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到旧金山,飞过去也不到一个小时,算是个可以说走就走的行程。
而一天往返,旅程究竟可以怎么最大程度的丰富,飞机上再想不迟。
走前脑子似乎只被金门大桥、斯坦福大学这些大咖的景点占据着,一天其实对于走马观花,太过充裕了。
在下机前那一刻,几个人不太喝酒的人商量,何不去一趟纳帕谷(NAPA VALLEY),不嗜酒还不能沾沾酒香?于是主角突然变配角,这个一拍脑袋想起来的地方被任性的当作了这次旅程的目的地。
本来充裕的时间,因加入新的主角而突然紧凑起来。
几个人下机就冲去租车,然后直奔金门大桥(GOLDEN GATE)。因为斯坦福大学在旧金山南部,因此即便是金门桥头的湾区美景也不敢流连,到此一游后就要往大学奔。
为省时间,原定的老唐人街粤菜也换成了路上的DRIVE THRU快餐。大家调侃,说就就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其实最终还是要有取舍,付出代价的。
美国大学排名一直位列前五之内,百年名校也被我们快餐式的匆匆巡礼了(过后想想,这算是到过的所有名校里逗留时间最短暂,留下些许遗憾的一次校园参观了),然后便沿着八十号高速公路向北挺进,一直接上了左右满是酒庄的二十九号公路,这才算踏实。
旧金山湾区北部地区,因紧邻太平洋的地中海气候,使得这块肥沃的葡萄园区包括左右的索那玛谷(SONAMA VALLEY)及稍北的纳帕谷(NAPA VALLEY)成为了当今享誉世界的第四大美酒产地,超过四千家大小酒庄散布在这片几十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每年吸引了过百万游人,或品酒或参观采购,甚至小住数日,陶醉酒乡,乐不思蜀。
我们没有选择走另外一条更乡野味道的公路121号,也没有走走停停,而直接下了高速,进了小镇。
镇子相当宁静,游人也不如预想的多,甚至也没有酒香四溢,弥漫空中的样子。
来此之前,其实NAPA的出品也没少喝,早已老相识了。这里出品了美国市场九成以上的葡萄酒,美酒究竟“美”在哪里,我们要看个明白,品个明白。
温暖湿润的气候,早在十八世纪就已吸引了少数先驱到此开发葡萄酒庄园,出产包括红、白葡萄酒、香槟酒。湿润归湿润,得意于全年大部分的晴朗天气,谷地的雾气给予了葡萄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使得这里的葡萄甘美青涩,而我们平时所说的“酸葡萄心理”,这里则是求之不得,甜了还不要呢。采摘下来的葡萄的处理也颇有讲究,哪些连皮一起,哪些去皮酿造,道道程序精工细作。
于小镇路旁,我们拐进一家叫做PINE RIDGE VineyardS 酒庄门店。店面并不大,但眼前琳琅满目,各式葡萄酒或立或趟的放置着,中间一个开放式的台子,几种打开酒瓶的红白葡萄酒任君品尝,服务员是位举止优雅的中年女士,非常礼貌的招呼大家试试,给大家往高脚杯里续着酒,几位游客边试着边抿嘴频频点着头。
我们端起红白酒各试了一小杯,口味略显苦涩,入喉之后方渗出少许甘甜,而味道则回味口中不散,的确鲜美!
这里主打Cabernet Sauvignon,口感较为浓厚,层次更多,按介绍人的说法,他们采用较为传统的法国式陈酿方法,因此更厚重,更浓郁。
而更出名的,则是手中这杯Zinfendal,她算是北加州特有的品种,口感柔和并有明显的果香甜味,色泽浅淡但口感却非常浑厚复杂,青涩中渗着微甜。
我们这么一口一种酒的喝,即便再做出心领神会、频频点头一副陶醉的样子,也还算不上是“品“,基本尝不到其个中味道的精华,要说出个特点,也很皮毛而不得要领。怎么办?按照介绍女士的推荐,我们选购了两瓶,拿回去,坐下来慢慢的品,调动起味蕾与想象力,细细的玩味。
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在门店逗留很久,远望着后山坡的葡萄园,一排一列的延伸向远处,尽管不是葡萄收获的季节,但嘴中酒香环绕,温暖和煦阳光之下,已经想象到丰收时,满山满坡盛着清紫色葡萄的筐子堆积着。。。或许还没干了露珠,便已经被挤出琼液精华,成就果实芬芳了。
本地几千家酒庄,百多品种的葡萄美酒,趁着加州的和煦阳光,约三、五同好慢慢品尝,实在惬意。难怪不少旅游团会选择逗留个两、三天。
夕阳之下,几小杯红酒下肚,我们也搞不清楚,来到纳帕谷,究竟醉翁之意在何处?
2016-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