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167
“不息则久”,能够不间断,才能够持久,才能够长时间的使自己保持诚的状态。
“久则征”,按照朱熹的解释,“征”指外在的表现,就是征兆。能够不停止,能够长久的保持诚的心态,然后才能有外在的表现,你的诚才能表现出来。如果心里面不能够总想着这个事儿,那你是不能表现出来的,要使你的心态长时间的停留在诚的状态下,然后才能有诚的外在表现,这叫“久则征”。
“征则悠远”,有诚的外在表现,你的事情才能发展的长长久久,“悠远”就是长久,才能走的更远。
选自:杨军师父《中庸别讲》
---------------
感悟:
小的时候,妈妈常和我说做事要持之以恒,总是说我做事虎头蛇尾……当时的不服气、不耐烦在今天看来,妈妈说得都对!
虽说现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晚,但是,如果真的从小明白,真的感受妈妈的良苦用心,也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