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散文
【小荷文苑第183期】节

【小荷文苑第183期】节

作者: 芳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15:49 被阅读0次

                              节

            岐山三中九六班  谢雨凯

        过年的时候,父亲从外地回来过春节,见到院子里的一丛竹子着实长得不高、不绿,生长墙角,却快要把院子的围墙挤倒,便与爷爷商议着要将竹子除去。

        爷爷摇着头说:“你以为这是什么?这是竹子啊!为啥说竹是四君子之一呀?竹子有节,有气节!难挖吆。”

        爸爸不以为然:“这有何难?管他‘节’不‘节’的,几铲子下去就完了,哪费得了这么多事?”第二天,爸爸就拿着砍刀和锄头来干活了。

        可是,那丛叶子发黄,高不过二三米的竹子,用砍刀砍半天都不断,用锄头挖也挖不动。爷爷笑着说:“这下你总信了吧,你这活还得几天,挖的根不要乱扔,我要在老屋门口种一丛。”

        历时一周,这项工程总算完成,爷爷也如愿以偿,在老屋门口埋下了一段一尺余长的竹根。我心里很疑惑:为什么竹子埋个根就行了?种菜都要菜籽,种树都要树苗,那些多肉即使插在土里,也要沐浴在阳光下。凭什么竹根埋在黑暗之中,无声无息,便可孕育生命?我以为这做法很不靠谱,但为了不打击爷爷满腔的自信,便没有说什么。

        不久寒冬过去,春日来临。“清明时节雨纷纷”,如油的春雨点洒在大地上,爷爷叫上我,说是去看望一个年轻的老朋友,我将信将疑,便跟着爷爷一起去了。

        不久便到了老屋门前,我忽地想起了那节竹根,连忙四处张望,可是周围除了杂草还是杂草,丝毫不见竹子的身影。我刚想要抵近观察,耳旁忽然响起一声:“小心!”我连忙低头一看,原来就在落脚处,发出一根二三厘米的竹子,再往前望去,不太平整的黄土地上,竟隐约钻出了几颗钉子似的小芽。或许,再过几个月它们就又二三米高了吧。爷爷笑着说:“怎么样,这位老朋友是不是很年轻?”我忽然明白了爷爷的意思,心里满是惊讶。

        又等农忙时节,我从学校回来,刚下公交车,就看到金黄的世界中有一抹绿色,十分亮眼。这绿不同凡响,远望过去绿得发黑,这是夏天的特征。走到近前细看,原来墨绿中夹杂着一些翠绿,大概是新抽的绿叶吧!

        呵,这可不是爷爷的“老朋友”吗?过了两个月,竟然已枝节横生,有五六米了,看这架势,似乎要钻天。

        果真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就是爷爷所说的竹子的节——气节吧。虽遭受打击,仍保持自身高洁与坚强不屈。即使扎根黑暗,也要向上生长,冲破禁锢,钻出泥土,迎接光明。

        如今,我们青年人不就需要这股劲儿吗? ——竹的韧劲!不就需要这种节吗? ——竹的气节!

【习作点评】一节老根,一丛新竹,一种气节。习作以时间为序,以“竹”为线索,通过写爸爸挖竹、爷爷种竹、老根新芽、枝节横生四个小片段,揭示了什么是“节”。叙事时详略得当,点题巧借爷爷之语,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号召青年人“即使扎根黑暗,也要向上生长,冲破禁锢,钻出泥土,迎接光明”,这是韧劲,也是气节。如果语言表达能够再精准一些,习作就更优秀了。加油,优秀的男孩!(指导老师:候会芳)

相关文章

  • 小荷文苑(第8期)

    【写作导引】 阅读下面关于“阳光”的名言,按要求作文。 1.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

  • 小荷文苑(第9期)

    【小小说】 听,风的声音 苏泽昀 微风拂过树...

  • 小荷文苑(第6期)

    【写作要求】 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树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

  • 小荷文苑(第10期)

    【写作导引】 在花季里遇见花的明媚,在雨季里遇见雨的丰润。潮起潮落,斗转星移,在每一季流光里,让我遇见最好...

  • 小荷文苑(第7期)

    【写作导引】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眨眼间初中三年如白驹过隙。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今天的你会交出...

  • 小荷文苑(第12期)

    【写作导引】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很完美,甚至...

  • 小荷文苑(第11期)

    【写作导引】 请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从“温暖”“自由”...

  • 【小荷文苑第14期】遇见

    【写作导引】 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见过的那个人、那...

  • 【小荷文苑第60期】告别

    告别 岐山三中九六班 刘舒婷 我们一起走过那段...

  • 【小荷文苑第70期】秋

    【写在前面】 诗歌虽同题,韵味大不同!看九七班孩子们的同题共振啦! 【学生作品】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荷文苑第183期】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mu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