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光
“屋里厢”是道地的上海话,就是“家”的意思。请你来“屋里厢”坐坐,就是请你到家里坐坐。今天,我请你去的是上海新天地北里二十五号,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
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原来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户普通人家。这户人家有房间八间,分别是客堂间、书房、老人房、主人房、女儿房、儿子房、灶披间、亭子间。
下面就跟随我走进老上海屋里厢,一起追寻历史的记忆吧!
进大门过天井就到客堂间了。岁月在老式木条地板上留下磨擦痕迹,而那桌椅、钟表、茶碗等摆设更让我们回到了久远的过去。一幅山水画、两边对衬挂着的对联,让我们知道这是知书达理的一家人。而从客堂间左边门进去,就是老人房间了。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不知存在多少年的老床了。老床做工精巧,充满年代感,一看便知这床有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从老人房的另一扇门就进入书房了。书房少不了书桌,少不了文房四宝,在书桌上还有一个算盘,说明主人是个精明干练的人,墙上挂着的电话,又说明这家的生活条件,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好的了。
灶披间就是我们说的厨房。那时可没有煤气,还是要烧柴火和煤的。灶披间一般都有一扇门通后弄堂的。佣人买好菜就会在后弄堂里洗干净,然后拿到灶上来烧。一大家子吃好饭的碗筷也会在后弄堂里洗好再放入碗柜中。从这灶坡间的锅碗瓢盆中,从古朴的碗柜和悬挂的腊肉里,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十足老城厢弄堂里的生活气息。
踏着木楼梯上楼。在一楼到二楼楼梯的转角处,有一个朝北的房门,推门进去,这就是最具上海特色的亭子间了。它的下层是灶披间,上层是晒台,房间又朝北,冬冷夏热。所以亭子间一般不住家人,而是都出租给外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不少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到上海讨生活,靠卖文为生,出现了有影响的“亭子间文学”。如果你读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会对这种弄堂里的石库门老房子更感兴趣,也会对这亭子间充满好奇。
二楼就是以卧室为主了。这家人家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产家庭。老人因年龄大,卧室安排在楼下,而楼上除了夫妻一间卧室外,还有一儿一女另两间卧室。女儿房间朝北,儿子和夫妻房间并排朝南。奇特的是,到了二楼,女儿,儿子房间各有一扇门出入其间,而夹在其间的父母卧室却有两扇门,一扇通女儿房间、一扇通儿子房间。父母只能通过子女的房间才能上下楼。
女儿是个追星族,墙上贴着明星海报,儿子的房间比较简单,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有一张小小写字台,可以想见晚饭后,子女坐在各自写字台写作业的情景。父母房里一台老式电唱机十分显眼。平时休息时,夫妻俩喝喝茶,边听听音乐、边说说家常话,一幅温馨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
这是一幢典型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新式石库门建筑。这里展示的是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文化。这里所陈列的实物,无论是炉灶、小孩的课本,还是口红、烟缸,全是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弄堂里所留存的旧实物。在这里,我缅怀着老上海;在这里,我找寻到了家里老照片上留存的实物;在这里,我看到了父辈们生活留下的痕迹。
上海石库门,我的屋里厢。
发现美,寻找美,看不一样的上海,请跟我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