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于老师把白杨这课借物喻人的特点讲述出来,是从一个词汇“高大挺秀”讲起来的。
高大挺秀这个词是从第二课时进入同学们的视野的。于老师问大家:“大戈壁上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白杨树的特点书上写得很清楚,其中有一个词概括得非常好。”于老师这就是提前阅读,从整体入手,一个词就带动整篇课文,抓住了中心句子中的的中心词语,中心词语往往具有强大的引导的力量。
分析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的区别,渐渐引出了“秀”的是深层含义,秀不仅是外表美,也是内在美。那白杨有什么高贵的品格呢?这是第二问,于老师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处。
第三问:“作者是单纯写白杨树的吗?”这就渐渐引出白杨树代表的一种人性,一种品质。学生渐渐明白,白杨不仅写树,也写人,这是从叔叔两次望着窗外的白杨树沉思体现出来的。小白杨象征着即将扎根边疆的孩子们。
最后于老师告诉同学们,这叫借物喻人。借物喻人是于老师带领同学们一点一点挖掘出来的,不是于老师直接告诉的,所以学生学习的特别深刻,记得也一定很牢。
最后于老师让学生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段,这是一个很不同寻常的环节。我们只见过造句,造段大概是于老师的发明,也是他对于自己的学生十分自信的表现。两组关联词语一起造句,可不就成了一大段了吗?后来我渐渐觉得,这个造段不就是借物喻人的表现吗?白杨的特点是什么?体现在人物身上又是怎样的表现?学生对白杨身上的人性的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给我的启发是:1、每一篇课文一定有一个题眼,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题眼,作为突破口,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语文的规律,那就是读书、思考、总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语文、自主阅读的好品质。
2、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有目的的读文,才能抓住文章的思路和脉络。
3教师一定要把仔细备课,才能统观全文,找出文章最容易的突破口,从读中能找出来的答案,才是符合学生认知的最好问题。
4、教师的提问要精准聚焦,问题设计要有意义,直指教学重难点,这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于老师就是这样通过层层剖析,让借物喻人的方法渐渐水落石出。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问题是不是指向重点难点。
于老师的课,看着不是很难,但是精髓很难学,我们研究于老师的课,就是为了寻到他讲课的艺术与特色,其实功夫在诗外,于老师善于读书、写文章,对文学和文字有着莫大的敏锐性,对于学生有着敏锐的儿童视角,理解儿童,热爱儿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潜心修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