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钻公会谷穗文刊原创联盟
读066 || 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成为作家》读记

读066 || 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成为作家》读记

作者: 已申请销号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07:46 被阅读77次

    周末,《成为作家》第十章。

    日更第419日。

    这一章的开篇,布兰德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习惯的盲区——真正的天才始终都能保持盎然的兴趣和生动的记忆,就像一个敏感的孩子,看到不断扩展的新世界一样

    当然,布兰德所谓的盲区,是要把这句话反过来看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没办法做到真正的孩子,我们当中的太多太多的人,很容易被俗物缠身,把注意力消耗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所以对周围的世界视而不见。

    就是因为这份视而不见,才使我们对日常的生活无能为力,感到单调乏味,这才是成为作家路上最大的危险。

    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一位父亲让自己的女儿,每天感恩四个对象,也就是要女儿选择身边的人或者物,去说谢谢。

    如果我们也能够这样,每天对身边的人或者物说感谢,那么我们的心就会时时刻刻像孩子一样,看着身边的这个环境,这个世界,就不会变得麻木乏味。

    怎么样对抗这个习惯的盲区呢?

    2

    布兰德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重复。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作者好像只有一个故事可讲。

    想想看吧,那些人物在不同的书中,有不同的名字,他们可以放置在不同的场景之中,结局幸福或者不幸——这样的处理,我们每一次都感到像在读一本新书一样。

    英国最著名的女作家劳伦斯,他笔下的男主人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话一直带着她家乡的口音;美国女作家凯瑟琳·诺里斯笔下的男主人公,总是出生于造船世家……

    这就是一种素材的重复使用,他对于我们的情感价值极有诱惑,诱惑到每个人都不能抗拒。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这种一用再用的重复性的素材,用得恰到好处呢?

    3

    美国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亨利·詹姆斯有一句话说:“尽量不要错过任何事。”

    布兰德告诉我们说:每天抽出半小时,让自己返回到五岁孩子的状态,睁大眼睛,充满兴趣地打量这个世界。

    我的身边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让孩子去观察一片树叶,一步一个问题一步一个问题,孩子们最终跑了六趟,才把这片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

    为什么要说出这样一个例子呢?

    孩子一遍一遍,一遍一遍去观察那些树叶,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问题,全新的问题,使他有了一种睁大眼睛的意识,才能够把老师问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让我们记住,当你有心去寻找素材的时候,就要让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睁大眼睛去发现。

    4

    去自己熟悉的大街上,做一个陌生人,这似乎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那么我们提醒一下自己:每一次走在大街上,给自己15分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你要专心致志地描述看到的每一件事和每一样东西。

    看完了这些之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面的人身上,努力去想一下这个人背后的一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

    这样做,其实就是锻炼你的反应能力,试着脱离常规的眼光,看看自己的家,朋友学校或者办公室,然后尝试着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如果你真的想写作,那么这些简单易行的练习都是大有好处的。

    5

    如果你已经学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观察自己存身的这个世界,并且已经开始不断记录你每天所观察到的这个世界,那么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新的素材,都会激活头脑中不易觉察的记忆。

    真正的天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是一个原因。

    ——布兰德总结的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够拿来为我们所用,都能够再次被我们用灵魂,用思想激活,这样,自己就不会陷入漠不关心和单调乏味的状态,写作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争相跳跃于你的笔下。

    到这个时候,你还会担心你现在的素材找到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066 || 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成为作家》读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bw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