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版《道德经》将其中两章独立出来作为“老子自序”。本章是老子自序的第一章“人不我知”,全文如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本章内容对应王弼本第七十章。其中第二句王弼本、河上公本等作“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帛书乙本作“而天下莫之能知,莫之能行。”帛书甲本和傅奕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老子的习惯用法是“我”与“人”対举,“王”与“天下”対举,“圣人”与“百姓”対举,故这里取“人”而不用“天下”。
本章的主题是“人不我知”,表达的是我与人的对立,阐述的是对道的两种不同态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主宰,为人行事一切当遵循道的法则;然而,世人却往往做不到,究其原因无非是不明道;因此,自己当不辱使命,提笔论道,让更多的人能知道明道——道出了写下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初衷。
老子为什么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这里作“论”解,不是指说话,而是指老子的理论。老子的理论之所以“甚易知,甚易行”,是因为它是对道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而道又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每天都在接触老子的思想,每天都在实践老子的理论,所以是“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的理论极为简洁,核心思想就是两大基本原理“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对立统一”有两层含义:第一,对立面始终存在。这一点尽人皆知,有正必有反,有左必有右,有大必有小。第二,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人们也在天天经历,白天黑夜不断轮回,是对立面互相转化;物幼则长,由弱变强,物壮则老,又由强变弱,这也是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些道理无人不知,并不显得有多么高深莫测。
人有男欢女爱,代代生息繁衍,这是“对立统一”的产物。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休,春播秋收,夏长冬藏,也是在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行事。人们敬畏天地,择水而居,结伴而行,相依为命,这些都是在践行“对立统一”这一基本法则,没有难倒任何人。
至于“公平公正”,《庄子·齐物论》为我们作了极为精彩而又通俗的解读:
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庄子的意思是,人有四肢百骨,七窍二出,五脏六器,应有尽有,但你并没有将它们分出贵贱,将能者为臣,亲者为妾;或令谁执政为王,又或令能者轮流执政,来掌管你的身体。你对身体的各个部件平等以待,而它们无君无王,和谐共生,却能使身体功能正常运转。为什么人类社会又需要王权,又需要将人们分出贵贱,让一部分人去统治另一部分人呢?
这里,庄子是在用人体这个小宇宙来类比社会这个中宇宙,旨在证明王权与等级是个伪命题,社会的和谐运转是道的顶层设计,是道对人类社会的馈赠。这是道家思想对“公平公正”原理的最佳诠释,无人不通,又无人不置身其中。
老子为什么又说“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莫之能知,就是莫能知之;莫之能行,就是莫能行之;“之”是指老子的理论,也就是“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
“对立统一”又为什么难知难行?因为绝大多数人给自己的思维设立了边界,难以逾越。——一切事物都有反面,但却无人问津“宇宙的反面是什么?”直到今天也很少有人想去跨越这道屏障。可老子没有给自己预设思维禁区,他越过了屏障,他认真对待了“什么是宇宙的反面?”结果问出来了个“道”!“道”就是宇宙的反面,《道德经》就是要将宇宙的反面展示给大家,帮助人们逾越各自的思维屏障。
思维的边界是每个人给自己预设的,无处不在。“对立统一”原理强调,认识事物要正反兼顾,要懂得把握整体,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只想自己,还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然而,又有多少人超脱不了自我,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眼光局限在自我一方,在自身利益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于是,利益冲突,痛苦与折磨,接踵而至,殊不知这完全是因为自我遮蔽了双眼。
自身得失往往会扭曲理性,甚至对自己最亲的人也会用自我去衡量。多少家长把子女作为自身财产,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让他们为自己去实现理想,而从未认真思考什么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自身得失让共赢成了囚徒困境,让共同发展夭折于摇篮,让美好的信任毁于谗言,让虚幻的利益将自己抛进了深渊。人生最难,不是战胜他人,而是战胜自我。
其次,辩证思维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另一道障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多少人至今仍然不理解为什么是“有争”而不是“不争”。“柔弱胜刚强”,多少人绞尽脑汁而无法说清为什么弱能胜强。自老子《道德经》问世后,形形色色的后生,自作聪明,画虎成犬,将老子原文改头换面,改掉的恰恰是老子思想最精华的辩证思维,留下的反而是自欺欺人的痴人逻辑。
对立面互相转化,就是要人们辩证地看问题。弱小不是一层不变的,小会变大,弱会变强。只要善于利用事物自身发展的动力,从小事着眼,从简单入手,也能办成大事;灵活变通,善于取舍,完全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弱者的自信,来自道对正义的维护,一切不公,道将“正之以无名之朴”。
但“公平公正”却又为何难行?
汉武帝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所好是帝王的尊贵,天子的特权,这些在儒家礼制中体现的尽善尽美。从此,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一代代君王毫无保留地继承。农民起义起源于平等,却终结于权贵。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却无法消灭四大家族。权力和地位似乎永远都拥有着巨大的魅力。
财富与地位,权力与荣耀,不仅天子难以割舍,平头百姓也为之沉迷。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还有人乐此不疲地要创办贵族学校,传授贵族礼仪,兜售血统的高贵。千百年来,人们信奉的是人往高处走,争的往往是个人利益与高人一等。当西方自由主义为个人利益最大化送上了道德的保护伞,社会精英们群起为之欢呼。而当“公平公正”开始挑战自身利益时,又没有人真正愿意站出来革自己的命。
尽管如此,老子坚信道将会像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一样,驱邪扶正,纠偏除过,最终还社会以公平公正。
老子为什么要留下《道德经》?
最后一段的解读涉及到了“圣人”的概念,不能正确理解老子的圣人,就无法正确解读老子这一段文字的寓意。
老子的“圣人”是对立统一的产物。圣人与百姓是一对正反,表现在人格上是“无私”与“自私”的对立,表现在能力上是“知”与“无知”的对立,表现在社会功能上是“无为”与“有为”的对立,表现在社会结构上是“稀有”与“众多”的对立。
一个没有圣人的社会是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而根据“对立统一”原理,圣人是一定存在的,也可以理解为圣人是道顶层设计的必然结果。圣人的存在弥补了社会的残缺,因此圣人是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那就是必须去完成天下百姓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同时,根据“公平公正”原理,圣人与百姓又是完全平等的,百姓的“无知”绝不会成为圣人歧视的理由,百姓的“无能”也绝不会成为圣人抱怨的对象。相反,百姓的不足恰恰是激发圣人使命感的原动力。这一出发点是诸多老子注解中根本没有认识到的,它们将下文老子的寓意解读成了老子对天下的失望与抱怨,以至于老子好像是在这里孤芳自赏,这是对老子及其圣人概念的彻底误读。
言有宗,事有君。宗,指出处。言有宗,意思是我的理论是有依据的。君,暗喻道。事有君,指一切事物都在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 老子说,我的理论是对事实真相的阐述,而万事万物又是在遵循着道的法则运行,因此,我言即道,知我言即明道,由此引出了下文要说的不明道。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知,指不明道。知,在《道德经》中多指知“道”,与明道互通。不我知,是不知我的倒装,意为不懂我,无法明白我的理论。老子的意思是,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在依道行事,明道则知我,不明道则难以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希,少。贵,重要,这里更多是指珍重。注意,这里的“贵”没有高人一等的意思,因为道家思想是人人平等,所以也没有鄙视“无知”的内涵。老子这里更多的是在抒发一种使命感,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掌握了别人没有掌握的知识,这是道赋予自己的特殊使命,因此必须肩负起别人无法担当的责任。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被(pī),同“披”。褐(hè),粗布衣服。怀玉,以玉喻道,指圣人执守大道,即行圣人之道。什么又是圣人之道呢?圣人必须不辱使命,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去完成百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老子这是在以圣人自勉,要像圣人那样,一心为天下;天下既然贵我,则我当不负天下,要为天下贵我尽应尽之义务,回馈天下。这就解释了老子为什么要写下《道德经》的原因,决不是像司马迁《史记》所说的被逼无奈,为过函谷关才留下了五千言,而是出于老子自身的使命感,为万世开太平尽自己一份应尽的义务。
“人不我知”一语双关,不但指世人不解老子的道家理论,也含蓄地表达了世人不懂老子为何要写《道德经》的真实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