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四,周一的时候一天之内看完了《女心理师》,心情不能平静。周二的时候脑子不能空,一空,满脑子都是贺顿,进入一间教室的时候就会想象推开门,里面是佛德心理所,土一样颜色的地板,还有布艺沙发。可是里面永远是黑板和课桌,那个上午未免有些低沉。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病人,心理师在治疗别人的时候也要治愈自己。我们都是病人,相互扶持前行。在贺顿身上,毕淑敏把这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贺顿抽丝剥茧的过程,读到最后甚至会有些不忍心,希望作者不要再揭发下去,希望贺顿可以更加“正常”。可是,正常,谁又是正常的?正常的定义是什么?
世界上从来没有字典意义的正常,所谓的正常仅仅是“大多数”。所以,当我们回顾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无论这个人的行为多么的不”正常”,她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理有据的,并且这个根据经常不是由他决定的。这个时候,你又有什么理由对这个人的行为评头论足呢?评论者本身就有着不可抵抗的缺点,不是圣人,怎么可以朝别人扔石块?
我和几个伙伴一起读这本书,还有一个老早就读过。大家反应最强烈的点都不一样。一个对清凉油感到恶心,一个对三角关系刻骨铭心,而我,让我最惊讶的是贺顿居然对钱开逸没有一丝感情。当然,我们从后面的故事中知道了由于童年的悲惨经历,贺顿的性格中缺乏了对爱情和性的感知,她把这些东西当做工具,就像改锥,不痛不痒。这个章节的确让我惊叹于贺顿对于自己理想的贡献程度。我惊叹于贺顿咸鱼翻身的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生命中的一切东西都是为了自己理想的事业而存在。有人说自己为了事业牺牲了爱情,贺顿没有牺牲,因为她本身就没有。这种坚持是令人齿寒的。
结尾让我有些失望,或许是自己不愿意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就这么童话式地结束。不过,贺顿那么坚强,从来没有向谁屈服过,怎么可能在病灶已经找到而走不出来呢?她就像一个斗士,永远不可放下自己的矛和盾,一定会保护自己,不过有的时候自己的武器会伤到身边的人。
即使小说有夸大的成分,我也体会到了做一个心理师的不易。曾经我对这个职业特别感兴趣,一度想要研究生转专业,然后将来去做一个心理师。我一直知道面对人的产业,比如教师,心理师,是最需要良心和智慧的职业,但我没想到心理师是一个如此艰巨的行业。你永远不知道面对的患者有着怎样的危险,你永远面对的是一个以心理能量为负开始的人。你需要自身没有心灵死角,如果有,就像贺顿,总有一天需要用艰难的方式破解。你不仅需要人性的一面去理解他的痛苦,更需要是一个机器,刀枪不入,不会因为这种负面情绪的累积而垮掉,还需要是一个完美的程序,面对每一个症状迅速下药,并且保证这个药品是最佳选择,因为心理师对患者的每一次干预都是不可逆的。自身就要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从更高维度俯瞰患者的悲伤。
我想起了中国诗歌,早盛而早衰,看的太透。
即使这样,这份职业对我依旧像是鸦片,我知道它危险,但是正是它的不确定性挑逗着我的每一个不安定细胞。人心,多么深刻而复杂的东西。多少次的剥离,才能看到最本质的伤。我需要先做自己的心理师,至于是否是别人的,这一只鸦片,我可要抽一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