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奇葩说的你和我,欢迎进入《奇葩说》系列
上周末,奇葩说所有战队集结完毕。
最后一轮的新奇葩淘汰赛,一口四川普通话的李思恒反映迅速、逻辑严密、表现惊艳,成为各战队的争抢对象。
作为新奇葩中首位将票数逼平,甚至反超老奇葩的选手,李思恒在1/2生存战的表现就很出色。但1v1的比赛毕竟时间太短,这匹黑马的水平并未完全发挥。
上周末,李思恒作为反方三辩,7分钟的精彩表现将比分成功扭转,力挽狂澜地为己方扳回一局,显示了其在语言、逻辑以及控场等方面不俗的实力。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思恒的这场表现,看看被誉为下一个肖骁的他,到底好在哪?
接地气的语言
本期辩题是“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很喜欢的工作,你选择哪一个?”李思恒的持方是高薪很喜欢。
为了证明己方的一个分论点:工作的低薪会让生活的磨难此起彼伏,李思恒举的两个例子都非常接地气。
一是北京清晨挤地铁。
一句“那不是地铁站,那是个斗兽场!”瞬间击中了观众的笑点。
早高峰地铁的拥挤,相信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为了挤得上去,再淑女的姑娘也要不顾形象地向前冲。而且,即便上得去地铁,也可能被人潮挤得难以呼吸。
最绝望的是,地铁一趟一趟地开走,距离上班的时间越来越近,还没挤上去。
所以,当李思恒说出“你知不知道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是现在!”现场观众更加沸腾。
二是合租房抢厕所。
为了早上能抢到厕所,李思恒调侃自己“起得比鸟还早”,但可怜的是,总有室友比他还要早。
无奈,只能去公司上厕所,但地铁一开就是一个多小时。“就算是我再喜欢工作,可我的泌尿系统总得顾得上吧”道出了太多合租者的心酸。
这些故事可以看出,李思恒的论点和举例都来自于最真实的生活体验。
也许,只有在大城市挣扎过的人才能用切身实际的经历触动观众的心。只有在底层生活过,才知道生活带来的磨难远比你想象的要可怕。
诚如高晓松所言,正方能赢,是因为有一个“真正工作过的人”,就是李思恒。
快速的反应能力
由于己方一、二辩的表现很一般,所以当时的气氛对李思恒并不利。但一开口,李思恒就抓住了对方的漏洞。
先是指出对方选择喜欢但低薪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受伤,连疗伤的钱都拿不出,一句“你连创可贴都买不起”瞬间就掌握了论战的主动权。
接着,用对方真实身份的自我矛盾来说明:用喜欢作为选择工作的标准是多么的不靠谱。
点名对方“一个舞蹈家、一个歌唱家”现在却过来参加奇葩说,“我就纳闷了,你们是又爱上了辩论吗?”让对方的观点不攻自破。
然后,李思恒更cue正方三遍詹青云——一位荣获过华语辩论顶级赛事冠军的博士,绵里藏针的质问“青云姐姐,你低薪的底线就是我高薪的极限,你站在什么立场和我说要选择低薪很喜欢的工作”?
凸显个人特色的表达
这场比赛,李思恒放大了自己的特点,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自带喜感,“撒泼”的辩风也表现自然。
为了论证“选择不喜欢的东西意味着选择了人生的无限可能”,还自黑说曾经是走端庄路线,可到了奇葩说,不仅发现自己是个“泼妇”,更喜欢上了这种“撒泼”的感觉。
“你们以为钱就真的只是钱吗”?
……
“它确实是啊”。
你认为他是真情实感的灵魂拷问,他却一本正经地选择搞笑。
“瞎折腾是什么”?
“就是走出舒适圈”。
“成长是什么”?
“就是不再仅仅把喜欢和讨厌当作我们判断和选择一件事情的唯一标准”。
你认为他只会插科打诨的搞笑,他却给出了哲理性的答案。
层层递进的逻辑
不要以为我们川普王子只是个段子手,实际上,在段子的外衣下,李思恒的分论点也在层层递进。
为了说明选择低薪很喜欢的工作意味着用快乐的工作绑架了本应安全、安逸、舒适的生活。李思恒说了三点理由:低薪的工作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磨难,无法满足丰富的业余爱好,更无法抵御生活中的各种意外和风险。
为了说明选择低薪很喜欢的工作意味着拒绝了人生无限的可能性,李思恒举了吃的例子,举了自己风格的例子,更鼓励观众:不喜欢的工作要去勇于尝试,要走出舒适圈。
从这个角度而言,选择低薪很喜欢是在为自己的任性买单,而高薪不喜欢是在为自己的未来买单。李思恒的这段价值升华更让几位教练频频点赞。
此外,作为非职业辩手,李思恒的临场发挥也不错。
游刃有余地和观众互动,不露痕迹地为赞助商打广告,说的内容最多、却是这场新奇葩非专业辩手中唯一脱稿的……
这些,都是实力。
赛后采访,肖骁说李思恒很像自己,但比第一季的自己强很多。
马东说:作为新奇葩,李思恒有逻辑,会表达,很惊喜。
确实,这位新奇葩好笑、真实,又引人深思,期待他和肖骁组队后更精彩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