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自认有一种特殊的情谊,叫“中国情”。这种情,既是人情,也是情义。
咱们更注重情感的交流,也讲究人情上的“你来我往”,有句老话说“你一半我一半,感情永远都不散”,以前是听长辈说参加婚礼、喜宴的搭礼有“来回”之讲究,如今的年轻人们在饭局上似乎也有一种隐形的约定俗成,你请这一顿,下次轮到我。这样一来,既能迅速拉近感情,为下一次的聚餐而提前发出邀约,同时还能避免你推我拱,场面不好看。
这一点我在日常生活中深有体会。这点,平时的饭局并不多,倒是会体现在职场日常的小零食、早餐、咖啡或是下午茶上。
多幸运!一次我在公司的年终抽中大奖,本该我拿出十分之一的收获请大家吃饭也不为过,好让大家沾沾喜气。
只过了个年,再回到职场又轮番收到了大家变着花样满足我们味蕾的小心意,在人情方面,要考虑周到,我赶紧道谢,用我以为最真诚的话语告知大家不必这样客气。不知怎的,大家反而更享受这样的“轮东家”游戏,竟兴起一阵“轮流请客”风潮,没有人在意金额的大小,更没人精打细算着“抠门”。
当然,也有不愿意所以未加入的朋友,依然与我们相处得融洽。这是大家的选择,也是各人的权利,谁也没有因此去批判他们。
身为其中一员,我感到莫名的幸福,美食醉人,这样的氛围也滋养人呐!
我还有几位外国的朋友,相识也近5年。
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我们则更崇尚AA制,如果谁遇喜事儿要自发请客,大家也会理所当然地大方接受。相处中并无人情的讲究,谁也没有因此觉得不愉快,或是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这也带有让人舒心的魔力。
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人是如何做到欣然接受两种继而不同的方式呢?
直到我听见后来的故事,终于想通了,不论“AA制”还是“轮东家”,都有潜在的平衡,只是衡量的算法不同。如果中间的天平失衡,必然要引发矛盾。
王楷有五位好友,他们也喜欢一起聚会、喝奶茶。其中有个朋友,喜欢连吃带拿,从不见请客。一次那位朋友提出请大家到家里聚餐,大家当然是欣然接受。快到那位朋友家时,王楷手机收到消息:上来时在超时买上一瓶白醋、一斤羊肉、两颗土豆和五个西红柿吧。
王凯没多想,照办,心想不能空手上门,又另外挑了一些水果和汽水。
他是第一个到的。当其他朋友陆续进门时,他看见大家手里分别提着不同的购物袋,有饮料、有零食、有水果、也有食材。王楷调侃大家:“做客怎么还有买菜的呢?不得买点别的好东西呀!”从闲聊才得知,除了大家自发带的上门礼,更多是像他一样被安排的。王楷心想或许是饭后再AA呢,那样倒也合理。
等到大家饱餐后,果然有朋友在群里合算大家的账单并发起了AA收款,只有请客的朋友,始终没有支付账单。大家虽没明说,算是心照不宣了,再后来,王楷的小团队里再也没人约过那位朋友。
中国情,讲究人情,也要讲情义。如果人情是你来我往的付出,那么情义定是那份牵近关系的给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