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孔夫子》:愿奔走天涯,万里投荒

《孔夫子》:愿奔走天涯,万里投荒

作者: 任晨玮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17:51 被阅读18次

    《孔夫子》:愿奔走天涯,万里投荒

    1939、1940年,新华公司的《貂蝉》和《木兰从军》掀起了“孤岛”的古装片热潮,在这股热潮当中,既做到了商业收益化,又做到了质量保证,还带有一定隐喻的进步思想的影片为数不多,《孔夫子》是其中一部。

    《孔夫子》这部电影在1940年12月19日上映,由费穆编导。费穆的“诗人电影”风格我们在他的前边几部作品中已经领略过了,这部电影除了这个独特的保留风格外,还增添了大场面、大制作的恢弘风格。

    首先,影片遵循着尊重史实的原则,剧情发展始终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主要参考资料,在字幕中也多次出现《史记》的引述,作为一部古装历史片,从文史的角度来看是十分合格的,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市场上出现的各类纯商业古装片,故事大多取自民间传说和野史稗史,除此之外更令人发指的是,影片中充斥一些无厘头、色情等的镜头和情节;所以这部电影一出现,就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认为影片具有“纯粹而一丝不苟的水准”。

    其次,影片还暗含一些当时电影人自己的思想,渴望救国存亡也好,自怨不能杀敌报国也好,都或多或少的在电影中有着暗示。比如说,孔子在给弟子上音乐课的那一场戏,子路在下面无心听乐,突然抱拳大叹一声:“大丈夫生当乱世,岂能......”,这也可以看做是电影人的自我独白,表现了电影人们在那样一个处境中的复杂的心情。

    除此之外,影片还有很多有趣生动巧妙的地方值得一提。影片中展示了很多古代的习性和教育方式。诸如,古出兵前,先以牲血祭鼓,影片开头的部分就展示了这一情节,也给这部古装片增加了代入感,设计的十分适宜;再如孔子给弟子讲学时,讲到中庸之道,利用三个悬着的桶加水的形式,生动地传授了这一思想:想要正,必须有学,但不可过,过之则溢。由此联想到蒋中正先生,原来名字是来自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再如影片中对孔子升官加职的描写,利用了三冠三职来展现,不同的冠代表了不同的职位,导演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做得十分完善,值得敬佩与学习,以及影片中反面角色阳货与亲信下棋的场景刻画,这两处也被称为“博弈论英雄,官帽看升迁”,十分巧妙生动,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影片还有一个十分感人的地方,孔子说子路,大丈夫岂能不戴冠,一个七八尺的大男人像个小媳妇似的跑了,众人笑。最后子路被逼死的时候,还不忘扶冠而死,与前面的情节遥相呼应,死前还记得恩师的教诲,让人感慨不已,此处情节大有催泪之感。

    电影之外,随着这部影片的上映,基本结束了“孤岛”古装片泛滥的历史。至于是为什么古装片到这就基本结束了,具体原因也不得而知,只知道这潮流就是一个圈,转来转去,不可能待在原地不动的,后来1941年,时装片又在“孤岛”风靡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夫子》:愿奔走天涯,万里投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pj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