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港湾杂谈
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作者: 光尘 | 来源:发表于2020-09-14 09:21 被阅读0次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达摩大师看到当时印度的佛教已经无药可救,觉得中国有大乘之象,于是过海来到中国来传承佛教,弘扬佛法,之后一直隐居于嵩山少林寺面壁,后来将佛法传给禅宗二祖神光大师,达摩禅宗开始在中国传承开来。

达摩大师所传承的禅宗讲究的是“二入”与“四行”,“二入”就是修行过程中的“理入”和“行入”二门。所谓“理入”是指圆融通达了所有“了义教”的教理,深信一切众生本自足同一真性,只因客尘烦恼的障碍,所有不能明显的自证自了。如果能够舍除妄想而返璞归真,凝定在内外隔绝“心如墙壁”的“壁观”境界上,由此坚定不变,,更不依文解义,妄生枝节,但自与“了义”的教理冥像符契,住于寂静无为之境,由此而契悟宗旨,便是真正的“理入”法门。

达摩大师以“行入”的四行而概括大小乘佛学经论的要义,即“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与中国儒、道两家文化所爱倡导的义理相符合,因为才促成了达摩禅宗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报冤行”,人来到世上都是为了报前世欠下的债的和渡劫的,活在世间,也要接受社会提供的衣食住行,人、事、物皆如此,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在佛法里面,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既然接受着社会和大自然的馈赠,也就要进行回馈,对于别人给予的伤害,也尽量做到能以德报怨,如达摩被下四毒,佛法弘扬之后甘心满足下毒者的愿望,中毒而死。

“随缘行”,时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此生缘份多一点相伴的就会久一点,缘份少一点,等欠下的债还完之后缘分也就尽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无所求行”,人在渡劫还债的一生中,随缘而行,功名、利禄、金钱、情感,来的时候坦然对待,走的时候坦然放下,来去随缘,即是如来。

“称法行”,在了解了人空、法空、性空之理,而得到大智慧解脱的正果之后,仍然以利世济物的准则,始终建立在大乘法以布施为先的基础上。

禅宗的“二入”、“四行”和儒、道两家的内圣外王,道法自然的文化内核不谋而合,义理相通使佛学中国化,佛家义理的融入使中国传统的儒学和道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奠定了宋明理学的根基。

相关文章

  • 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在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的达摩大师看到当时印度的佛教已经无药可救,觉得中国有大乘之象,于是过海来到中国来传...

  • 2020-11-15 论释《禅宗》五

    (第四十九段) 达摩禅核心:二入四行 二入四行是达摩祖师所传禅法的核心思想。达摩认为:修学禅法,入道的途...

  • 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一百一十四)

    与梁武帝萧衍相对而坐的便是鼎鼎大名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

  • 达摩传法

    禅宗初祖达摩初到中原传法,未寻找受其衣钵之人。于是准备入山面壁之时,有人问他:大师啊,你来中土做什么? 达摩大师便...

  • 安放

    一 禅宗二祖见初祖达摩 慧可说:我的心不安宁,请您为我安心。 达摩说:把你的心拿来,我来帮你安住。(将心来,与汝安...

  • “转变这个观念后,我的抑郁症、强迫症好多了”

    禅宗二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慧可断臂》。 达摩西来,慧可断臂求见。 慧可问达摩:“我心未安,乞师与安”(我心...

  • 《达摩币须经》的前世今生-解读“币须达摩”项目白皮书(序)

    曩昔华夏裂变,潮涌神州。有天竺达摩,只身入东土,一苇渡江上少林,面壁九年看二祖。后以心法传禅宗,遗《易筋经》、《洗...

  • 【我的阅读】把心交出来

    【我的阅读】《把心交出来》 禅宗二祖慧可,求法于达摩时,已经41岁。通宵立于雨雪之中得见达摩。 达摩说,佛法难行,...

  • 心安

    《禅宗》里的慧可于祖师达摩处求心安密法,达摩先是不理,慧可断臂立雪几天几夜,最终达摩道:‘’将心来,与如安”,慧可...

  • 达摩诞辰日:农历十月初五

    己亥农历十月初五(2019年11月1日),恭迎禅宗初祖达摩祖师诞辰。达摩祖师是禅宗二十八祖、中国禅宗初祖。 在《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达摩禅宗:“二入”与“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va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