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这个常常被我们挂在嘴上的词,却又总是被误读。还记得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的女主角陈欣怡吗?那个“便利贴女孩”总是唯唯诺诺地迎合别人,顺从别人的一切要求。大家有什么无关痛痒的事,第一个想到的人一定是她。同事们让她做这做那,不是因为喜欢她,而是因为她好欺负。后来她被卷入乌龙事件,和纪存希发生了一夜情,面对忽如其来的爱情和婚姻,她屈辱地接受了结婚夜那张离婚协议书。
我们身边从不缺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他们或许没有陈欣怡人生的大起大落,但顺从的魔咒一旦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就会越演越烈。迎合与服从是他们对合群的误读,最终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变成别人的应声虫,把生活的主导权拱手让人,无从摆脱不公的命运。“便利贴女孩”们在一次次顺从中耗尽全力,不知他们有没有想过,拒绝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得罪一些人又能怎样呢?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这个人情社会,经营人脉都还来不及呢,得罪人多不好?合群就是不得罪人吗?我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公司的副总东哥其实只比我大一岁,他不像其他领导端架子,所以同事都愿意和他相处,有什么事情也愿意跟他说。他年纪轻,但他的业绩有目共睹,他不是一门心思搞关系,拉人脉起家的。一个人做了多少事,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东哥就是属于实干型。二来东哥虽然平时一团和气,但如果遇到原则性问题和别人不一致,他肯定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得罪了一两个人,但维护了公司的利益,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很多合群的成功人士和东哥一样,他们不怕得罪人。作为管理者,他们也会遇到自己看不顺眼的人,但如果他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就要去争论一番,岂不是很浪费精力又没有成效?所以只要无关痛痒,即使他们不喜欢一个人,也不会表现出来,看上去平易近人。越是成功的人,时间越宝贵,虽然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往往不认同身边的某些“庸俗”之见,他们没有反对不是因为怕得罪人,而是因为说服别人的时间成本太高,他们懒得浪费唇舌罢了。久而久之,很多成功人士看上去都是合群的,似乎是没有棱角的,这就是原因之一。
我观察过我们单位一些领导和一些普通员工的人际交往方式。领导们在处理两个人初次见面时,往往明确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内容,自信的笑容和简短干练的语言给人留下可靠的第一印象。成熟的人善于人际交往,善于与别人合作。而一些普通员工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害羞,有的人可能会只说部门名称,不解释工作内容,有的人可能会重点讲自己的爱好。
我想起我中学、大学时和网友聊天时的情景,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别人聊文学艺术,如果一个不熟的人忽然问我很实际的问题:“你做什么工作呀?”,我都会很反感。我觉得这样的人世俗,要么不理他,要么东拉西扯搞神秘,就是不告诉他。
我的高中毕业册上有一个评价是:“我们班最神秘的几个女生之一”。那时候我还自我陶醉了一阵,但现在我很讨厌和这种扭捏和害羞的人共事。这种人让你没有安全感,做朋友可能没问题,但在工作上,这是致命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是谁,或许大多数人给你贴的第一个标签就是你的职业。而你在你职业中的表现,你能提供多少价值,大约就是社会衡量你的标准。
职业是我们最重要的一张名片,合着我们下班后打造的其他名片,都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你,增加和优秀的人合作的机会。成熟的人都是善于合作的,没有人会为了喝牛奶去养一头奶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事情,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看着很全面,实则在任何领域都不出彩的人。把时间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用心做事,别人自然会找到你,信任你,愿意与你相处。这时候你就会进入一个圈子,认识更多的人。
不合群的人千差万别,成熟的人都是合群的。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从不会因了别人的评价而活。他们内心坚定,他们的合群不是迎合与顺从,也不是搭关系找人脉,而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用心做事,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与支持。
Looka:背包客中的小文青,干货作者中的段子手,做过插画师,办过培训班;开着淘宝店,在国企卖着命,是个彪悍的坏姑娘!喜欢我,就关注我的简书账号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告知~ 16.7.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