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感红楼(一)

作者: 情聆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00:14 被阅读0次

个人最爱是宝钗

这些天都在看《红楼梦》,这还是初中的时候在地摊上淘的,我买的是绣像全本的,后面又买了这个系列的一本《三国演义》,这两本都在初中的时候看过,但是当时实话是看不懂,只是看了个热闹。但这次看《红楼梦》,也是囫囵吞枣式的瞎看。(毕竟大师都要研究一辈子的书,一次看透是不可能的)

我想但凡是提到《红楼梦》大家第一印象都是贾宝玉林黛玉,大家似乎都对他们的爱情感到惋惜,对林妹妹和宝玉都是正面印象,而对于薛宝钗,我想应该有人和我有类似的情况——小学的时候听老师讲《红楼梦》,都觉得林妹妹是个天仙,贾宝玉是“举世皆浊我独清”式的人物,说到王熙凤就是心狠手辣,而谈到薛宝钗,我记得很清楚我们老师说的是她是个封建社会的传统女人,没有灵气,而且城府极深,是个恪守成规的人,没看之前我都是这样觉得的。

可是,《红楼梦》看到现在,我个人反而最爱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而是人间浑然成的宝姐姐。这也跟性格有关的,因为我是个偏实用主义的人。个性要有,物质也要有。

我读出来的薛宝钗并不是我小时候老师说的那样,她也是有个性的,只是和“宝黛”二人的个性不同。这点可以从她和黛玉的诗文中就可看出。书中李纨对她们两个的诗文评价我觉得是最恰当的了——林黛玉的诗文风流别致,薛宝钗的诗文则是含蓄浑厚。简单来说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我们不能说杜甫的诗太实了李白的诗有个性,有自由人格,李白就比杜甫好!诗仙和诗圣从来就不具有可比性。我认为这都是两个维度的。

仔细想想,薛宝钗如果穿越到了现代,也是能有成就的。且不论她的文学层次,就是她的为人处世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望尘莫及的。薛宝钗她实际上不仅有文学之才,更有管理处世之能。管理方面书中写王熙凤生病不能管理家时,是探春接手的,探春自然是做的很好,王熙凤都是赞叹不已的,但她同时也指出薛宝钗也是有能力的,只是太会藏了。后面探春刚接手时,是薛宝钗协同管理的。这是有实际证明的。至于为人处世,薛宝钗和林黛玉一样都是“外戚”了,所以林黛玉老是觉得寄人篱下,只是伤心。而薛宝钗却没有,她既不像林黛玉那样徒自感伤,也不同史湘云那样的“傻呵呵”的活着(这里并没有褒贬,实际上个人觉得史湘云也是很可爱的。)而是时刻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不得罪任何人。跟谁都和平相处,但她同时也是有真心待人的,比如湘云、香菱、黛玉。跟王熙凤自然是客客气气的,但始终也和对黛玉她们有差别的。

所以王熙凤对林黛玉是不便惹,本来就个“病西施”,要是刺激下闹大了就不好收场。但对于薛宝钗却是有些忌惮的。我也一直认为你有城府有心机不是坏事,关键是你的心有没有坏!就好比武侠小说中说的——武功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比如《笑傲江湖》中吸星大法任我行和令狐冲都会,但一个入魔,一个快活。我们在生活中自然是不能做坏人的,但也不要做圣人!坏人做不得,圣人做不了!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确实是由心机有城府的。但那是用来保护自己的,这难道有错?当然,她确实有不及黛玉的一面,也就是个性和自由的高度。我想从她们对待宝玉读书这件事上是一目了然的。宝钗是劝学的,黛玉是和宝玉一样都认为没啥好学的。从历史的大层面来看那自然是黛玉和宝玉是我们所推崇的。但是从小的层面来说宝钗也没有错——爱情是要有的,个性是要有的,自由也是要有的,但有吃有穿更是要有的。后面四十回写黛玉和宝玉学八股,这是很多人都不同意的,都觉得大大拉低了红楼梦的水平。我现在也是觉得后四十回没有前面的好,而且给我一个明显感觉是后四十回有点在卖弄才华,就好比《镜花缘》一样。而且后面感觉不仅拉低了“宝黛”二人的境界,薛宝钗的形象也被拉低了,比如对于她那个骄横跋扈无理取闹的嫂子,居然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任凭她闹。试想这是一个连“破落户”都忌惮的人,管理能力,心智都是一流的人怎么会对这个嫂子听之任之呢?

后记

本来不想再写了,前面写到了小学老师讲的薛宝钗形象对我的影响,因为现在我也在教小学,所以我对很多东西都会说完补上一句“我觉得,这只代表老师个人的观点”。而且我也经常李白和杜甫的例子,我常跟他们说“你喜欢李白,她他喜欢杜甫谁错了,都没错,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就是你,不是别人,那你跟别人不一样那能说你们谁错了吗?那我喜欢苏轼你打我一顿…”之类的话,我想,这样应该没错,至少能更有些自己的想法!

                                                              聆雨

                                                    2020.03.22

相关文章

  • 囫感红楼(一)

    个人最爱是宝钗 这些天都在看《红楼梦》,这还是初中的时候在地摊上淘的,我买的是绣像全本的,后面又买了这个系列的一本...

  • 《湘行散记》囫感

    囫感,也就是胡感罢了,大多数人看到这个囫字自然会想到成语“囫囵吞枣”,而我的囫感也就是这个意思。自创这个词,并不是...

  • 囫感《呐喊》

    从小学开始,我就接触到了鲁迅的文章,记得第一篇应该是《少年闰土》,然后便是《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等。...

  • 囫感《局外人》

    一个正在被审判的犯人,律师和朋友都在为他担心辩护。而他却完全没有想怎么应对这一切,反而在这场审判中想很多与这个案子...

  • 囫感《红楼梦》(二)胡议后四十回

    我:同学们,四大名著中你们可以看看除《红楼梦》外的其他三本。因为《红楼梦》你们现在几乎看不懂。 学生:老师你就是看...

  • 小说《桃园还生记》

    第二章 囫盈河畔 “囫西西”看着柳娘和那几个小姐姐,手忙脚乱的打扫地下散落的蛋糕和摔伤的血迹。 “囫西西”是个...

  • 囫感《给教师的建议》

    教资笔试又要开始了,作为即将要走向教师岗位的老师来说提前给自己充充电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根据我丰富的备考知识,我选择...

  • 。囫圇

    吞棗。 從12年初到現在 路過莫愁湖好多次 在過去的兩個南京的夏天里從沒想過走進去 騎著車子到MangoSix 拿...

  • 注意这些字的意思

    塬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塬地(塬上的耕地)。囫〔囫囵〕整个的、完全不缺,如“囫囫...

  • 囫感《飘》:乱世中的真情

    今天上午和奶奶一起看了孙俪主演的《那年花开月正圆》,一开始看只是为了陪奶奶,看着看着,感觉女主角周莹和《飘》中的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囫感红楼(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zb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