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时候,思想的碎片就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然后需要记录下来。然后,在顺着,这个思想的,痕迹,去拉伸。也许就会形成了问题,然后就形成了困惑。
忽然发现,所有的智慧,都源自最初的智慧,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诸子百家,宗教。所以,如果,只需要存在几本书的话,那么四书五经,韩非子,道德经,墨子,柏拉图的几本书,亚里士多德的几本书,还有圣经,金刚经,心经。
后来的文化,都是建立在这个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繁衍演化。
所以,公元前的这几百年是人类的第一次的智慧的浪潮,全球化的。
16、17世纪开始的第二次的智慧的浪潮,在欧洲英法德开始。第二次智慧的浪潮,前提,是因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准备。
而第二次智慧的浪潮,应该还没有结束。经过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至今。
亚洲的智慧浪潮,在19世纪、20世纪开始被裹挟进来,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过程。
2
中国思维喜欢用阴阳来描述世界,是一个两分法。
我们看现在的世界,恰好是这样的一个世界。人们的思想,被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所细分。
政治就可以看出来,两党制的国家,基本是,一个以理想主义化身的,社会党,民主党,一个是以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或者从意识形态上来看,以社会理想为宗旨的社会主义,或者以现实主义为宗旨的资本主义。
经济上来看,依然是有理想化的理论的凯恩斯主义,或者以现实主义哈耶克理论为主的思想。
所以,理想和现实,是我们思想的最主要的两个根本的不同。
古希腊哲学的分歧,就是在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框架,所以从这个时间开始,思想就变成了,以理想的柏拉图的信徒,和现实的亚里士多德的信徒。
中世纪,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延续着柏拉图的理想国,继续着理想,并且把上帝的夙愿和人类意愿结合在一起。
而后期的,基督教哲学家阿奎那则成为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的角度。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把理想国、上帝之城,继续推上理想的巅峰。
培根的新工具则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奠定成为知识的基础。
第二次智慧浪潮,前提下,理想、现实不仅是人类对未来的认知,同时也指导指导着,文明的认识论。
法国思想应该算是理想主义,而英国实验派则是现实主义,而德国哲学更偏向理想主义。
而第二次的智慧浪潮,则直接的影响了,目前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模式。
3
诸子百家的思想,其思想的价值,应该是可以和古希腊哲学媲美,但是但是各有千秋。
我们看,儒家思想,后期被整理为四书五经的,孔孟大学,中庸,尚书,周易,不过,儒家的伦理学明显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不一样。
儒家的思想,对于伦理更是规范。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则是解释,都是用自然科学的思维解读伦理。
所以,儒家,是一种更加理想化的道德,是对于远古秩序的回归,伏羲~文王~孔孟,是儒家的理想化模式。
而相对儒家的理想,则是法家更现实的对于规章制度,的思考,这个规章制度,是通过法度来实现。而出于儒家,成于法家的韩非子,是代表着法家的最成熟的思想。
置于儒家法家对于帝王的维护,是不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还需要再进一步的思考。 但是,儒家和法家,的交相呼应,是后期2000多年的最主要的理政思维。而且,皇权~相权的纠葛,是另一个政治的脉络。宋,的皇权~相权最平衡。而清的帝权最集中。但是,基本都是在儒~法;皇~相,这样的环境下变化。
很显然,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法家的现实主义并没有想古希腊哲学那些有更深刻更复杂的变化,主要是哲学思想的缺失,直到明朝末期的黄宗羲等思想的变化,但是随即因为清的到来,而湮灭。
而宋朝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于儒家本身,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缺乏,自然科学的框架,和认识论,所以,就不会变生第二次智慧浪潮,关于政治~经济的理论。
而,有着自然科学思维的墨子精神,或者农家,,和有着朴素哲学意识的老庄思维的道家,在秦之后,没有了更多的思想土壤,所以墨家很快消失。而道家,则成为,若隐若现的,思想流派。
4
在轴心时代时期的智慧浪潮中,印度出了佛教思想,但是可以看印度的历史,早期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后期的伊斯兰文明的德里王朝,莫卧尔王朝,和近代的印度,受外来的思想和势力影响很大,所以,并没有形成像中国的,儒法政治思想体系。
佛教最最主要的经典,心经~金刚经,其思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不是,理想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而是,虚无主义,所以,佛教思想并没有形成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化
生活。
而,这一虚无主义思想进入中原地带以后,影响了中国文化,并和儒道,成为影响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一股很主要力量。
另外的波斯文明,也并没有形成其特有的思想体系,所以其后期的安息帝国,也同样没有形成自我思想。所以,后期,伊斯兰文明崛起,迅速把这些文化吞噬。
而我们看日本的历史,公元前还是神话时代,随着后期和中原文明产生联系,隋唐开始受儒法思想甚重,而随着近代欧洲文明输入,和印度一样,受欧洲的文明影响加重,尤其在政治思想上,而在文化精神上,汉文化,佛家文化,和其自身形成的和风文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就像在文学,上,特有物哀审美意识,就是受汉文化影响,形成的对于自然山水的,感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