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十 选自《第五项修炼》
P191 左手栏
这项技术能非常有效地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在特定情况下运行的。它能揭示我们如何通过操控环境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从而进一步阻碍我们改进事与愿违的状况。 左手栏练习可以帮助经理人了解,他们的确存在心智模式,而且这些心智模式很活跃,有时还在管理实践中起到不受欢迎的作用。经理人经过这个练习后,不仅能意识到他们心智模式的作用,而且会看到,更坦率地面对自己的假设有多么重要。 左手栏来自阿吉里斯及其同事们所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开始时,要选择一个你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交往的具体情形,而且你感到那个交往方式没有成效-----具体地说,交往没有产生明显的相互理解和学习的结果,或者交往已经陷入僵局。你要写出一段对话,按脚本的形式写在纸张的右侧。而在纸张的左侧,你要写出当时对话的同时你心里想的但没有说出来的话。例如,假设在我的搭档比尔向领导作了重要项目汇报之后,我跟他进了一段对话。汇报我没有参加,但听说效果不好。
我:汇报怎么样 比尔:嗯,我不知道。现在说还太早。而且,我们正在实现一项新的突破。 我: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什么?我觉得你提的问题很重要。
比尔:我拿不准。我们还是再等等,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我:也许你是对的。但我认为我们得做些什么,而不能只是等待。
下面显示的是我的“左手栏”在对话中的情况。 左手栏练习总是能够让隐藏的假设成功地浮出水面,并且显示它如何影响行为。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对比尔有两个关键性假设:一是他缺乏自信,特别是在面对他的槽糕表现时;二是他缺乏主动精神。两个假设实际上也许都不对,然而两者都出现在我心里的对话中,而且影响了我处理这个情况的方法。我听说他汇报得很糟糕,而我却绕开了这个事实,所以我对他缺乏自信的看法就由此显现出来。我担心,假如我直说了,他可能会丧失他仅有的一点儿自信,也许他会无法面对这个事实。于是,我从侧面问起汇报的事。 我对比尔缺乏主动精神的看法,从我们关于下一步做什么的对话中显现出来。不管我如何追问,他都没有回答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我认为这是他懒惰或缺乏首创精神的证据,他在有必要行动的时候,却满足于无所作为。由此我认定,必须制造出压力迫使他行动起来,不然我就要自己单独行事了。
「I,重述知识」(必选) 左手栏方法帮助找到潜在假设,和昨天的拆页相比,各自有哪些优劣势。
左手栏VS反推行为模型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基于外显的语言或者行为来探寻潜藏于内在不为人知的想法,它们都是从外向内的反推过程,相当于一个钻井找水源的过程,只是反推行为模型设定了台阶步骤,一步一步往下探索直至观念/价值观层面,而左手栏更像是一步跨到想法层。
不管是到达想法层还是观念层,都会发现我们与对方的对话或者做出的反应,其实都归功于底层的想法,所谓思想是行为的种子,一切外显的对话或者行动都是思想与情境互动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思想取决于有什么样的观念,而观念来源于个性特征和不断积累的成长经历。外在世界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投射。我们虽然生活在同样一个世界里,但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观念会有不一样的情绪反应或者想法,这也反映了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然而大部分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并不鼓励我们直言感受和需要,所以我们与他人的对话会试图逃避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转而以隔靴搔痒的方式启动对话,久而久之,我们似乎也忘了自己需要什么,而抱怨别人不能给予所期望的结果。
优劣势对比:
1)左手栏比反推行为模型 简单,快速,时效性,用于特定情境中,止步于那时那境对外部人、事、物、环境、情况的真实想法或感受,换了情境对话,要重走左手栏,因为想法和感受可能就不同了;
2)反推行为模型是更深入的探知自我,从行为-情绪-想法-价值观,需要更长时间的觉察,但适用于更广的类似行为表现。
「A1,激活经验」(必选) 挑选最近三次沟通(家人、朋友、同事各一次),用“左手栏”梳理一下,找到你有哪些潜在假设,列出假设清单。并识别哪些假设会常出现你的沟通中。
假设清单
隐藏假设
1. 当女儿把业余时间用于看电视却不看书时,我的假设是:你不爱阅读,怎么应对以后越来越难的学业?
2.向技术领导咨询技术问题时,喜欢假设:他们不喜欢废话,问问题要言简意赅。
3.当朋友说自己很忙的时候,我的假设是:是不是时间管理出了问题?是不是一直忙却一直茫(请原谅我的自不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