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3:孩子变成这样的“空中飞人”,也是我们教育的“伟大成绩”。我们从来都是侧重于让孩子记住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却没有创造情境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是我们把他们送上云端的。为什么孩子这样糊涂?因为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就不是明白人。
案例44:读书不光为了升学读书,读书可以使人生活充实,读书可以增加幸福感,读书本身有超出功利的乐趣,升学只是读书的目的之一,绝非全部,如果孩子们从小受到这样的真心实意的教育,则厌学的学生肯定比现在少得多。
因为任何行业总需要一定的知识,只要学生有点想法,就可以引导他们学一些。还有一个问题是:你不学习,又必须来学校耗着,这岂不很难受?想个什么办法能提高眼前的生活质量呢?
案例45:很多纪律问题是人为制造的;纪律是结果,不只是原因。
如果学校烦琐的纪律评分不取消,老师们很难办。所以当务之急是摘下校长先生们有色的“纪律眼镜”。
案例46:英国有一首民谣将“蝴蝶效应”说得很形象: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教育必须有重点,对学生的问题,必须区分对待。有的严管,有的宽管,有的不管,不管是为了更好的管。
对“校园无小事”这句话,如果做死心眼的理解,是非常有害的。正是这种观点导致如今的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是这种观点导致教师成了“见错就管”的“事儿妈”,因而遭到学生的厌恶。哲学常识告诉我们,大事和小事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如果校园里没有小事,那岂不等于说校园里也没有大事了吗?
案例47:都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就要求主持者有神圣的动机,至少也要有相对纯洁的动机;神圣的事业还要求教师的心灵较少被污染,少一点眼前利益的考虑,少一点封建等级观念。
在学校必须学一些高于社会平均值的东西(甚至是某种“脱离实际”的东西),才能使未来的社会比现在更文明。如此,教师就应该不断绿化自己的心灵。绿化的办法就是反思。
处于同样境遇的人之间是最容易沟通的。我们成年人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对待孩子—只要你能放下“教育者”的架子。
大批的校长和老师每日端着架子活着。累得浑身骨头痛,仍不肯把架子放下来。他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架子为本,为一张脸而活着,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和学生平等沟通的渠道。人与人可以沟通,人与架子是无法沟通的。
案例48:杀鸡儆猴能不能起作用,关键在客观事实。如果客观事实中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推动人们走向“加负”,你就是再多杀几只“鸡”,减负也减不下来。要真想减负,眼睛不能光盯着“猴子”,否则“猴子”就成了替罪羊。
你可以用高压手段迫使孩子写作业,这很威风,但是你没有办法迫使孩子爱学习;你可以镇压“罢工”,但是你没有办法防止“消极怠工”。
案例49:虽然教育也难免需要利用某些恐惧因素,但是把教育大厦建立在“恐惧”心理的基础上,实在是教育者的耻辱!学生因为恐惧而不得不学习,这是最低级的学习心态;单靠这种恐惧来使学生不得不拼命做练习册,则是最没有水平的教师,哪怕他得过一大摞“优秀教师”的奖状。
案例50: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这两条把家长变成了孩子的“奴隶”和“使唤丫头”。家长处处讨好孩子,失去了家长的基本权威,以致孩子瞧不起家长了。
家长只要不当“家奴”,孩子是不会蔑视他们的;家长只要不当“工头”,孩子是不会仇恨他们的。而教师只要不抱住老“经典”不放,办法总会有的,效果也会有的。
案例51:发言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轻易不说话的人开口石破天惊,这种人可能是很厉害的。
教师应该有本领通过不同层次的提问,把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调动起来。问题提得好,学生自然想说。如果教师没有这本事,问题提的没意思,就不要埋怨学生不发言。
学生课堂的发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解答式”,是一类是“质疑式”的。“解答式”的发言相当于口试,老师出题,学生答对了,于是老师接着往下讲。这种发言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是被动的。“质疑式”的发言价值更大一些,因为这是学生自主发出的疑问,对教师不但有启发性,有时还有挑战性。
对学生的课上发言,问也好,答也好,关键是看其“含金量”,有独立思考的发言就是好的,缺乏独立思考的发言就用处不大。
案例52:“一刀切”的优点:能营造气氛;节约资源;防止其懒惰。
少搞点“一刀切”,确实需要切的时候,允许大同小异,我想这样比较好。而且要随时准备着,有条件就尽可能多搞点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不过那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
案例53:学生对大组评比已经产生了“抗药性”,教师不考虑调整药方,却采取了“加大量剂”的措施。结果出状况了。家长投诉,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有必然性,你螺丝越拧越紧,总有一天会断的。
教育,本质上与评比没有多大关系,评比只能助长表演,所以评比还是少点好。没听说孔子搞过评比,莫非他不懂得“激励”学生?当然,鉴于现在班级制的实际,评比也可以有一点。
案例54:如何增加小组的凝聚力?最好的办法是搞活动。
小组活动则更侧重过程,像游戏,输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得到快乐。
案例55:怎样家访?基本原则是少说多听,千万不要发议论,不要乘机告状,也不要违心地夸奖孩子,更不可教训家长,或给家长布置任务;正相反,要多问问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特别需要照顾的地方。这种家访的中心任务不是宣教,而是调查。
别人搞假家访,我搞真的,但是我不宣扬,我也不想出风头,我悄悄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这就行了。现在“聪明人”有很多,然而干事业需要的却是“傻子”。
如果你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你永远也不明白教育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寄希望于不甘心欺骗自我的教师们,但愿这种老师的数量逐渐增加。
案例56:学生面临考试负担过重,“掰不开镊子”等问题时,这个“皮球”,应该首先踢给领导。
案例57: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面对分班的消息,既要保护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又不能助长“狭隘的爱班主义”;既要尊重学生的感情,又要引导学生保持理智的开放心态。这个分寸是不大好掌握的。叫做“开放的爱班主义。”
案例58:教师与学生应该相互尊重,当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协商,教师必须向摩西老师这样,随时准备作出不失原则的让步。但是,在确实需要教师拍板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拍板,这未必属于不民主。
案例59:在没收学生物品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小心,避免滥用权力和实行人治,我们在这两方面都是有不良传统的。
案例60:有一句名言说:“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只要一个人缺乏反思自我的习惯和能力,他就走上了不断生气的不归路。许多老师都是这样,不想改变自己,却幻想一拨一拨的学生都顺自己的心,结果迎面而来的只能是一连串的失败、吃惊、愤怒、沮丧、寒心、委屈,甚至绝望。
案例61:我喜欢这样被学生“开除“,要说我管理班级有什么秘籍,我想不外乎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放手时就放手。我只不过给了他们一份信任,一个舞台,必要的时候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因为,雄鹰,终究属于蓝天!如果你也是班主任,希望你也和我一样经常被学生“开除”!
班主任应当是“帅才”。放手让学生“自治”,这才是教育管理的正确方向,也是校长、教师脱离苦海的“方舟”。
松一条绳索,教师得一份自由,学生得一次锻炼。
感悟:
王晓春老师的第三部分主要讲解班级管理问题,不仅指出了老师们做法的利与弊,还对具体事件和做法进行了剖析。让我们一线教师可以透过教育看教育,不再那么迷茫、那么无奈、那么无助,而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解决教育问题,解决方法但又那么符合实际、接地气,让我们找到了解决同样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我们普通教师上课总会遇到“油盐不进”的学生,杀鸡儆猴竟然不起作用,第一次遭遇家长投诉,学生上课公然顶撞老师,没收学生物品…各种班级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以先用班规解决,实在不行就惩罚,再不起作用就要请家长、送到学校管理处,貌似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平时使用的办法,好像公式一样套用,总有使用正确的时候。如果发现公式不能用,我们又该埋怨学生,埋怨社会,埋怨学校…
我们平时搞教研活动,实际上就是吐槽大会,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在于教研组长能力有限,不知道该研究什么问题,怎么研究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课题,这些都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反思的,一味地搞形式主义,不能有效地提高教研水平,不仅是我们教研组长的责任,也是学校领导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