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偶》在表达什么?
可能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答案
所以我觉得它是作品,堪称经典
关系是什么,
是我们都深陷其中,又好像永远一头雾水的客观存在?
是我们害怕又期待,期待又失望,失望又渴望的永恒纠结?
是我们想摆脱却不断深陷其中的亘古轮回?
我们期待它是秩序的,
可它往往就是混乱的
我们期待它是稳定的,
可它往往就是短暂的
我们期待它是和谐的,
可它往往就是冲突的
……
我们期待它是结局是答案
可往往它才是问题才是开始
我们期待它可期可待,
可它就是无常,无常才是恒常
……
《黑洞》在表达什么?
当华尔兹再次响起,整个舞台黑幕时,我的脑海里仍然想象着那些跳着交谊舞的男女的曼妙身姿……突然舞台亮了,灯光打到每一个角落……空的,空空如也
你的头脑会说谎,会骗你!
在关系里,比混乱、比无常更可怕的是——黑洞
黑洞是什么,是看不见,或是看不见却假装能看见
所以两个作品连贯起来给我一个触动——仪式感是用来干什么的
对,就是仪式感!
仪式感其实是一种“边界感”的外显化。边界感:也就是我们对自己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的其他个体或集体而存在的独立个体的意识
它不一定需要具体去做些什么,也不没有固定的形式
它其实是一种最大可能的去看见、去清晰
去看见的起点,它的终点
去清晰你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心如死灰的那一瞬间……
以至于,去看见去清晰自己,
你的每一个当下,每个时间点和空间点,每个时空下的自己
你的胳膊能够伸到多长,你的嘴巴能够张到多大,
清晰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次呼吸和心跳·····
如果不呢?
没有仪式感的人生会如何?
没有边界,看不清边界,分不清起止,分不清你我,看不见当下,就是混乱,或者更进一步像《黑洞》里的呈现,是冷漠,是忽视,是一方声嘶力竭一方无动于衷,是不断被吞噬,直到消失
我们害怕的不是关系,是关系里无常
我们害怕的不是关系,是关系里的混乱
我们害怕的不是关系,是关系里的黑洞
我们都需要——关系
我们更需要——被看见
看到一句经典的评论:仪式感就是儒家的“礼”的实质,礼是认识仁的方式。
以前看不懂儒家,甚至觉得太迂腐,越来越明白,为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
关系性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和所有任何其他动物不同的点
但恰恰,动物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和动物共同的点
也就是说白了,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当成“人(仁)”看,才是个人,什么是“仁”,处在关系里的人,而“偶”是关系成立最小的基数。
儒家就是教人如何在“关系”里更好的做人,而不是动物。
仁义礼智信,不是表面化的教条形式,而是让我们更好的面对迎接“生老病死,怨增会,爱别离,求不得”……前两年参加家排工作坊比较多,最后几乎发现一个规律:所有的议题似乎最终都逃不出生死离合,很多的纠结、困境就在于缺少一个告别,一个仪式。告别是什么,仪式是什么,还是为了看清边界。
仪式感,是我们见面时会说你好会握手,分开时会说再见会拥抱,是我们感谢时会说谢谢,道歉时会说对不起……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东西,但我们常常就不会跟家人说,不会跟恋人说,不会跟逝去的挚爱说……总之就是所有关系里,与我们越亲密的,影响我们越多的,越欠缺乏仪式感……那更深一层去挖掘的话——为什么越亲密,越没有仪式感存在,因为模糊了边界,或者说因为我们太需要关系、太需要亲密,我们“以为”亲密就是不分你我,而恰恰这是一切无常、混乱、黑洞的开始,所有的不被看见,首先是自己没看见。
所以关系本身不是无常、混乱、黑洞的原因,不是问题的制造者,人才是,我才是,我是一切的原因。
说回作品本身,我就是太喜欢了!尤其是《纸偶》的表达方式:
“‘他’给我一个盒子,是这样这样这样的,从这里放到这里……我不要……他让我把头装进去……我不要,我不要……‘她’给我一个盒子,这样这样这样的……‘它’给我一个盒子,是这样这样这样的……扎进我心里,变成一个圆的……整个作品有一个暗线,舞者嘴里经常念念有词,很多时候像在骂战,只有这段听明白了,不过我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象进去,这似乎就是我们的日常,我们一直在争在吵在哭诉着,总之就是怪他怪她怪它,怪关系,怪和我们有关的一切,总之,我就是很受伤我很生气我很委屈我很抓狂……那你呢,看见自己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