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之组第三周R3--杜世龙

作者: 杜世龙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23:09 被阅读10次

节选《做出好决定》P62-64

I便签:

我们每个人对待周边的一切事情都有选择性知觉,并且无法消除。(what)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三观,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兴趣爱好,这既是我们的包袱,又是我们认知基础。面对这个复杂反复的世界,很多事情是那么的模糊,我们从自身的认知基础出发,认知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个人的观点和偏见。因此,选择性认知,我们无法彻底消除。(why)

我们只能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减少选择性知觉的影响:(how)

1、承认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正。我们所谓的客观公正,都是从我们不同的认知基础出发的。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认知。

2、弄清楚自己的选择性知觉偏差。看待事物时,什么样的认知,导致不能客观。

3、向自己发问:别人有不同的认知,他们将如何看待事物。这些看待事物的方式,对自己客观看待事物有无帮助。

A1便签:

2017年中考前一周,一个学生的物理碰到了问题。他的知识掌握的不错,难题在他的笔下也很少出错。但是,一做试卷,总是有很多错误,分数在70分徘徊。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训斥中,他认为自己就这样了,中考物理是没有希望了(他的选择性直觉偏差)。我了解情况后,搞清楚他的问题,就告诉他最后一周按照我的思路强化训练,物理仍然大有可为。但是,他不是特别相信,不过现在除了相信我能帮他,他别无他法。于是,我们开始了强化练习。一周,我有针对性地让他做了10套中考题,并且每道题都做详细的点评,告诉他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克服。在不停的练习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慢慢克服,也慢慢恢复自信。中考中,他的物理考了91分。这个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也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反思:那个学生在好多次考试的打击下,在父母老师的斥责中,对物理产生了选择性知觉:他的物理没救了,他不可能在一个星期后的中考中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但是,我搞清楚他的问题后,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看法,并且在他按照我的方法训练后,结果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有选择性知觉,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积极应对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听从相关领域高手的建议,勇敢地面对内心的诉求,最终的结果可能会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

A2便签:

我是一个直男,看待某些事情时,往往带有个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人好恶,即有较大的选择性知觉偏差。这对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是很不利的。

在以后发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时,我会问自己以下问题,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

1、我在看待这个问题时,选择性知觉偏差是什么,导致这种偏差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认知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否是我想要的。

2、别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他们对这件事有什么期望,他们的认知会导致什么结果,他们的这些认知,对我有何启发。受到他们的启发,我看待这件事是否更加地客观,结果是否更好。

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和改进自己的选择性知觉,我相信自己作出的决定会越来好的。

修改

I便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态度和兴趣爱好,选择时必然有个人的偏好,称之为“选择性知觉”。我们在对待周边的一切事情时都有选择性知觉,并且无法消除。(what)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三观,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兴趣爱好,这既是我们的包袱,又是我们认知基础。面对这个复杂反复的世界,很多事情是那么的模糊,我们从自身的认知基础出发,认知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个人的观点和偏见。选择性认知,我们无法彻底消除。(why)选择性知觉因为带有我们的偏见和兴趣爱好,往往会对我们的选择和决策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此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减少选择性知觉的影响:(how)

1、承认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正。我们所谓的客观公正,都是从我们不同的认知基础出发的。对待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认知。

2、弄清楚自己的选择性知觉偏差。看待事物时,什么样的认知,导致不能客观。

3、向自己发问:别人有不同的认知,他们将如何看待事物。这些看待事物的方式,对自己客观看待事物有无帮助。

A2便签:

我是一个直男,看待某些事情时,往往带有个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个人好恶,即有较大的选择性知觉偏差。这对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是很不利的。以后在做出选择或对问题发表看法时,要尽可能减少选择性知觉的影响。

比如,需要做一个高质量的ppt时,我会比较认真地对待:

首先,收起理工男对ppt的轻视心理,认识到ppt的重要作用;

其次,由于自己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潜意识中认为ppt是非常简单的,相比于编写高质量的程序,ppt的制作显得无足轻重。因此,常常忽视一个好的ppt所带来的效果;

最后,ppt高手往往知道如何用ppt去打动潜在的客户和目标群体,所以,我要多向他们请教,清楚高质量的ppt所带来的效益。然后,自己端正态度,认真制作ppt。制作打动别人的ppt。

相关文章

  • 迪之组第三周R3--杜世龙

    节选《做出好决定》P62-64 I便签: 我们每个人对待周边的一切事情都有选择性知觉,并且无法消除。(what) ...

  • 迪之组第二周R3--杜世龙

    《爱的五种语言》 P66-67 精心的会话 请写出你的: 【I】…… 婚姻关系中,我们需要学习倾听。(what) ...

  • 迪之组第三周R2--杜世龙

    节选《做出好决定》P59-60 I便签: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一些熟悉的要素进行对比,锚定现象就会产生,并且...

  • 迪之组第三周R1--杜世龙

    节选《做出好决定》P55-56 I便签: 我们的生活需要目光长远的决定,但是我们喜欢立即享乐,缺乏耐心,目光聚焦在...

  • 迪之组第二周R2--杜世龙

    《沃顿商学院自我管理课》p205+207 练习:激发自我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打理自己,或者他们觉得这样做很可耻...

  • 迪之组第二周R4--杜世龙

    《重要的事情说三点》 【R】 半吊子的道歉会产生反效果 所谓道歉到底是什么? 道歉有很多解释,但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不...

  • 迪之组第二周R1-杜世龙

    训练营(第二周R1) 书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介绍: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

  • 迪之组第一周R4-杜世龙

    主题:应对批评 本片段来自《谈话的力量》 图书介绍: 《谈话的力量》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教授谈话技巧的图书。多...

  • 迪之组第一周R5-杜世龙

    《如何听如何说》,151页 举例时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一些。许多人感到对概括性的...

  • 迪之组第一周R3-杜世龙

    主题:表达感激 书籍:《非暴力沟通》 书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

网友评论

  • 拆书家迪之:选择的拆页属于致用类,有明确的方法步骤,而且是新知,很适合做便签。
    好的方面:
    I:层次清晰,基本说清楚了片段内容(原文还是挺生涩的)
    A1:事件通俗易懂,加上反思后,让其他人看到便签时更能理解片段中“选择性知觉”的意思

    可更好:
    I:选择性知觉这个还是挺生涩的名词,如果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阅读起来有困难(比如我就看了好几遍)。尝试把它的定义解释一下,简单化形象化,这样后续在带拆时理解度会跟好。如果能加上如果不避免“选择性知觉”的坏处,整个便签就完整了。
    A2:还可以更具体些。

    总结:微调I,修改A2。
    杜世龙:@拆书家迪之 修改完毕!

本文标题:迪之组第三周R3--杜世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a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