去了,那我算不算住呢?你只要听到了就算住,听到了就已经“住”了,这个道理讲过很多次,就是说我们凡夫之所以有五蕴身心这些境界出来,就是因为背后自动化的运行程序,种子起现行的,那个种子在起现行,你才感知到这些境界的。那个起现行的种子是什么种子?有我有法的无明业种子。
学员:师父,弟子是说思维这句话的时候,下一句的话就听不下去了。
则金法师:这个是学习方法问题,知道吧?你可以不思维,以后去听录音,课后去思维。或者你有疑问你先记住,提出来也可以。但是要是从理上讲,凡夫只要还有五蕴境界现起来,五蕴没空光,没消融,没灭尽,你就是“住”,就是“执”,不要说:我见相我不执着就叫解脱了。从佛告诉我们的道理来讲,不是这样的。你只要见到五蕴境界,你就是已经住了,已经执了。因为这个五蕴境界之所以现出来,背后是有它的原因的,那个原因就是种子起现行了。凡夫五蕴是什么种子起现行呢?就是认为有我有法,他才现出这个五蕴境界来的,也就是说是带有无明的种子。所以见相就是无明,就已经是在无明当中了,就已经是在梦中了。因为你梦境都出来了也不知是做梦,你还说你不在梦中吗?所以这些道理,慢慢消化吧。
当然你说“我见相我不执着”,方便讲,可以讲。什么相我都不执着,我见到了我不执着,我不纠结,你那样训练自己用功夫可以的。就是说,我暂时让自己有一个方便安住的地方,我慢慢和这个五蕴境界保持距离,不去爱取,对不对?阿罗汉就是这样子的,五蕴境界有,但是没有一个我,所以五蕴境界跟我没关系,所以他就可以证到八风吹不动,最后可以入灭尽定,入灭尽定里面休息,可以一直在里面休息八万大劫,他把那个当涅槃嘛。但是佛告诉我们那个不叫真涅槃,那是叫化城,给你休息的,你没有真正见到实相。真正想见真实相、成佛,一定要从灭尽定出来,继续解决五蕴这些所见的一切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员:“愿消三障诸烦恼”,那个“三障”是什么意思?
则金法师:有不同的划分,有业障、所知障、烦恼障,一般是习惯这样讲。业障就是因为我们以前造了种种业,业报会对我们认识真理、修行,产生障碍,所以这个叫业障。还有烦恼障,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就是种种因为邪见而来的,因为无明而来的那个情绪反应让我们身心不得稳定,不得自在,故名烦恼障,也障碍我们修行,障碍我们见真相。所知障就是说对真相所知不足,这个构成的障碍,主要是指这一方面。不是说我知道了,然后我知道的东西对我见真相产生障碍了,不是的,但是有很多人是这样理解的,所以会说“不用想,啥也不用想,就没有所知障”,不去想那不成傻瓜了?你凡夫修行必须得用第六意识去想,如理作意。佛讲得很清楚,学法的步骤: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你怎么能说不想呢?所知障是说你所知道的真理太少,这个障碍了你成佛,障碍了你觉悟。所以要听闻正法,要如理作意,如果知道的道理成了障碍,那佛怎么不讲你们都不要听法,光秃秃地直接成佛吧!哪有这个道理,是不是啊?一般三障是这样子的,所以说“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就是发愿。
学员:平常路上,石头上刻的有莲花,能不能直接踩到莲花上面?
则金法师:这个没关系,它就是一个符号。莲花现在很多是一种装饰的作用,如果莲花上有佛像那就不好,没有刻佛像,那没关系的,踩就踩了。当然也没有人把佛像刻在地上的,一般也不会的,所以莲花没关系的,绕不开就踩一下吧。
学员:朋友家里新房子住进去心里不安,她没有办法给他解决。
则金法师:那没关系的,你帮他念那个洒净的内容,大悲咒啊,洒净的那些内容,念一念,有用的。洒净,它有个仪轨,仪轨里面有一些内容,可以拿来念的,有作用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有大悲咒在里面,念一念,洒一洒,净化一下环境。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回向一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金刚经讲解(共十四讲)
本文标题:
《金刚经》第10讲
本文链接:
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hfqqtx.html
延伸阅读
那年盛夏诗歌
环境监察队工作总结范文
优秀教师学习心得范文
华胥引的读后感300字
《Its red》教学反思范文
农资购销的合同范本
竞选中队委优秀演讲稿
辞金蹈海的成语解释
《世纪宝鼎》公开课教案设计
因为爱你,所以牵挂
今生今世红尘醉——美到
一个90后的内心独白
致已逝去的高中年华
深度阅读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美文阅读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情人节
母亲节
重阳节
清明节
端午节
植树节
元宵节
妇女节
愚人节
圣诞节
父亲节
教师节
儿童节
劳动节
青年节
建军节
万圣节
平安夜
光棍节
中秋节
国庆节
感恩节
腊八节
更多话题
栏目导航
金刚经讲解(共十四讲)
摄影
故事
互联网
读书
旅行
热点阅读
灯
快递
『高级篇』docker之gitlab和jenkins-CICD流
爱情需要仪式感
我与简书有个约定
读书|《活法》: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
感恩日志第八天
“网恋”有毒
左左-ScalersTalk-R4-NCE2-D44-20181
日精进69天
金刚经讲解(共十四讲)
《金刚经》讲解第一讲
《金刚经》讲解第三讲
《金刚经》讲解第4讲
《金刚经》讲解第5讲
《金刚经》讲解第6讲
《金刚经》讲解第7讲
《金刚经》讲解第8讲
《金刚经》讲解第9讲
《金刚经》第10讲
《金刚经》讲解第11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