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完结)中医药学习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七)临证谈三仁汤的方解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七)临证谈三仁汤的方解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08:59 被阅读0次

我们从叶天士的医案中来看三仁汤的加减用法:

《临证指南医案》冯(三一) 舌白头胀,身痛肢疼,胸闷不食,溺阻。当开气分除湿。(湿阻上焦肺不肃降) 飞滑石、杏仁、白蔻仁、大竹叶、炒半夏、白通草。

我们假想一下,这么一个病人坐在我们跟前,全身都疼痛,胸闷,不想吃饮,小便不利,头昏脑胀,舌苔白,我们应该怎么判断?首先来讲,这个病人有这么多的症状,应该是很痛苦的。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好象这个人的身体里面气机流通不畅了。或者说气机的升降出入给堵住了。或者我们这样来理解,如果一个健康的人,身体里面是晴天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身体里面应该是很重的雾霾。这样一个满身雾霾的人,他能舒服吗?肯定是很痛苦的,肯定是很难受的。自己也感觉不出是什么病,去医院体检也查不出什么问题。这就是身体里面没有晴天,只有雾霾天。

遇到这样一个病人,应该怎么来治疗呢?叶天士告诉我们,应当开气分除湿。湿气弥漫,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浊气弥漫。体内浊气弥漫,导致体内清不升,浊不降。于是,就只能是祛浊气,分清化浊,让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该化的化,该流通的流通。把浊气祛掉了,病就好了。

叶天士出了一个方:滑石,杏仁,豆蔻,竹叶,半夏,通草。

如果没有吴鞠通给我们解读,没有吴鞠通整理出三仁汤来,我们至今都读不懂《临证指南医案》里的这一则医案。

我们学了三仁汤,再倒回来读《临证指南医案》,突然发现,这个医案基本上读懂了。

舌白,介于薄白苔和白腻苔之间的一种舌象。比薄白多,比白腻少的一种舌象叫舌白。实际上,还是一种腻,只不过腻得不厉害。

头胀,头部胀闷感,自觉头部由内向外撑胀的感觉,与太阳病由外向内箍束的头痛不同。这是伤寒和温病同样的一个症状,病人自我感觉的一种不同。温病的头痛,往往是一种胀痛。伤寒的头痛,往往是那种箍束的那种憋痛,或者紧痛。

身痛肢疼,包括周身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当然,这种疼痛呈重痛感。因为有湿浊。

胸闷,胸部欠畅快感,与伤寒论里面所说的心下痞满不同,当然,胸闷和心下痞,痞是可以兼见的。或者我们说得形象一点,叫胸痞。这叫胸膈不畅。

不食,指没有食欲。

溺阻,指小便欠畅利。

这些都是说这个病人有这么多的症状和信息,每个症状都不是很重,但是,这一组症状组合起来,这个病人的生活质量就差了。

病变初起,以身痛肢疼为主诉的病变,常例会想到《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但太阳病身痛肢疼当伴见恶寒、头痛、脉浮紧,或有发热,通常不应该有胸闷不食、溺阻。显然,本案不能辨为太阳病。我们临床医生需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能把这一组症状辨为太阳病,另一组症状先不去理他,先治太阳病再说,这也许是不对的。也许,单靠这一组症状,辨太阳病是错的。因为其他症状不支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舌白”。太阳病初起,舌苔当为薄白,腻苔的出现,提示里邪的形成。可以这样说,本案不可以辨为太阳病的标志性的征象是“舌白”。同时,本案辨为“湿阻”的标志性的征象也是“舌白”因此,案中以“舌白”二字开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二一七)临证谈三仁汤的方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sy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