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的读书日/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06:31 被阅读0次

——四月二十三日读书日

往年的读书日,上海展览馆的书展总要热闹几天,网上也不例外。今年好像很无感,没有几个朋友谈及此事,倒是有谈海军节的,马祖诞辰日。现在是网络信息爆炸时代,网游时代,抖音时代,鸡烫和碎片化时代,这读书还算个事吗?我也开始产生了怀疑。

我现在也不看书了,改听罗胖子的得到,看窦文涛的圆桌派,看吴晓波的视频。吴晓波在视频里,介绍了费正清写的《美国与中国》一书。他谈到,费正清在书中提到:“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大概的意思)”。后来我上网查阅了此书,读不进去,看了一位历史系硕士生写的一篇《美国与中国读后感》26页几万字,相当于一篇论文,它也印证了以上的观点。

日本政治家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制度的改变,第三才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再是体制,最后才是经济。”好像有点异曲同工。

这让我想起了甲午中日海战。当时北洋水师的战舰,从吨位到设备都超过了东洋人的战舰。据说,当时的经济体量也不低于东洋人。接下来就是制度与人心,也就是费正清所说人的观念。我的理解就是农耕社会的观念,小农经济的观念,与东洋人西学的观念进行了碰撞,结果是输在了观念上。

所以,费正清在书里又提到,“中国的农民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进入现代社会。农民的什么问题呢?归根结底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个问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也说不清楚。

费正清还提到了,“蒋正中就是不了解农民,结果失去了大陆。他的儿子解决了农民问题,使湾湾变成了亚洲四小虎(我所理解的大概意思)。”

我们的社会无论外表怎样变化,其实质还是停留在农耕社会。许多人无论外表是什么,其骨子里都是小农经济思想。其特点是: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极端的自私。至于现代社会的独立之思想,科学之民主,仔油之宪政都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壬寅读书日的读书体会是,中山先生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相关文章

  • 壬寅年的读书日/作者:邵明

    ——四月二十三日读书日 往年的读书日,上海展览馆的书展总要热闹几天,网上也不例外。今年好像很无感,没有几个朋友谈及...

  • 戏说世界读书日_作者:邵明

    世界读书日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要谈读书日,就会涉及到书、书评、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昨天好谈,今天就不谈...

  • 读《生肉》的感想

    《海上梦呓》作者:邵明 每年读书日总要写点东西,今天写与码字有关的东西,也与读书有关。——读《生肉》简介的感想。 ...

  • 北大公开课(4)_作者:邵明

    《灰色年代》作者:邵明 ——西方哲学史 《政府论》作者——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

  • 盼望_作者:邵明

    今天看早新闻,看到督导组领导参观了上海市静安区大楼非公经济企业工会。非公经济就是私营企业,私企也会有工会?咋回事啊...

  • 回顾_作者:邵明

    到简书来学习码字要近半年了,半年来坚持日更从未间断,“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回顾从码博客到自己岀书...

  • 大话_作者:邵明

    我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冯唐:2019年关于医疗的十句大实话 我选了第六句与大家分享——中国医疗从来是、现在是、在...

  • 汗颜_作者:邵明

    这是微友,犀牛书店日值小庄发在朋友圈里的推文截图。 推文里有这么一句话:“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

  • 南风_作者:邵明

    一股暖风从南方的广东吹来 今年的暮秋特别萧瑟,寒冷,然而从南方吹来了一股暖风,带来了一点希望,无关国政只是在医药领...

  • 背影_作者:邵明

    一张没脸的骑士照片 游欧洲,游了N次。从埃菲尔铁塔到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从大英博物馆到法国罗浮宫;从丘吉尔庄园到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壬寅年的读书日/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ma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