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还世人《道德经》原貌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八章:无之以为用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八章:无之以为用

作者: 龙潭今语 | 来源:发表于2021-10-31 13:07 被阅读0次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九章全文如下: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撚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一章。本章文本以帛书乙为底本,并参照帛书甲本和传世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本章继续阐述“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有两大内涵:一是“对立面始终存在”;二是“对立面互相转化”。“对立面始终存在”又表现出两大特征:“共生共灭”和“既对立又统一”。

    上一章,老子在横向上就“对立面始终存在”作了全方位展示,通过“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六个维度,揭示了对立关系无处不在。本章老子以“有无”为例,进一步揭示了“对立面始终存在”的内在特征:“共生共灭”和“既对立又统一”。

    什么是“共生共灭”?

    老子举了个盖房子的例子。房子一旦盖好,就有了室内空间。若将房子拆了,室内空间也随之消失。房子是“有”,室内空间是“无”,“有无”共生共灭。

    什么又是“既对立又统一”?

    房子与室内空间,一有一无,形成对立;而两者又在提供住所这一目标下,实现了统一。房子提供了条件,室内空间发挥了作用,二者缺一不可,这便是“有”与“无”的统一。

    “共生共灭”与“既对立又统一”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往往只见“有”不见“无”,或只见“对立”不见“统一”。不知庐山真面目,得来岂不费工夫?

    老子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表述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的作用少不了“有”,而“有”的作用则是为了成就“无”。“有”若不向“无”作延伸,就失去了“有”的意义;而“无”若没有“有”作支撑,也无法发挥“无”的作用。

    ——这是存在于一切对立关系中的辩证法。

    “共生共灭”与“既对立又统一”

    老子举了三个“有”“无”相辅相成的例子: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于同一车毂,车毂中有圆孔,正好安装车轴。于是有了车轮,能为车所用。

    卅(sà),三十的省写。毂(gǔ),车轮中间固定辐条的环形构件,中间留有圆孔,可以插入车轴。辐条是连接车辋与车毂的直条。当,相当于“在”,“当时”即“在那时”。其,代指车毂中间的圆孔,因孔是空的,故称“无”。“有车之用”,指车毂套上轴便成了一副车轮,可供各种车辆使用。

    撚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

    黏土加水和成了泥,做成了陶器。陶器中间是空的,正好可以装东西。

    撚(niǎn),揉搓,这里指和(huó)泥。埴(zhí),黏土,可用于制作陶器。埴器即陶器。正因为陶罐中间是空的,才能用来装东西。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

    盖房子有门窗,打造了室内空间,可供人们居住所用。

    凿户牖(yǒu),直意是做门窗,这里代指造房子。这是老子以点带面的表述手法。如“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走马”代指行军打仗,“以粪”代指在家种地。正因为房子里是空的,变成了室,才能够供人起居之用。

    这三个例子中,没有“有”便谈不上“无”,没有车毂哪有毂中的孔?没有陶罐哪有罐中的空?“有无”共生共灭显而易见。

    再者,“有无”的共同目标都在于“用”——用于造车,用于装东西,用于住人。为了实现最终用途,“有无”又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有”成了“用”的条件,“无”发挥了“用”的功效,两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说,“有”的作用是创造条件,“无”的作用是达成目标。“有无”相互对立,但在达成目标中实现了统一。

    利,指提供便利,创造条件。用,指发挥作用。不具备条件,便不能发挥作用,从而无法实现目标。

    道理十分简单,但用起来却又未必那么简单。什么是“有”?什么又是“无”?面对具体问题,“有无”及其作用往往又显得不是那么清晰。

    “有无”的丰富内涵——物、事、抽象概念一网打尽

    老子是如何定义“有无”的?

    让我们回到盖房子的例子。一片空地上盖了间房子,房子是有,室内空间是无。但如果房子盖了一半呢?只有半堵墙,这是“有”还是“无”呢?

    老子对这一问题早有明确答案:房子铺上最后一片瓦的那一刹那,界定为“有”,之前的过程都界定为“无”。“有”和“无”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成”与“未成”。房子彻底竣工,谓之“有”,否则就是“无”。

    老子又何出此言?

    ——“无,欲观其眇。有,欲观其徼。”

    任何一种“有”都是有定义的,据此可以划出它的边界,谓之“欲观其徼”。“徼”,边界。而“无”往往看不见而无法描述,或相对模糊而难以表述,于是要通过它的反面“有”来确定,谓之“欲观其眇”。“眇”本义少目,双目一好一坏,以示对立,或代表对立面。

    老子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首先定义了什么是“有”,因为“有”可以清晰表述;再通过“无”是“有”的反面界定了“无”;这样,即使“无”难以表述也无妨。

    老子这种对“有”“无”的界定,不仅适用于“物”,也适用于“事”和各种抽象概念。

    “桌上有苹果”是“有”,“桌上没苹果”是“无”。——“有无”指实物。

    “饭做好了”,表示桌上放着四菜一汤,是“有”;反之,“饭没做好”,甚至已做了三菜一汤,都是“无”。——“有无”指事务。

    “我想好了”,表示有了下一步的具体方案,是“有”;反之,“我没想好”,包括在二选一之间犹豫不决,都是“无”。——“有无”指抽象思维。

    老子哲学中,“物”有着更为宽泛的概念。“道生万物”,这里的“物”,不光指山水花鸟,“光”是无形的物,“神”(灵魂)也是无形的物。“精神生于道”(《庄子·知北游》),是说“精”与“神”都是万物之一,为道所生。“挫其锐,解其纷”指道与力量同在,与智慧同在。力量与智慧也是万物之一,道与万物同在,谓之“玄同”。

    老子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房子没盖好,地上也还矗着半堵墙;我没想好,脑海里却早已思绪万千;饭没做好,但锅正炖在火上。

    老子的“无”表示未成。十月怀胎,是生命之始,但界定为“无”,正如半鸡半蛋不是鸡而是旺鸡蛋。婴儿落地的一刹那,是生命之成,才界定为“有”。老子并没有用存在与不存在,或有形与无形来定义“有无”。

    无处不在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无”可以是知识和能力:

    常言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未来。巨人的肩膀,就是已有的知识,是“有”,而未知世界是“无”,是大展拳脚的新天地。前人的智慧为后人的发现提供了条件,“有无”在创新与创造中达成了统一。

    用人之道,在于用人之所长。人天生的灵性,是区别于他人的优势所在,故善用人者善取人,而无弃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有”,能见“有”谓之因材施用,不见“有”谓之对牛弹琴。知人善用并非易事,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有无”可以是产品和服务:

    《蓝海战略》被誉为是自波特以来竞争理论中最具智慧的成就,但它并没有超越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或服务,是“有”。市场上稀缺的产品和服务,是“无”。从红海跨越到蓝海,无非是产品创新或模式创新,是“有”向“无”的延伸。

    “拼多多”的平台并不比“淘宝”更有效率,物流并不比“京东”更为强大,但却在巨头垄断的市场缝隙中逆袭成功,靠的不就是模式创新?卖的是同样产品,走的是类似物流,却吸引了更多客户。凭什么?是“无之以为用”降低了买卖双方撮合的门槛,于是开拓了一片崭新的市场。

    “有无”可以是成败:

    “失败”因为没有成事而往往被视作“无”。然而,古老的智慧却告诫人们,“失败乃成功之母”。“母”当然不会是“无”,“失败”不过是装扮成“无”的“有”。“失败”为人们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为探寻未知世界指出了新的方向。已经尝试过且失败了,是“有”,没有尝试过,是“无”。成功就孕育在“无”之中,一次次失败意味着成功正越走越近。

    反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咎莫险乎无敌,无敌自废其功。何以见得?——这世上除了道是绝对的,其他一切都是相对的。对立面始终存在,无敌终将迎来强敌!一路“无敌”,意味着离真正的对手越来越近,危险正迎面扑来。

    “有无”可以是制度:

    任何发展离不开人,美国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作为中国长期发展的人才战略,海南自贸区肩负着制度创新的使命,去探索能吸引世界各国精英的制度环境。这一战略下,世界各国可借鉴的制度是“有”,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是“无”。“有”与“无”在吸引世界人才的目标下实现了统一。

    推而广之,改革开放又何尝不是不断的制度创新。世界各地的成功经验是“有”,探索出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之路,是“无”。“有”推动“无”,换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腾飞。

    不断变化的“有无”:

    “有”又可以是客观环境,而客观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有”也在不断变化。“无”是“有”的对立面,势必随着“有”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出现了不断变化的“有无”,它不同于“有无互相转化”。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出口拉动,出口占经济总量2006年前后达到高峰,超过了1/3,之后开始下降。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政府近来推动的去中国化进程,又进一步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是“有”,经济发展的未来格局是“无”。环境变了,格局就要相应改变,于是顶层提出了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战略,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以消费为主的内循环。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当“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时,“无”随之而动,于是“用”的内涵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就是不断变化的“有无”。

    本章勘正说明

    本章各不同版本就文义而言并无实质差异。帛书甲本残缺较多,还原版取帛书乙本为底本,因其表述相对简洁,颇显老子行文风格。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还原版)

    卅楅同一毂,当亓无,有车之用也。(帛书乙本)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汉简本)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范应元本)

    此句帛书甲本残字较多,帛书乙本“辐”作“楅”,“楅”当为“辐”之讹。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句末“也”字,当为后人添加的断句语气词,还原版将其删除。

    各传世本写法一致,“卅”作“三十”,两者义同。“同”作“共”,义亦同。

    撚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还原版)

    然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帛书甲本)

    (土然)埴而为器,当亓无,有埴器之用也。(帛书乙本)

    挻殖器,当其无,有殖器之用也。(汉简本)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

    挻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范应元本)

    帛书甲本“撚”作“然”,“然”当为老子本字,读作“撚”。帛书乙本“撚”作“土然”,“土然”当为“撚”的异体字。汉简本、范应元本“撚”作“挻”,“挻”义揉和,与“撚”义同。其他传世本“撚”作“埏”,“埏”与“挻”通。

    “埴”,汉简本作“殖”,“殖”当为“埴”之误。“埴器”,各传世本作“器”,是后人为谋求上下文句偶对工整而改,还原版从帛书甲乙本,取“埴器”。

    “为”,帛书甲本作“为”,帛书乙本作“而为”,汉简本无“为”字,其他传世本均作“以为”。“为”、“而为”、“以为”义同,还原版从帛书甲本。

    帛书甲乙本及汉简本句末“也”字为后人添加,还原版将其删除。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还原版)

    凿户牖,当亓无,有室之用也。(帛书乙本)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汉简本)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范应元本)

    “凿户牖”,各传世本均作“凿户牖以为室”,增三字,当为后人以求与上文偶对工整所至,还原版不从。

    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句末“也”字为后人添加,还原版将其删除。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还原版)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帛书甲乙本、汉简本、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范应元本)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想尔本)

    此句唯想尔本句首脱“故”字,语气欠佳但不改文义。

    附:王弼本《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还原版《道德经》第十八章:无之以为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so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