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花神也喝咖啡」
要振作,多读书,多读书,多读书。
——本文作者题记。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本书中提出的“10000小时定律”的概念,也许你已经从许多地方听到过。
不过简单把这本书划分为鸡血励志类就有点失之偏颇了。除了智商以外,作者在本书中列举了各种有趣的实验研究,探讨环境、家庭、机遇、时势等因素在个人成功上的作用。
下面会分两篇简要介绍下本书的主要观点。
1、成功靠的是什么?
加拿大对冰球运动员培养采取的是精英选拔体制,根据加拿大心理学家罗杰·巴恩斯利的观察,被选中进入职业青年队的优秀冰球运动员的生日集中在1月、2月和3月,其中1月出生的球员数量最多。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加拿大冰球队按年龄分组所依据的分界线是1月1日,即从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将会被分在同一组。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由于有将近12个月的年龄差距,球员之间在生理成熟度上将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一, 成功并不完全是靠天赋或是个人优势。最初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领先优势也许与个人天赋、个性、努力等因素都无关。
第二,优势积累效应。即,职业冰球队友一开始只比最初所在球队的队友好一点点,然而这微小优势带来的机遇,扩大了他和那些队友之间的差距,随后差距与机会交替发挥作用,微小的差距被越拉越大——最终被选中的队员成了真正出众的天才。
第三,不能忽视社会机制(选拔制度)对个人成才的巨大影响。森林里最高的橡树之所以长得最高,不仅因为有一颗最优质的种子,还因为它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其他大树挡住阳光,它生长的土壤深厚肥沃,它在还是幼苗的时候没碰上兔子啃树皮,它长成以后也没被砍伐。
2、10000小时定律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对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展开了研究,他们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由:①最优秀的明星学生(个个都有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②仅被认为不错的学生,③不太可能做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
所有3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首次接触小提琴至今,你练琴一共练了多少小时?
结论是:3组学生都在5岁左右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到20岁那年,他们累计的练习时长分别为10000小时、8000小时和4000小时。
说明了什么?第一,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事件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的临界量。看起来,10000小时就是这个神奇的临界量。
莫扎特、甲壳虫乐队、比尔·盖茨、比尔·乔伊等人的故事都印证了这一定律,而其中不乏我们所认为的“奇才”。也就是说,即使是天才也一样需要刻意练习。
印证了那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比拼天赋。
3、智商有多重要?
192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刘易斯·特曼从25万中小学生中挑选出1470个智商介于140到200的孩子进行研究,他们被统称为“特曼人”。
随后,特曼教授跟踪、测试、分析“特曼人”的人生经历,并将研究报告写成一本著作《天才基因的研究》。
特曼教授的观点是,“除了道德之外,没有什么比人的智商对人生的影响更重要了。”而这一思想一直到今天仍旧主宰着人们对成功的看法。
事实果真如此吗?
作者分别选取了美国2007年以来25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2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查询了他们的学历背景,令人意外的是,并不是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来自于顶级名校。
而特曼教授的研究对象——“特曼人”成年之后,大多数人的职业只能算是普通,最终没有一个人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事实上,特曼当年测试过两个小学生,因为智商“不够高”而没有入选,后来他们都成了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肖克利和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当特曼出版第四卷《天才基因的研究》时,“天才”一词几乎从他的文字中消失了。“我们发现,”特曼带着失望总结道,“智力与成就之间并不是真有那么大的关联。”
当然,这并不代表智商没有门槛。就好比打篮球,160公分的身高也许会把你挡在国家队选拔门槛之外,但190公分和188相比,多出的那两公分能带来的优势也许就没那么显著了。
4、实践智慧从哪里来?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实践智慧(practical intelligence)”概念,包括:“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这种能力比较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情商”,它与智商没有直接关系,不是直接来自于基因,而是后天习得的。
那么它主要来自于哪里呢?
几年前,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里奥的科研小组对三年级学生开展了一项有趣的研究,这些学生中既有黑人也有白人,既有来自于富裕家庭的也有来自于贫穷家庭的孩子,而拉里奥最终选定了12个家庭。
在对每个家庭进行不下20次的走访后,拉里奥关于家庭教育有了一项发现——你大概会以为12个家庭会有12种迥然不同的教育模式?然而,拉里奥的结论是,这些家庭中只存在两种教育方式:家境富裕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一种方式,家境贫寒的父母对待孩子则是另一种方式。
简言之,家境富裕的中产父母总是让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让孩子穿梭于各项活动之间,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是队友的评价。他们的教育风格是“协同培养”,倾向于发觉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学会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应付自如。他们还学会如何舒服地与成年人打交道,在必要的时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终,中产阶级的孩子形成了“权利”意识——即他们知道自己有权参与制度互动,已经能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行事了。
反之,根据拉里奥的观察,低收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为“自然成长”,他们的孩子没有紧张的活动安排,蓝领父母们认为孩子们的活动是成人世界之外的活动,无足轻重,而在与外界的互动上,贫困家庭的家长总是震慑于权威、行事消极、停滞不前。
比起中产家庭来,贫寒家庭出来的孩子似乎并不知道如何为实现自己的良好愿望而制定有效的策略。
而在特曼教授的研究里,“特曼人”成年以后,他将研究对象中的730名男性根据表现的好坏分为A、B、C3组,A组中有90%的人大学毕业,其中有98%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而C组中有1/3的人从大学辍学,1/4的人只有高中文凭。
特曼在进行一系列比较分析后发现,两组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背景。A组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于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而C组的家庭环境却是另一种情况,有1/3的人的父亲在八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辍学。
C组的学生原本也是聪明绝顶,然而特曼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处于下层社会的家庭出生的天才少年,最终几乎没有一个仅依靠自己的智力获得成功。
他们缺的是什么?正是一个帮助孩子获得应对社会的经验的社群。
说到这里似乎陷于无助,成功看起来越来越像是不能由自身所决定的事情了。真的是这样吗?明天和你分享本书的其他观点。
不过,在开启下一篇前,不如先留言告诉我关于以上这些的想法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