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原创】
可惜了老戏骨宋春丽老师的精彩表演最近央视一套刚刚播完年代剧《我们的日子》。豆瓣评分由原来的7.5分下滑到6.1分,险些掉到及格线下。可惜了宋春丽老师的绝佳表演。
就这部剧的内容而言,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写起,写同一工厂里的三家同事及他们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去年的年代大剧《人世间》让观众们记忆犹新,大家对年代剧都有期待,希望看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及他们的命运。
但是《我们的日子》却辜负了观众的美好期待,一些粗制滥造的剧情去构架故事,引出一大堆奇葩的情节来,让观众看后大倒胃口。
数一数剧中的奇葩事,要多雷人就有多雷人。
奇葩之一:
《我们的日子》在第一集中介绍这个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开始提出了。
1971年 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军管会、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外,都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当年制定“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
1973年 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1973年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晚、稀、少”的政策。“晚”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后结婚,女24周岁以后生育;“稀”指生育间隔为3年以上;“少”指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两个孩子。
1978年,中央下发《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明确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1979年1月,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贯彻69号文件,在贯彻中把“最多两个”去掉,变成了“最好一个”,独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开始。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刊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下称《9·25公开信》),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作为国营机械厂的职工,对于国家的政策不应当不知道吧。
剧中的女主角刘淑霞是工厂干部,男主角是转业军人,在剧中多次提到他们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但为什么,刘淑霞在已经有了儿子后,又怀了二胎。在说到给孩子起名字时,她竟然说她要生七个。这一情节严重违背了当时的国策和国情。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生孩子是要有指标的。不仅是本单位同意你生,还要有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的批准。
我家有一个亲戚她是1976年生的儿子,1978年怀了二胎。工厂里动员她把二胎打掉。因为没有间隔四年。后来因为他们夫妇两人加起来已经75岁,又找了相关领导出面说话,我家亲戚的老二才保了下来。这是1978年的事情。
不知道是编剧的无知,还是创作态度不严谨,涉及国家政策的问题上网上查一查都能明白,却闭门造车,写出这样奇葩的台词来。
小演员演得比大演员演得好奇葩之二:
在剧中多处胡编滥造,为冲突而冲突,这样的情节比比皆是。王明中作为刘淑霞的第一个孩子,他没有蛋蛋,这孩子长到三四岁,居然一家人都不知道。太离奇了吧!
做父母的人哪一个不清楚自己孩子的身体。我记得我生完孩子,掰着孩子的脚趾数她有几个脚趾头,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子脚趾是分开的张开的,我总担心孩子多长了一个脚趾。
王明中是男孩子,刚出生父母肯定都会看他的小蛋蛋,怎么可能过了好几年,才被医院里的医生最先发现。不知道编剧有没有过带孩子的经历,能想出这样侮辱观众智商的桥段。
奇葩之三:
剧中交待,那人和很早失去了丈夫,一个人把刘淑霞和她哥哥带大。按理说,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刘淑霞应当很懂事,懂得体谅母亲的不容易。但是在剧中,一点都没有看到。年轻时不懂事也就算了,到了最后,母亲住院时,母亲还担心她不会做饭。请问刘淑霞白活了吗?年轻姑娘不会做饭情有可原。有了孩子,还不会做饭,说得过去吗?
再有,刘淑霞在剧中喝咖啡,有了孩子让傅莹带,自己躺在床上看书。我不知道她是摆样子呢,还是真能看得下去。这个情节脱离了生活实际。
奇葩之四:
临生孩子前,已经羊水破了,不马上去医院,非要先洗头。好不容易被王宪平说动,没有小轿车又不去。
如果说刘淑霞生第一个孩子不懂,还情有可原。她已经是生二胎,难道不知道二胎比第一胎更快吗?
编剧的脑洞真是大,啥都能编出来。
奇葩之五:
工厂倒闭,刘淑霞去杨大山的公司当会计,方慧给她开3000元的工资。九十年代末到21世纪初,没有那么高的工资水平。
据网上资料:
2000年北京市经济发展状况
(一)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46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比9%的预期目标高2个百分点。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
……
(四)全市职工平均工资15726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市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4976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地方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3420元,增长12.7%。地方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11989元,增长9.3%;地方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平均工资18331元,增长9.4 %;地方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8784元,增长 8.7%,中央在京企业19097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49.7元,增长12.7%。
对于二线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水平。我想编剧是想说方慧给刘淑霞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尽管如此,也不能太离谱吧。
奇葩之六:
王宪平是个转业军人,分配到工厂,在那个年代工厂对于转业军人都是比较重视的。王宪平转业前是连级干部,到了工厂可以套股级或副科级。如果当时没有合适的职位,在晋级中也会优先考虑。剧中却开会研究让一个有劣迹的杨大山当了保卫科的科长。在八十年代,保卫科是重要科室,应当由党员担任,怎么可能让杨大山当呢?
奇葩之七:
严冰是个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孩子,虽然失去了母爱,但父亲对她倍加呵护。她有礼貌,懂道理,做事有分寸。
她暗恋雪花的哥哥许久,直到明中考上大学,她终于向明中哥哥表露了心声。但是当她看到明中带回女朋友时,却一个人跑到酒吧里喝酒,而且醉到不省人事。因而被同学强奸。
为了打胎,严冰去了一家小诊所,引起大出血,险些送命,最后将子宫切除。
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要摧残一个从大城市来的女孩子,难道就是为了后边让这个被切除了子宫的女孩子和明中这个没有蛋蛋的男孩子才相匹配吗?编剧是不是价值观有问题,做人太不厚道了。
好心疼严冰奇葩之八:
杨思宇不是亲生的也就算了,他在旱冰场上为了救小孩,自己摔倒受伤。王雪花细心照顾,他在最脆弱的时候提出来和王雪花分手,不合情理。再有,杨思宇是为救人受伤的,学校应当表扬,却无笔墨,而是表现杨思宇因伤的消沉。
奇葩之九:
东方宏因看到雪花和别人好而放弃学业。他小的时候是怯懦的孩子,对于退学这样的大事,他是如何下决心的,就因为雪花选择了与杨思宇谈恋爱吗?对于九十年代末的人来说,思想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前卫,对于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不会轻易放弃。再说,王雪花有什么可值得他做出这样大的牺牲的。只是为了后边,表现东方宏成名了,夺回了王雪花。
奇葩之十:
在北京读医学院的明中,性格内向,有女孩子严冰向他表白,被他拒绝,却找了个大他六岁带个孩子的离婚女人。这样的安排对于推进剧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倒是把剧中的爸妈、姥姥和严冰气得够呛。是要这个戏剧效果吗?有什么意义呢?
奇葩之十一:
还有刘淑霞家里并不富裕,两个人工作,家里有没有工作的母亲,两个孩子,还有王宪平的弟弟。但李小冉在剧中的毛衣数不清有多少件。八九十年代,一个工厂里工作的干部,就算是条件好,有三四件毛衣已经不少了,但李小冉像时装秀一样几乎换一个镜头,就要换一身衣服,她哪里来的那么多钱买毛衣?
奇葩的事远不止这些,还有东方宏九十年代末在北京红了,他住的房子从面积到装修风格与年代极不相符,完全是现代近年来的住房。
以上的奇葩,凡此种种,不知道这样的人物、剧情、故事在社会生活中的概率有多大?编剧把它们一股脑地编到一起,看似增加了戏剧的冲突,实则编剧缺少功力,无法通过平凡的生活中去展现人性,挖掘人性。所以才将一堆粗制滥造、经不起推敲的狗血情节拼凑在一起。
总而言之,看了这部《我们的日子》,感觉题材还可以,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编剧的创作太不严谨,想当然,不求甚解,甚至是胡编滥造。这样对于年代剧是极大的损害。观众的眼睛都是亮的,编剧的瑕疵都逃不过观众的火眼金睛。请不要侮辱观众的智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