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街》

作者: 茶老皮匠 | 来源:发表于2019-02-18 11:44 被阅读17次
创作前言:潘郎是我的故乡,曾几何时,一说起“潘郎街”,温岭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区区三十年光阴,曾经热闹非凡的老街,如今已经斑驳凋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春节期间重游老街,回首过往,感慨万千,归作拙文一篇以记。
插图来自好友潘小勇与文章无关

                                  01

再次漫步在潘郎老街上,时光已经相隔了三十个春秋。

今年春节一个温暖的午后,一个人窝在家里颇觉些许无聊,就忽然有了一个念头,何不去探望一下那条老街,或许还能找回一些什么呢?于是一个人,踏着慵懒的阳光,怀着一份淡淡的心情,穿梭在一条条似曾相识的小巷陌弄间,一遍又一遍翻寻着儿时记忆中的点滴印迹。

散文‖《老街》

                                  02

老街不长,从乡政府所在地的"上街头",到我曾经就读过的乡中心小学的"下街头",也就约莫一里路的脚程。一到上街头街口,我就急急的把老街上下打量了一番,只见它依然还是那些破旧的石板路和木瓦房,也有零星的几间被翻新成了钢筋水泥房,硬生生插在旧楼群中,远远看去就像羊群中忽然闯进了两三匹野马,很是不协调。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发现老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之处。低矮的二层木楼房依旧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毗邻着,像一群迟暮的老者面对面端庄的坐成两排,生怕一不小心会被忽然而至的阵风吹倒似的,于是手挽手相互支撑着、鼓励着。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老街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和光彩。一眼掠去,除了黑色的瓦片和焦土色的木板,再也找不出第三种颜色。一根根贴满了牛皮癣广告的电线柱寂寂的伫立着,三两个行动不便的老人靠着电线柱悠闲的晒着太阳。几乎所有的店面都紧闭着门窗,沿街两侧很多门栅已经残缺不全,连店铺门楣上的招牌也所存无几;石阶转角处长满了厚厚的台藓,不时还蹿出来几株杂草来;有几间屋檐的瓦片甚至已经塌了一大片,也不见有人来修补。曾经辉煌的老街,今日它就像一条刚刚受了重伤奄奄残喘的长龙,无声地躺在那里,没有了丝毫的气息,那份安静使人不自觉的生出丝丝寒意,不敢停下脚步细细的端详。

图片拍摄于潘郎中街

                              03

穿过狭窄的小巷,来到了依河而设的旧农贸市场,那里曾是老街最热闹的地方。每逢农历初五、初十,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来赶集。人与人几乎紧贴着身,接踵而行,清脆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河道两侧则是万舸齐聚,站在老桥头上远远望不到头 。而农贸市场附近,场面更是壮观和寸步难行,用水泄不通来形容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遇集市日,大人们是绝不会带孩子们去那里的,一个人潮纷至就会淹没了他们的身影。 记忆中父母为了避开赶集人流的高峰,一般会在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去赶集。那时候我还还小,深夜不敢一个人睡,父母走的时候都会帮我点上一盏煤油灯。而从白山、曹岙翻山过来赶集的人群从我家门口路过时,他们的交谈声和脚步声往往会早早的将我吵醒。

等大人们赶集回来,天还微微亮,孩子们刚刚起了床,一群群围在大人身边,津津有味的听着大人们一边盘点着今日的斩获,一边攀谈着市场上见到的一些趣事。譬如谁谁一年辛辛苦苦的杀猪钱被“拐子”(方言)偷走了,一家人在菜场转角处满地打滚的痛哭;什么什么摊位又因相互抢客或者缺斤短两打起来了,还有许多许多形形色色山里人从未听闻的新鲜事..... 一次赶集回来总能说上个三五天,然后轮到下一个集市日又会有新的话题开启。

当然这一切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尘封的记忆,今日等我到达农贸市场的时候,眼前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场景。空空的市场,悄无声息,只见数只鸭子在河道上不紧不慢的游着,一群家鸡慵懒的在街角处觅着食,转了一圈,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碰到。倒是河埠头的那棵老樟树还在,只是已经没剩几片绿叶,凄凄地落在那里独自数着日月的更替变换。

插图来自好友潘小勇与文章无关

                                  04

在下街头粮站边的杂货铺上买了瓶矿泉水,用手机付款时和老店家攀谈起一些往事。老店家看起来似乎有点面熟,居然能说出我是那个村的。他不无感慨的说,这些都成老黄历了,现在整条街上除了上街头有一个花圈丧葬品店、中街有一个鞋庄还在纳着古旧的布鞋外,已经没有其它店铺了。街上的主人想把房子廉价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临时住,平常也好有个伴,但是也没人愿意前来。而他家正好在下街转角处,还有车辆经过,就开了个小杂货铺,时日还能和客人说说话,权当打发年迈岁月的清闲和无趣。末了老人还打趣的说,现在“拐子”也没有了,你看你都用手机付款了,“拐子”们又去哪里偷窃呢,听了老人家的话,我一脸的茫然,说不清这是好事还是......

忽然想起有一个小学女同学,个子高挑,从小人就长的十分标致,初中没毕业就早早许配给了老街上一个开中药铺人家的公子。那时候看大人们的眼神和那说话的口气,都是充满了一脸的羡慕和嫉妒,仿佛她家高攀上了大上海大户人家似的,纷纷祝福着那是几代修德才得来的好福气啊。是啊,在那个年代,如果在老街上有一个店铺,光一年的租金就相当甚至远超过普通一户人家一年的全部收入,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家闺女能嫁个好人家,不用为生活发愁呢!

因为毕业后,我一直在外地漂泊求生,慢慢的就和同学们都失去了联系。前几年回老家,听人说起那个女同学后来因为夫家家道败落等一些说不清的原因离婚了,改嫁给了县城里一个开鞋厂的大老板。还没过几年,又听人说她在省城读EMBA进修时认识了更大的老板,现在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每每想起这些事,我总能长吁短叹上好一会儿,心底里想抒发一些什么,但又觉得也无从言起。

插图来自好友潘小勇与文章无关

                                      05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会经常拿一句话来哄孩子:“听话.....什么时候带你去老街上买东西”,老街俨然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天堂。能跟着父母去街上,自然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牵着父母的手走在老街上,路过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馒头店、文具店、糖果铺,甚至是街角处泡“麦虾”(家乡一种小吃)的路边小摊 ,脚下仿佛都像生了根似的,往往会被父母硬生生的拽着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还一步一回头,不断的回头张望。

三十年,俱往矣!今天当我默立在这空空荡荡的老街上,连一阵北风吹过,心里都觉得特别的阴冷。岁月流转,世事轮回,诚然我们谁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看着如雨后春笋般新建成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霓虹闪烁。心中不无感慨,谁能知道哪里又将成为下一条新的老街呢......

就在我转身离开老街的那一刻,我猜想着,老街她也正用冷峻和不舍眼神目送着我的离去,就像一个老人送别一个即将要远行的游子。

<全文终>

插图来自好友潘小勇与文章无关

作者/茶老皮匠

写于2019年2月16日

感谢朋友们一直来给与的关心和帮助!如有意阅读本人更多习作,烦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关注【五峰书斋或poetryvoice】,如蒙不弃感激不尽!【点击跳转预览作者公众号】

相关文章

  • 散文‖《老街》

    创作前言:潘郎是我的故乡,曾几何时,一说起“潘郎街”,温岭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区区三十年光阴,曾经热闹非凡的老街...

  • 老街的思念(散文)

    民主桥头,龙尾河畔,樱花放飞了春色,玉兰花染红了诗意,柳丝儿婀娜了清溪,蝶随风舞,蜂觅花香,正是梨花带雨,春草沾露...

  • 老街(散文诗)

    老街!你陪我一路成长,我伴你一路沧桑。那条丁字路啊!你清奇的骨骼,经过无数脚印打磨!你延展的双臂,伸手抓一捧湖水,...

  • 散文诗 | 老街

    文/似水流年 老街,与失散多年的自己重逢。 把繁华的格格不入踩进苔藓,脚底泥泞的内心一片荒芜。 走进你,沧桑瞬间躬...

  • 散文丨老街故事

    午后夕阳,沿着青石板的小径,穿过一条被遗弃了的老街道。老街道只有一米多宽,地面全部由青石板铺成,两边高低不一的平房...

  • 2019-11-16散文~老街的咏叹

    散文~老街的咏叹 儿时的小伙伴和同学在微信群里发来游览“庐陵老街”的照片,是那么悠闲,那么惬意,看着她们那种...

  • (散文)十堰老街记忆

    (散文)十堰老街记忆 文/徐志海(贾宋海纳百川) 说起十堰老街,就必须说说十堰的形成。 十堰是由十个堰组成的,但是...

  • 【散文】秋日安暖老街行

    中兴街我太熟,孩子周末学钢琴的琴行就在这条街,但每次都是驾车穿过,匆匆来去。那次接下课去的太早,于是,在时间的偶遇...

  • 老街枯树

    【散文随笔46】 文/南风 “老树无枝叶,风霜不复侵。”小桥流水还在,可老街的枯树,叶子已如远离的孩子,不见了踪影...

  • 老街·老街

    老街·老街 一 历来对抹上时光和蘸满历史的东西感兴趣,老屋,老街,废墟,老手艺,里面住着一些和光阴耳鬓厮磨的故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老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uo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