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有一年春天,父亲早早吃了中午饭,步行二十里,到农科所买了一头猪娃背回来。
这头猪是父亲相中的类型,嘴齐毛短,油光发亮,虎头虎脑。妈妈也认为胎像不错,能长成大个头的猪,到年底就能出栏,卖一笔钱,接着连夸不迭。那时的农村,没有别的生钱门路,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靠他们赚点现钱花。自然我家也每年必养一头猪,一般情况下,用时一年,就可长大出栏。
父亲把猪背回后没几天,母亲就开始抱怨猪吃食不好。倒进猪槽猪食,有时吃几口,有时闻一闻,拱几拱一口不尝就走开了,莫非有病?
父亲就又不辞劳苦地跑到农科所去问情况,结果农科所工作人员说,我们是把玉米用水泡软了喂,它吃习惯了玉米,一时适应不了你们的喂法,你回去后可慢慢改变它的吃食习惯。
没奈何,只能耐心地等它改变习惯。由于还是猪娃,母亲也没把它放进猪圈,让它在院子里随便跑。每天吃一点是一点,不吃也没法,反正猪槽里预备好猪食后就家中无人,上学的上学,去地的去地了。
又过了月余,这头猪,还是吃食不好,并没有比刚卖回时大多少,但也活蹦乱跳,没有一点生病的迹象。母亲仔细观察后,发现了原因。原来,这头猪不吃猪食,却特喜欢钻进鸡舍吃鸡屎,每天人都走后,它就钻进鸡舍内大饱口福了。据兽医讲,鸡粪里有虫卵,又属热性食物,猪长期这样吃,肚里生虫,还不长个长肉。一直到秋天过后,这猪才只长到三四十斤重,按平时的一般情况,这猪该长到百来斤或更重。
怎么办?
母亲建议到下次赶会时卖了算了,今年不养了。于是父亲就推着小车到庙会去卖猪。不成想,由于这猪卖相好,上会没多久,就出手了,价钱还很理想。
过年后,母亲又说,不养猪,花销怎么解决,还是得去卖头大点的半成猪来养,到秋后或年末就能出栏。
父亲就又推车上会了。他在猪市场转悠了老半天,终于相中了一头猪,有五六十斤,轻重合适,更要紧的是这头猪胎象好,嘴齐毛短,油光发亮,虎头虎脑的,很符合他相猪的原则。于是不再犹豫,讲好价钱后,就卖下了。
回家后,母亲端详了猪半晌,说:“你不会是把我们上年卖的猪又买回了吧?”父亲说:“哪有这么巧的事。”母亲就让父亲把猪从车上卸下放开,只见这猪左扭扭,右转转,嘴不离地地来回嗅闻着,最后直奔鸡舍而去。这回可以肯定无疑地说,是去年那头猪又荣归故里了。
母亲气不打一处来,叨叨不休,父亲只得自认晦气,怨自己眼拙。本想再去会上卖掉,还是母亲当即立断,说自己养吧,别再祸害别人了。
这次为防止它积习难改,再吃鸡屎,直接放到了猪圈里。没想到,这猪一年不见,没长肉没长身,却又长了新能耐,它在猪圈里练起了跨栏。父亲见它越栏一次就加高一层猪圈,最后猪栏都快一人高了,它还是照跨不误。有一次,家里没人它竟跑进厨房,把一个新风厢也弄坏了。母亲拿起一棍子,满院子迫着打,最后直打得它跌跌撞撞,歪歪扭扭走不好路才作罢。我们都心想这回要消停一阵了。可是没几天,它又上窜下跳,一点也不知收敛,依然如故了。
最后父亲拿出了绝招,像对待重刑犯上脚镣手铐那样,用绳子绑住它的前后腿,这才彻底治服它。
当年底,我和父亲用车拉着它上了食品站,前后两年的饲养只重一百四十斤,刚够出栏的格,由于个头小,只评了个三等,是所有成品猪中品级最低的,每斤肆毛陆分钱。即使如此,我和父亲也在算帐后到饭店痛痛快快吃了一顿汤面条加油条,以示庆贺。
这头猪前前后后,养了两年,由于它的特别嗜好,居然比一般猪多活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