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
有一种情怀,令人难以忘怀,岁月如同一坛老酒,年代越久越加的醇香……
七月中旬接到大学同学俊国的电话,正在筹备二十年大学同学会,八月初在母校文学院举办。一个电话引发了思绪,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活历历在目。我们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一百多人的大班。大家来自省内外不同的地方,一起学习,一起说笑,一起生活,渡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留下了难忘的友情。
侯俊国,来自洛阳伊川,阳光热情,喜欢体育,善交友,人脉广,同学们都称他“侯哥”。为组织我们班的这次20年聚会,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非常的辛苦。全班百十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毕业后奔赴四方,当时还没有手机,有座机的家庭当时就很少,很多人都没联系方式。侯哥一个个的打听寻找,终于把大伙儿都找到了,设计出了通讯录,包含大家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当初百十名学子齐聚一堂,如今分布于海内四方,有的就在不远处。非常的实用和方便,看到一个个名字,便想起熟悉的面孔。猴哥和文明俩人为全班同学都快递了件文化衫,无论到会,还是有事未到会的;一律人手一件,饱含情谊,令人感动!

因在外地治疗和陪读,无法脱身,未能参加20年同学会,非常的遗憾。近日到伊川办事,中间和猴哥联系了下,让发个定位,十多分钟便骑电动车过来了。非常的热情。二十年未见,我们都已人到中年,侯哥也发福了,鬓角亦现丝许的白发。依然热情阳光,十分的健谈。穿行于县城中,侯哥边骑车边讲解伊川的县城风貌,以往至汝州,从洛栾快速通道经过伊川,近距离的走进伊川还是首次――充满了好奇,东张西望,高大的杜康雕像矗立在主干道中央;伊河穿城而过,钢架桥横跨伊河,高大雄伟――这在北方的县城并不多见。猴哥到家中换了辆汽车,开到酒店吃午饭:我们点了个菌锅,就俩人侯哥一下子点了六个菜,拦也拦不住的。五颜六色,口感挺不错的,烩面是服务员戴着一次性塑料手套,在客人面前现拉现下锅的。边吃边看着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手拉烩面,比直接做好端上桌精彩多了。
下午侯哥要到单位,便一起在校园逛了逛――这是个完中,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五千多学生,规模挺大。下班后,我们在伊河岸边转了下,河滩中央,鹤群林立,靓丽的风景线。听猴哥说,大学里有个光山的曹尚好同学就在附近的宝丰一高工作,马上打开视频联系。尚好正开车返回信阳老家光山县,到家后马上回复让我在伊川多玩一天,次日下午即可返回。侯哥十分热情,详尽地主之谊,开车县城订宾馆,安排住宿。然后拉着一同去了“二程文化园”和“范园”。二程文化园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西,荆山公园脚下,地理位置优越。是在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墓园基础上升级扩建的集旅游、休闲、教育、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林,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儒学文化园林。占地300亩,庭院楼阁,规模宏大
范园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之墓。墓地简朴厚重,古柏林立,有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还有石坊、石翁仲、石羊、石马等数件。“以道自任”,为清代光绪帝所题。祠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欧阳修题写。
对范仲淹的了解来源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岳阳楼记》,印象最深的是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忠臣情怀。瞻仰之后,方知范公文武兼备,无论是辅佐皇帝,统率百官,还是治理边关,均政绩卓著,彪炳史册,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次日下午尚好打来电话,已从信阳返回至平顶山家中,准备赶往工作的宝丰一高与我们汇合。我和俊国驱车南行,一路高速开到宝丰一高东门。远远的便瞧见尚好站立在大门口在等我们,马上下车,握手,笑谈。一会儿英俊也骑车赶来汇合,英俊发福了,比大学时壮实多了。同学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儿,边参观边畅谈,并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同学情深。晚上一起聚餐,丰盛的美食,大伙儿又说又笑,干杯!重温大学时的时光!畅谈人生和生活,经历岁月沧桑的洗礼,步入中年的我们,愈发得沉稳和历练。
记得大二时,尚好和迎军在外租房住,俩人合伙做饭,结成了饭友兄弟。周末时我和迎军到市场上买了些食材,我们仨一起做饭,叮叮当当,热闹非凡;一盘又一盘的美味端上了桌,三个人围坐在一起,风卷残云,谈笑风生。还有老乡智奇,课余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一起畅游,卫河边上,杨柳依依,河水北流,书生意气,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侯哥第二天还要上班,要走了,握手、拥抱、告别;依依惜别处,浓浓同学情!有一种感情,如同一坛陈酿的老酒,不会随岁月变淡变味;而是越久越浓,一经打开,总是那么的令我们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