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8-6.24
本周读《番茄工作法图解》
本书第一章就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章:一次只做一件事
开始之前:要想做到专注,你就得坚决抛开各种杂念
《面对复杂,望而却步;.无聊琐事,越拖越久;小事忙活一天,大事一样没办;最后期限,步步紧逼;从休息回到工作,心智调整不过来;一错再错,不长记性;没想到一件事要做这么久,没想到一件事越做越复杂,头脑被各种想法占据,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把预估当做承诺,流程管理,纸上谈兵,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完美主义,碍手碍脚,前怕狼后怕虎,害怕失败与批评》第一章的这一部分每个词都在描绘着我的现状,我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一本书可以这么了解我,帮我总结的很好.正因为这些原因所带来的后果,让我觉得我要撑不下去了,再不改变,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问自己:
什么让你半途而废:畏惧,前怕狼后怕虎,小事忙活半天。大事一样没办,完美主义,纸上谈兵
在哪些地方读书,更容易让你集中精力:纸质书在独处时,听书在开车上下班路上
你是怎样逃避做无聊琐事的:拖与拒绝
通常哪类活动会让你花费的时间超过预期;:工作
你的时间是否经常被事务型活动填满,即使有更重要的事要办;是的
第二章:背景
本周从多个方面去论证了番茄工作法与我们自身的天赋能力
基础:想获得心流状态,进入好整以暇,正襟危坐,全神贯注的姿势,要比东张西望等待灵感有效得多;
问自己
在一份耗费脑力的活动上你能专注多久:貌似也没考量过
你的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节奏是怎样的:混乱的,工作时候干私事,私人生活时候干工作
对于考验记忆的游戏,你能玩得好吗:超级不好,10秒前的事情很容易都忘记
你上一次拖延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上一秒,因为懒,因为没有规划,因为没有方向,因为想有整块的时间去啃一只超级超级大青蛙,感觉短期内完成不了
你做决定的时候是凭直觉还是凭意识?如何平衡?’直觉 ,不知道如何平衡,感觉好随意
第三章:方法
学习工作法:方法很简单。选择“今日待办”表格中最重要的工作,扭启番茄钟到25分钟,开始专注于这项活动---仅此一项
五个阶段:
1.计划:在一天的开始,从积压的工作(称为“活动清单”)钟提取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你当天的自我承诺
2.跟踪:确定当天活动后,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的第一项开始进行,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内,你要收集一些过程指标,比如计算遇到的中断次数。
3.记录:在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收集的数据归档,些入“记录“表格。如果你跟踪了中断次数,就把中断次数写下来
4.处理;从所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平均遇到几次中断。
5.可视化:最终你要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出改进流程的思路。如果你想获得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在自我调整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回顾
戴明循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
1.计划(PLAN):定义预期的结果,以及达成它所需的流程
2.执行(DO):实施该流程
3.评估(CHECK):对流程进行衡量,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找出差距
4.应用(ACT):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以图改进
工具:
一支笔、一枚定时器、三张纸
三张纸的用途:
1.“今日待办”表格:填写今日日期、你的名字,列出打算在今日进行的活动。每天早上这张表要换新的
2.“活动清单”表格:填写你的名字,李如初最近要进行的活动,随想随填,不用排序。同一张“活动清单”表格可以用很多天,增加新的活动,划掉已完成的
3.“记录”表格:记录所采样的流程指标,以便对流程进行改进。同一张“记录”表格可以用很多天,以便比较每天的跟踪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