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很偶然地在朋友圈里发了自己的当日计划:去拜访两个朋友,写一个规划方案。
又似乎很自然地在次日做了一个回顾:
昨天去拜访了两位朋友。走在文艺路上的时候,对地面的起伏格外有感觉。这条古玩街小时候常来,因为周围就是公园,我和同学们常在公园里打扑克。想想那时候尽管喜欢读《穆斯林葬礼》等写到古玩街的书,但是对身边的这些古玩街竟然完全没感觉,那么多年都没去过。

我的到来完全给了朋友一份惊喜。这样的地方虽说很好打发时间,可是喝点热水去趟厕所不容易。经常需要忍着口渴憋着尿地守在位置上。我来得恰是时候。
中午被需要规划方案的人催促,匆匆赶回书桌前。仔细了解,项目地点竟然是一个古玩城。尽管我不喜欢那个位置和格局。可是写到这个内容的时候,竟然颇有和政府意图相符合就可以盘活它的灵感,而且还能给故乡的土地上增厚一份文化。可是如果按照案主现在的逻辑去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投入,感觉要白搭功夫。我努力提出异议,却有一种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感觉。似乎他们也不想听什么对这个地方的建议,而只是想自己能用这个地点做点什么而已。
这个世界大概也是如此吧。疫情后振兴经济,国家提供地方政府专项债,一下子说给钱,竟然有点意外似的。临时起意去申报,也是一种慌不择路。
做一个产业园,有天时还要看地利。金主是必要的,但是策划者是否也不可或缺呢?还有执行者。这三者能量不能平衡,多好的天时地利都是白扯。
晚上跟了一段朋友直播课。然后去拜访另一个做养生馆的朋友。她那里竟然来了一位对古币很有研究的朋友。我们津津有味地听他讲到很多古钱币的历史故事。
这一天的三段时间竟然都或远或近地和古玩相关。感觉今天活在三段平行的时空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