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簃斋摭录三则(47)

作者: 观巢居笔记一一杨府的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8-08 07:17 被阅读87次

阙簃斋摭录三则(47)

杨府

1,孙楷弟藏书万卷,且多有批校。原居北大镜春园,“文革”时令搬离,未几,复下放干校。藏书无存处,家人遂贱售于中国书店。及返城,欲赎回。而书店索价甚巨,力不能致;乃去函总理办,书店闻之,不待批复至,急拆售其书。孙为之痛心疾首。终前,已弗能言,文研所所长刘再复往探,握刘手,在其手心写一“书”字,以表其终身恨事也。甚可悲哉。然当日此类遭际固甚多,孙氏之痛,亦知识分子之痛也。

2,方豪其治学也,特色显矣,即取题随诸所处之境而更易,谓之“近身之学”。其弟子章群曰:“先生治史,则自近身始。身为教士,则治教士来华传教史;身在台湾,则治台湾史;先生数世居杭,余敢必言,先生治宋史,自南宋临安始。循此三途,遂造绝峰。”随遇而安,取材本地,以寄情怀,不亦为治学之途欤?

方氏迁台,治学遂转至宋史及台湾史。于前者,有通论性《宋史》,而以宋代佛教史成就尤高;于后者,则在早期台湾史料之挖掘及整理方面,用力最多,尤对台湾商业史上“郊”(同业工会)之系列研究,乃是拓荒者,称为孤学,亦不为过。惜于中外交通史渐无以为继,方氏亦有“斯学反觉寂寞,每念故人,不胜欷歔”之叹。

3,蒋百里欧游考察归,服膺其文艺复兴精神,遂著《欧洲文艺复兴史》五万余言鼓吹之。约梁启超序之。梁评此书乃“极有价值之作,述而有创作精神”。下笔即不能自持,洋洋洒洒亦五万余言,与原书字等。因自觉天下固无此序体也,遂另为短序而代之。长序乃以《清代学术概论》之名出版,复请百里为序。宇中传为佳话。

阙簃斋摭录三则(47)

相关文章

  • 阙簃斋摭录三则(47)

    阙簃斋摭录三则(47) 杨府 1,孙楷弟藏书万卷,且多有批校。原居北大镜春园,“文革”时令搬离,未几,复下放干校。...

  • 阙簃斋摭录三则

    夏历 农历亦称夏历,为有夏所创之历法也。夏以正月为岁首,迥于其后之殷商、周、秦。殷商以十二月、周以十一月、秦以十月...

  • 阙簃斋摭录五则(39)

    阙簃斋摭录五则(39) 杨府 1,傅抱石乃画坛奇才,于绘画、篆刻、史论研究皆造诣颇深。尤以山水、人物见长,其山水激...

  • 阙簃斋摭录四则(41)

    阙簃斋摭录四则(41) 杨府 1,某次,众青年齐聚老舍家,请教写诗技法。老舍曰:“吾弗能为也,瞎凑而已。”或提议,...

  • 阙簃斋摭录四则(55)

    阙簃斋摭录四则(55) 杨府 1,“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此民谣广播于众口,传之甚远,民间以此喻事物之...

  • 阙簃斋摭录三则(51)

    阙簃斋摭录三则(51) 杨府 1,弘一法师皈依,一心向佛,谢绝俗缘,尤不喜接交官场中人。民国十四年(1925年),...

  • 阙簃斋摭录五则(24)

    阙簃斋摭录五则(24) 杨府 1,主席尝问郭沫若,当世书法,何人最好?请略序以名次。郭谨诺,曰:“第一,林散之是也...

  • 阙簃斋摭录三则(57)

    阙簃斋摭录三则(57) 杨府 1,陆沉之际,张国焘先至台,后去港。十余年后又移居加拿大。晚年以写回忆录为生,多谤言...

  • 阙簃斋摭录三则(21)

    阙簃斋摭录三则(21) 杨府 1,启功为人题字,不虞钤印时颠倒矣。观者惋惜,而请托者又未敢唐突再之,唯劝慰耳!曰:...

  • 阙簃斋摭录四则(22)

    阙簃斋摭录四则(22) 杨府 1,毛泽东嗜茶及烟,尤精于品茶,终身不曾移也。尝写有“饮茶粤海未能忘”之咏茶名句。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阙簃斋摭录三则(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xt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