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艺术之家
战乱之史诗 悲剧之哀痛

战乱之史诗 悲剧之哀痛

作者: 楚风堂孙超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8:36 被阅读83次

    ——谈颜真卿《祭侄文稿》审美特征


    颜真卿《祭侄文稿》

    公元755年12月16日,正值开元盛世的的大唐王朝,突然陷入了一个灾难——"安史之乱"。这场战争机乎断送了王朝命运,使当时的人们猝不及防。满朝的大臣还未从于昨日的夜宴中醒来,在祁王宅里,崔九堂前的paray中大出风头的、李白、杜甫们,还沉溺于昨日夜宴的荣光。可是战争来了,突发而至,长久的和平与繁荣被打破了,当时的皇帝和大臣们仓皇而逃。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从杜甫诗歌中知道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三吏""三别"中,知道了战争带给人的悲剧。在这个动乱的年月,诗和文学以其特有的属性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它没有缺位。那么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呢?是不是有表现这个时代的作品传世,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作品,真是令人玩味……。其实相对于绘画来说,书法对现实的表现力来说,远远比不上绘画。可是就有那么一个书法作品,却记录了这个时代,它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个作品就是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作者颜真卿。当今天的我们来看《祭侄文稿》这幅作品,依然被她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撼。它很难被一个"美"字能形容,我们一般认为的"美",其实是一种优美,就像"二王"一系书风带给我们的感受,"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孙过庭语。可是《祭侄文稿》却是一种悲剧之美,一种破坏之美,他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力,极大的震撼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变化多端而又粗率随意的笔法,配合着跌宕起伏的章法,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兵临城下,攻战杀伐的战争画卷,好似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景电影:当我们看到"孤城围逼",仿佛是一个广角镜头表现的兵临城下的战争场面,其临危之险,扣人心弦;而看到"父陷子死"四字时,鲁公一改笔法,浓墨重笔,结体松散,其悲痛绝望之情,溢于笔端,使人心情沉郁。这一幅场景,又好似电影中的近景实写。谁说书法无法表现生活?古人视书法为小技,而能表现大美,今人视书法如高深莫测,而内涵浅薄,引人深思。也许正如韦斯琴老师所大力提倡的书法应表现时代、表现生活,这才是今人与古人的差距所在,表现生活是书法的灵魂,今人更不能以书法是抽象艺术无法表现生活而为托辞。《祭侄文稿》以其巨大的表现力震撼着人的心灵,我觉得这正是颜鲁公有别于王羲之的地方,他创作了一种美学书风:那就是悲剧之美。中华民族有天生爱好和平的唯美的审美风尚,历史上虽然也有《赵氏孤儿》、《窦娥冤》,这一类的悲剧,但毕竟是少数,且都以大团圆结局。有个哲人说:悲剧就是把美好毁灭给你看。悲剧让陷入麻木和奢靡的人类清醒起来,让人认清现实。杜甫一系列的诗歌、记录了一个王朝从盛世碰到战争,盛极而衰的过程,宛如一个巨大的悲剧,体现了王朝的兴衰和历史的吊诡。在这个历史变化中,书法没有缺席,《祭侄文稿》仅仅是一纸草稿,没有静心的酝酿和设计,草草而书,勾画涂抹,一应自然。却不经意间成就了一幅见证历史的旷世杰作。陈传席教授说,就其艺术的感染力而言,力压《兰亭序》,排为天下第一行书可也。

                                               

                                                楚风堂主人

                                            丙申冬月二十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乱之史诗 悲剧之哀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pm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