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完成重要工作任务后,已放松三天了。其实一直在思考寻找答案,为什么会做完重要事情什么都不想干,我怎么克服?貌似前面总结的方法也没见效。正被这个问题困扰,现在看的《了不起的我》好像给了我合理答案。
书中提到了“实用式辩驳”方法:
1.这样的想法会引发我什么样的情绪呢?
2.这种情绪是我想要的吗?
3.它会触发我什么样的行动呢?
4.这种行动是我想要的吗?
5.我这么想,会让自己更好呢,还是更糟糕呢?
有三天没做工作中紧急重要的事,心里充满焦急与自责。觉得自己很不应该,浪费了大把时间。应该早点做充分准备,自己也从容点。越是自责越焦虑,焦虑就导致过程中浮躁。但焦虑确实也会触发我去赶紧着手。不过我也知道,肯定会因压力拖到截止时间集中做,做完因为压力的释放就没动力又工作,会只想放松。下一轮又拖到最后时间。我不想老体验焦虑不安,也不想这么突击搞,我希望从容地准备,高质量完成。通过焦虑来驱使自己做,只会恶性循环。
你应该用“WOOP 思维”指导行动。
W ——Wish, 就是愿望的意思。你可以先想想你在本周、本月或本年需要完成的愿望。
O——Outcome, 最好的结果是什么,这是增加目标的张力。
O——Obstacle, 设想可能遇到的障碍。思考行动路径。
P——Plan, 计划。要具体到“如果…就…”以便顺利触发行动。
愿望是每天都能为工作积累一点东西,好处是:1.能从容地提前完成工作,我有更多可支配时间做其他事。2.积累更多,成长更多。可能遇到的障碍是:1.习惯了有任务才做,没任务就什么都不想动。2.不会特意去开电脑做不紧急的事(也同1)。3.没有非常明确长期想积累的内容。4.会担心找的资料不全面权威,积累的价值低。计划:1.吃完饭就上楼开电脑,按某个内容去找资料学习至少15分钟,并且word里做好笔记。2.积累过程中遇到想学的新东西,就分门别类建文件夹。3.担心资料不够好,多搜。同时学习信息搜索课程。
后续将跟踪有无改变。(补3.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