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09年之后的家乐福就像一只困于锅中的青蛙,浸泡在“先驱者红利”祸水的加热嚣张。一日,当它不得不从麻木的昏睡中觉醒时,距离被煮熟毕命仅一线之隔。
昨天,苏宁宣布将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最大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1.退场不是选项,是必然
早入市、早成名,就能安心的放任自流,不与时俱进还想靠吃老本接着成功吗?当然不行,反正在新零售的背景下就不灵。
同为老牌连锁巨头的两家零售企业,家乐福和沃尔玛,就是很好的反例。
家乐福比沃尔玛早成立几年,早早地打入零售圈 ,在江湖上闯荡。
法国家乐福曾是全球排名第二大零售商,也是曾经启蒙国人逛超市大卖场的著名洋超市品牌,而沃尔玛呢,已经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
一开始,两家企业的差距并不大,可是就在近几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家乐福还是那个家乐福,沃尔玛却不是那个沃尔玛了,开始直线超车。最后谁的实力更强,谁在江湖地位更牛?是晚出道的沃尔玛。
家乐福始终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在《2018年度全球零售商力量报告》中根据全球各大零售商公开数据统计出来的排名却显示家乐福已降至了第九,沃尔玛却已经成了第一,且在全球15个国家拥有超过8000家店,是名副其实的零售业巨头。
很奇怪是不是?早出道的家乐福,怎么稀里糊涂地被超过的呢?
一句话概括之,这个陷入中年危机的巨头,过度求稳,没狠劲,没视野。
如果说连锁经营是曾经零售行业中最成功的的商业模式,那么2017年以后的市场正在告诉你:最后决定你死活的,是创新与速度。
早期做零售业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稳扎稳打,比如坐等先行试水企业的好坏,间接了解新模式的效果,这样的后行虽然有助于降低因新模式效果不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但他们也往往面临另一个问题:若是新模式市场反响良好则会落后掉队,想要追赶超越对手或许就会愈发困难,不免为时已晚。
家乐福就是这样。比如从一开始家乐福采取的就是供应商直送模式,这挺好,可以在初期节约大量配送和库存的费用,可是当它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且消费者们对送货度速度要求越来越多的今天,还采用一种慢半拍的做法,就显得眼界窄了。就是这种慢条斯理的节奏让其逐渐丧失了先天优势,久而久之被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赶超。比如当沃尔玛已经在国内拥有几十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时候,家乐福跟风才建了有数的几个物流中心;在2013年电商不断崛起且不断冲击着线下实体店的时候,家乐福晚了一年才上线了“家乐福网上商城”,且在过度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家乐福并未积极开展线上业务,最终导致此电商业务沦为了鸡肋,恶性循环,家乐福线上商城的试水失败,导致其在当今新零售的浪潮下,线上线下联运的策略也难有结果。
2.不得不贱卖
这么多年来,家乐福从来没想过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策略,注意一下同行们的新动向。话说你也在江湖上行走了多年,虽然没什么大亮点,但好歹也是曾经辉煌过的零售界神话,怎么眼里就只有“求稳”呢?
比如曾视家乐福为效仿对象的永辉,抢先推出了生鲜新物种,实现了平民化民生超市的华丽转身,能不能借鉴,能不能学?沃尔玛火速通过自身创新等方式杀入新零售也是一绝,又能不能研究思忖一下?
大概还是因为长期积累的那种大企业病,导致家乐福不能做到居安思危,慢条斯理的运营节奏让其逐渐丧失了跑步的能力,当它惊觉要改革的时候,已经跑不起来了。
End: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就有传言家乐福因终究抵不过闭店潮的压力,将卖身给了腾讯和永辉,此次,苏宁突然杀入,也为这一延续多时的出售传闻,画上了一个句号。
至此,曾经叱咤风云的零售业大亨正式告别中国市场,成为了中国零售巨头们决战新零售的一颗砝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