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四

作者: 承渡5000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09:28 被阅读3次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紫禁城是前朝后寝,以乾清门广场做分界线。

前朝是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五组宫殿建筑群,比较疏阔。从三大殿的改名能看得出来清朝入关之后的统治还是希望注重文治和人才的大策略。

太和殿前广场三万多平方米,可以举行大型活动,这是办公的地方。乾清门广场后边就是寝宫区,中路也是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边是御花园,两侧是东西六宫。

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住在养心殿,皇帝平时也在养心殿办公。雍正说乾清宫是他父皇住了60年的地方,他看见里面的一草一木就能想起他父皇,不忍心搬进去,所以就住在养心殿了。养心殿离大臣办公的地方也近,也方便雍正这个超级劳模办公。

1729年,雍正皇帝因西北用兵军情紧急,设立了军机处。所谓军国大事,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机处有一个规定,不奉圣旨,擅入者斩。军机大臣位当前进宰相,军机处的设立,使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亦使中国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清史研究专家杨珍说:“雍正帝在位仅有13年,然而他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到阻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

这一为期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雍正帝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作用,无可或缺。如果从在位时间相对短暂,但建树之多,政绩之大并不亚于其他历史名君这一角度审视,雍正帝当属更为不易。”

雍正的勤奋,应该说是清朝所有皇帝之最了。

1735年雍正驾崩,四十五岁继位,在位十三年。继位的是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和最有福气的皇帝。

清朝的国运,乾隆时要算极盛,而衰机亦伏于此。

我做不到尽善尽美,接受您宝贵意见后或许可以!!!

相关文章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四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紫禁城是前朝后寝,以乾清门广场做分界线。 前朝是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五组宫殿建筑群...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六

    周更/两篇 清中叶的内乱,起于乾隆末年。 康乾盛世以来,人口迅速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然而政府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土...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二

    作者:三思 周更/二篇 1661年康熙继位的时候,实际上的大权是在四个辅政大臣手中,四大臣中尤是鳌拜最为张扬,他当...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三

    作者:三思 周更/二篇 康熙晚年时候,九子夺嫡,波谲云诡。 1722年,康熙驾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五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中国疆域达到鼎盛,面积大概有1300万平方公里,直到近代民国时,...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八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历来,对中原王朝、北京的威胁都是来自蒙古高原。所以修建一个长城挡着!海上防御是中原王朝从未...

  • 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一

    作者:三思 满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16年 这一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各部,自称大汗,建立金国(...

  • 通史笔记之清朝篇·七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大清国不屑于同那些被认为是小马仔的西方国家有任何的经济瓜葛。西方资本主义势头越来越猛,清王...

  • 通史笔记之清朝篇·九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使列强看穿了纸老虎的清王朝。 而在中国广东,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广东人...

  • 通史笔记之清朝篇·十

    作者:三思 周更/两篇 洪秀全起事称天王之后,逐渐把大事都交于东王杨秀清,慢慢地杨秀清便专权起来。 没过多久,内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史笔记之清朝上篇·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f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