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10年前我是没有机会了,那么我只能抓住现在,趁着阳光正好,春风明媚,在刚刚好的时候种一颗理想之树。
已经记不清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认识的简书,然后知道写作变现这回事。只知道过去的一年自己很丧,喝水都能塞牙的那种悲催。我穷困潦倒,只一心想着通过各种渠道去拓宽自己的经济收入。我像个无头苍蝇,四处乱逛寻找肉的味道。
了解新媒体,知道写作可以变现,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每天关注写作变现方面的消息。在简书上观察一段时间,看别人分享各种写作的故事,最终还是心动了,悄悄注册了简书。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写下第一篇文章时的心情,虽然只有两位数的阅读量,但看着数学一点点增长时,我还是很激动。
依稀记得那是炎热的夏天,那一个月我像着了魔一般,几乎每天都会在简书上写些自high的文字。依然记得自己的关注量从个位数一天天慢慢往上涨,像蜗牛爬灯塔一般缓慢。即使这样,我还是打了鸡血一般,每晚写到半夜。但那样的坚持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写了一个月,没有多少阅读量,没有多少关注量。我的一腔热情渐渐消耗殆尽,终于明白,写作变现,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
慢慢地,我开始失去写作的信心,也失去坚持的动力。任何事情,坚持下去很难,一旦有放弃的念头,就很难再去坚持。我纠结一番后,终究还是放弃了,因为放弃比坚持容易得多。
说起写作,我并没有很好的功底和基础。小时候写日记最头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总觉得日记是要记录一天发生的事,而我每天的生活都是简单的上学放学,根本想不到可写的素材。所以那时,虽然也写日记,但都是被作业任务逼出来的,写得很痛苦。
上高中时,每周的作文又成了头疼的科目,总是做完所有作业,拖到不能再拖时才会挤牙膏一样,从脑子里挤出些许文字,然后写完如释重负,像是从痛苦中解脱。
没有丝毫写作基础和天赋的我,竟期望着能通过写作表现,自己都觉得有点痴人说梦。但内心深处一直有股不服输的劲在奔涌,我不甘心就这样认输,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想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直这样安慰着自己。
兜兜转转两个月后,我又重新回到了简书。只是这次我不再那么急功近利,阅读量,关注量有是最好,没有我也没那么在意。我一边写,一边品读着别人的故事。在简书上,我知道了很多大咖,看到他们的故事,我仍然会羡慕,会崇拜,但我的心态平和了许多,我认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虽不能全盘复制,但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这个小白去学习。
自己摸爬滚打写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心报团取暖,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前行。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写作训练营,跟营里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日更挑战。参加训练营以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多小伙伴已经很优秀了,仍然追求更好的成长。我被群里浓烈的学习氛围感染着,不敢偷懒,不敢掉队,跟着团队一天天缓慢成长着。
自从加入训练营,参加日更挑战,我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写文的事,上班空闲时想想当天要写的素材,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时就听听歌,刷刷微博,寻找可以书写的灵感。这样坚持了两周,慢慢也就习惯了。每天上班,更文,日子过得倒是充实。有了营里小伙伴的支持和鼓励,写作充满了动力。
日更的这些天,我的阅读量有了提高,关注量也一天天往上涨。几乎每篇文字发布后都会收到简友的喜欢和评论,看着那些小小的心心,我找到了一丝欣慰。今天为止,我已坚持日更12天,这些天通过书写自己的文字,我的关注量终于突破了三位数。这对于写作大咖根本不值一提,但于我已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我很感激这100多个小伙伴对我的认可,让我在漫长的码字之路上看到了曙光。
写作这条路孤独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或许未来我写了很久也没有实现变现的目标,但这个过程充满挑战的意义。这些指尖打出来的字,不论好坏,留在纸上,便是永恒。
日更挑战是比马拉松更漫长的长跑,它没有终点。这个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不怕累,就怕站。现在的我正一步步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缓缓前行着,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沿途的风景很美好。
我在心底种下一棵树,每天给它施肥浇水,细心呵护,期盼着有一天它能成长成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